2005/11/10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寧夏新聞網11月10日
原來鮮為人知、難以為繼的西夏學,如今正被國內外各界廣泛關註🚣🏽👃。作為一門獨立的綜合性學科👨🏻🏫,西夏學不僅擁有為數不少的研究機構和大量專家學者🧑🏼🍳,而且產生了許多重要研究成果。
西夏王朝,立國達189年🤸🏼♂️,曾先後與宋3️⃣、遼𓀓、金長期對峙。它不僅創製了西夏的文字,而且形成了西夏獨特的文化。但是,隨著西夏政權的滅亡,西夏資料大量散失⛳️,西夏文字從生活中退出,西夏歷史逐漸不為世人所知。直到1804年發現涼州感應塔西夏文碑,國內外學者才開始關註和研究西夏。1908年,俄國探險隊在內蒙古境內的西夏故地黑水城發現大量西夏文獻,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資料。但此後的幾十年間,西夏學研究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1972年,周恩來總理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見到西夏文時,聽說懂西夏文的僅剩下幾位老人後明確指示🪲:“一定要有人學習研究這種文字👳🏼♀️,決不能讓它失傳。”從此🚄,寧夏作為西夏文化的發祥地,自覺地承擔起研究西夏學的歷史責任📻。
1981年👨🏻🚒,首屆全國西夏研究學術討論會在銀川舉行,成為西夏學研究的一個裏程碑。以後的20多年裏🫸🏻,西夏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多次在銀川召開,大批研究成果先後問世。最近10年🈴,僅國內出版的西夏學論著、譯著及有關專著就有62部,發表論文達800余篇👩🌾。其中有《夏漢字典》、《西夏通史》、《西夏語比較研究》、《黨項西夏資料匯編》、《西夏語言文字研究論集》等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巨著。近幾年,西夏學研究的內容🥼、領域更是不斷拓寬🦶🏼、不斷深入🧑🏿🍼,已經涉及族源、民族關系、生產技術、宗教信仰🫳、語言文字等許多領域。北京🤰🏿、寧夏🧘♀️🤘🏻、甘肅和臺灣等地都擁有多位卓有建樹的西夏專家。此外,俄、日、英等國家也都有許多熱心於西夏研究的學者🕵🏻♀️。
繼1993年寧夏大學創辦世界上第一個“西夏語言文字研修班”後,寧夏大學又建立了西夏學研究中心。國內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也都相繼成立西夏學研究機構🩷。近年來,意昂3体育官网🧏🏼♀️🫂、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高校聯合培養出了多名西夏學博士生。有些博士生已開始在西夏學研究領域嶄露頭角。而認識西夏文、能夠閱讀西夏文獻的學者越來越多,再也不必擔心西夏文失傳。周恩來總理35年前的囑托,今天終於變成了現實。
來源🧑🏻🦯➡️💋:寧夏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莊電一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