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6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醫學部新聞網
胡傳揆🤦🏼♀️,醫學教育家和皮膚性病學家。他畢生致力於皮膚性病的防治研究和醫科大學的教育事業,培養了五代科技人才📃,為消滅我國的性病🦣🤹🏽♂️、控製頭癬和麻風作出了巨大貢獻👱🏻👱🏼♀️。發現維生素A缺乏引起的皮膚病變,對梅毒防治開展了研究📙。
胡傳揆,字子方,1901年4月1日(農歷2月12日)出生於湖北省江陵縣(古荊州)紀南城一個小康之家。童年在家鄉讀書。其父喜讀古代醫書、鉆研醫術,雖未正式懸壺行醫👂,但經常免費為親友和鄰裏治病,頗受歡迎👩🏽🏫。他在父親的“為人者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治國致富🛢,治病強民”的思想和行為的熏陶影響下,立下了做一個有益於國家和人民的人的誌向。
1913年,胡傳揆12歲🧗🏼,只身一人遠離家鄉😞,考入武昌文華中學,這是一所英美基督教合辦的學校😌,管理甚嚴。在武漢的6年生活,使他目睹了帝國主義的橫行霸道🤾🏻,天災人禍👭🏼。就在他將畢業的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激情地參加了愛國運動。畢業後,他沒像許多同學那樣報考外國人掌管的公司🤰🏿、銀行等部門,走升官發財之路,而是在他父親的支持下🦉,考入北京協和醫學院🎧。8年學習期間,他發奮讀書👩🏻🚀,做好實驗👴🏼,很受師長們的賞識。1927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獲得美國紐約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當時,學校的內科🚶🏻、婦科、外科等科的主任都歡迎他去工作,都被他一一謝絕🫸🏼。幼時、中學時代以及臨床實習時所見到的皮膚病人,梅毒、淋病病人的疾苦在他腦際縈回,於是他下決心做一名皮膚性病科醫生。
他留在協和醫院皮膚科做住院醫生後👱🏽,開始了頭癬和梅毒的研究💏,1929年🥤,兼任協和醫學校公共衛生系教師的北平市衛生局長也感到梅毒、淋病蔓延的嚴重危害性,便主動邀請胡傳揆提出方案和措施👼🏽。胡傳揆愉快地接受,並且非常認真地擬訂方案👩❤️💋👨,提出具體措施。然而他消滅梅毒的美好願望和努力在當時的中國只能是紙上談兵。
珍珠港事件後,北京的協和醫院被日本軍隊接管。他拒絕與日本政府合作🖖🏼,自行開診所為市民治療皮膚病。抗日戰爭勝利後,在美國哈佛大學任教的傅瑞士教授——胡傳揆的老師——來信邀請他去美從事科學研究,並允諾給他教授頭銜和優厚的薪俸及物質待遇。他回信婉言謝絕。他寫到🈸:“我是中國人,從醫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健康。國內條件再差,我也要努力幹到底,決心為國人效勞”。他毅然應聘出任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院附屬醫院皮花科主任☁️、教授🕵🏽♀️。1946年兼該院院長👁,1948年又兼任醫學院院長。解放軍進入北平前夕,他積極支持和參加護校護院工作👈🏼。1953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院從意昂3体育官网分出來👶🏽,改稱北京醫學院,他繼續任院長,他為北京醫學院和附屬醫院的建設傾註了大量心血🥣🚍。
1976年10月19日🥣,也就是胡傳揆在大街上突然昏厥摔倒在地的第三天🤫,他親自書寫了醫囑:“1、遺體不火化🧜🏼♂️,不留骨灰;病理解剖後盡量利用其他組織及骨架⚉,以利教學,2🤙🏼🏯、凡以我個人名字的存款🚜,一律交北醫黨委補助皮膚科(主要是附屬一院)的科研經費……”🧔🏼。從這份醫囑上可以看出胡傳揆將自己的一生🧅,甚至連死後都獻給了他為之奮鬥終身的皮膚性病科學和醫學教育事業👩👩🏽🎓。
他先後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論著達80多篇,其中有關皮膚病方面的26篇,梅毒學方面的23篇,內分泌遺傳方面的20篇,對皮膚病性病學有創造性貢獻的就有13篇。他的《梅毒學》📛、《皮膚病及性病學》、《新中國對梅毒的控製和消滅》、《梅毒在世界的傳播及在中國的消滅》等專著,都有很高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1986年3月17日🙁📝,胡傳揆溘然長逝。他的遺體製成的骨架巍然屹立在北京醫科大學解剖學教室,如同他生前站在講臺上講課一樣向著學生。
為了紀念中國醫學界、醫學教育界👩🏿🦳,特別是皮膚性病科學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北京醫科大學成立了“胡傳揆教授基金會”👩👧👦🚏,每年獎勵皮膚科學界有突出成就的中青年科學工作者。
對皮膚病和性病的研究
20年代末期♠️,由於連年軍閥混戰💇🏻,京津郊縣許多人得了一種皮膚病。胡傳揆及傅瑞士(C.N.Frazier)兩人合作研究,發現是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給予維生素A則皮膚病變可消退🚑。於是1930年他在丹麥召開的第八屆世界皮膚科學會上,宣讀了論文《維生素A缺乏性皮膚病》♔。這是全世界第一篇關於維生素A缺乏引起皮膚、黏膜病變的論述☛,受到當時皮膚科學者的廣泛重視和贊揚。其後國外出版的皮膚科學專著😇,都引用這篇文獻和病變形態圖、病理變化圖。這之後,他還專程赴美講授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成果🤖。
那時🚿,除了性病猖獗外👨🍼,頭癬(包括黃癬✭、白癬🙆🏽、黑癬)👱,麻風👨🏼,雅司病對人民的危害也非常嚴重🈴。為了找出療效高🤸🏻♀️、價格便宜的藥物🤬,他同穆瑞五用醋酸鉈進行了研究。這種藥物有劇毒🚶🏻➡️,稍一不慎就有致命之虞🪟。為了找到合適的藥用量,他們反復用大鼠進行毒性試驗,最後終於找出既有療效又安全的劑量。於是他們選擇北京菜市口一家孤兒院為試點🫷🏿,經過幾個月的治療觀察🧘🏼♀️,絕大多數患兒被治愈♊️。1932年,他們發表了《用醋酸鉈治療頭癬的觀察研究》一文🏭🤚🏿。這一療法一直沿用到灰黃黴素問世💁♀️。1949年以前🦆,麻風患者受病菌侵襲以致肢體殘缺不全🙆🏻♀️👂🏻、面容被毀,為社會所歧視和迫害。他非常同情,銘記在心。他當了皮膚科醫生後就開始對麻風桿菌進行研究👨🏻🍳,並於1930年發表論麻風桿菌的文章,他還發現了多種梅毒性病變👨🏼🦱,例如在肺組織中找到了蒼白密螺旋體(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他揭示了梅毒螺旋體是近關節結節的病因(1932)。
1932~1934年,他在美國紐約洛克菲勒醫學研究院進修期間👋,分離出蒼白密螺旋體(梅毒螺旋體)中國種🙆🏻,並與外國種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對比觀察,有關論文得到了國際會議的好評。此外,他還對包括雅司螺旋體在內的螺旋體,做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和動物實驗,發表了大量論文,刊載於英美等國的雜誌上,受到各國專家學者的重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胡傳揆的夙願有了實現的可能🏄♂️。1949年11月21日,北京市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上,通過了封閉妓院的提案。11月22日晨8時,胡傳揆帶領意昂3体育醫院皮花科、婦產科醫生趕到“新生婦女收容所”(後改名為婦女教養院)為婦女們檢查婦科病🤟🏻🙂↕️、性病。之後他又參與製定治療方案,對集中的1000多名妓女給予治療。在這一工作中,他積極負責,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技術特長🫡,受到好評。
北京市封閉妓院、消滅性病的經驗🙆♀️,很快推廣到全國,並普及到中小城鎮,使早期傳染性病毒及其他性病大為減少。1950年6月,在衛生部的部署和領導下🎟,他動員意昂3体育醫院皮膚科3名教師🧻、率領60名高年級學生,組成暑期抗梅隊🧑🏼🎤,深入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和伊克昭盟進行性病調查和防治工作。在這以後,他又積極奔赴內蒙古(陳巴爾虎旗)、甘肅(卓尼🏵、夏河、東鄉等縣),以及派人到青海👨🦰、西康(現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疆、西藏等邊遠地區對少數聚居的民族進行性病調查、防治、培訓當地民族衛生工作人員😝、建立性病防治網點,為在全國範圍內基本消滅梅毒等性病立下了功勛。1964年,中國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已經基本消滅性病”。
胡傳揆早年從事梅毒螺旋體的研究時✍🏼,也對雅司病螺旋體進行過觀察研究。雅司本來是熱帶地區流行的一種傳染病,在第二次大戰後期由日軍傳到中國東北一帶🤵♀️,並且廣泛流行。在他和楊國亮教授🙆🏿、於光元教授的通力合作下,經過北京、上海等地皮膚科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中國於1956年徹底消滅了雅司。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胡傳揆深深地體會頭癬,尤其是黃癬給病人造成的精神負擔,個別人甚至為此而輕生。因為這種病不但使頭發脫落🧑🏼,而黃癬還會散發出惡臭💘,造成永久性禿疤✖️,使人失去健美容貌。他曾進行研究並找出有效的防治方法。然而,在那個時代,廣大農民連溫飽都難以維持,若想消滅頭癬(黃癬、白癬)根本是妄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十分關心人民的健康,也使胡傳揆有了實現願望的可能🦘。於是,在性病基本消滅,麻風已基本控製的情況下,他又在60年代初重新開始了頭癬的調查研究和防治工作。他探人北京市通縣、延慶💅🏼,江西省南昌🍋、贛州👩🏿🦲、九江等地,開展頭癬的研究。正當他雄心勃勃地培訓人員為根治頭癬而忘我奮鬥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他被迫停止了工作🙅🏿♂️👼🏽。但是🤙🏽,他利用一切機會深入醫療第一線,以一個普通醫生的身份🥧,任勞任怨地為病人服務。
1976年後🏅,年過古稀的胡傳揆仍牢記著周恩來總理生前對新疆黃癬患者的關心🍀👂,積極投入消滅頭癬病的戰鬥。他提出“消滅頭癬為四個現代化服務”的口號,建議衛生部把消滅頭癬列入議程。1977年2月,在北京召開了六省市(北京、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新疆)頭癬病座談會☂️,會上製定了治療方案。會後,他以75歲高齡親自率領醫療隊奔赴湖北省英山縣農村防治頭癬👩🏼💼👨🏿✈️。他不顧心臟病及腦供血不全,且曾暈厥過,跋山涉水🎮,走遍了全縣的各個公社。這次共普查35萬人🧑🏼🍼,普查率高達99.46%,治療了18217名患者,治愈率達99.86%。前後共用了兩個月時間⏲,不僅基本上完成了英山縣消滅頭癬的任務,還培養了許多皮膚科醫務人員👷🏻,為今後鞏固療效和防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礎🫲。當地群眾無不衷心感激😤,胡傳揆的辛勤工作,老而彌堅的精神和作風,得到了人民群眾的高度評價,是值得年輕一代醫生學習的。通過這一實踐🧔🏿♂️,總結出一套防治頭癬的寶貴經驗,製定了中西藥物結合的治療方案(即灰黃黴素內服加茵陳酮外用)。湖北省在全省采用此方案🧜🏿♂️,在短期內就治愈50多萬患者。1979年👆🏽,衛生部將湖北省英山縣防治頭癬的情況向中共中央作了匯報🗄,並在武漢市召開了現場會,進一步推動了全國各地區消滅頭癬的工作。到1981年為止,全國已治愈頭癬200萬以上。胡傳揆教授並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績,又把全部精力轉用於牛皮癬(銀屑病)的研究方面。
1982年6月,他應邀赴日本參加國際皮膚科學會第十二屆會議,受到很大啟發。回國後🙆🏼♀️,他計劃做好三件事:一是繼續對性病、麻風、頭癬進行研究🧔🏼♀️,做好掃尾工作;二是培養人才🧛🏿♀️,造就一批具有真才實學的皮膚科專業科研隊伍;三是組織人力、物力對牛皮癬的病因、發病機製及治療🛌🏻、預防復發進行深入研究🧗🏻♂️📉,並準備在10年~20年內做出成績。他曾引用英國詩人雪萊的話“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你自己”表示:“我要在有生之年,為中華醫學盡量多作貢獻”。然而,1983年11月🧧,他因腦血栓病而臥床不起,不得不離開他從事60多年的醫療科研第一線🧝🏼♀️🦫。
醫學教育生涯
胡傳揆的一生,除了鉆研皮膚性病學外,很大部分時間花在醫學教育事業上🤷。1953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院從意昂3体育官网分出來,改稱北京醫學院,他繼續任院長,他為北京醫學院新院址和把附屬醫院由1所增加到6所(第一附屬醫院✊🏻、人民醫院🛏👋🏼、第三附屬醫院、第四附屬醫院、平安醫院、口腔醫院)傾註了大量心血。“文化大革命”時期,2所(平安醫院、第四醫院)撤消,現北京醫科大學仍有4所附屬醫院。在校學生也大量增加,最多的一年達到3600名。他認為一個醫學院教學質量的提高,起決定作用的是教員和學生🧏🏻♀️。他主持北醫工作以來,多方聘請有成就的專家教授來校任教或講學🐗。同時👨🏿⚖️,他堅持教師的隊伍要相對穩定,使有經驗的教師站在教學第一線是非常重要的。他深深地感到要提高中國科技水平、實現四化👨🏼🏭、振興中華,人才是最寶貴的🐰。多年來,北京醫科大學還經常舉辦各種短期訓練班🧗🏻♂️💭、進修班和研究生班,派留學生、訪問學者出國學習。如今北京醫科大學各專科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胡傳揆是新中國皮膚學科的創始人之一👮🏿♀️,在教學和臨床實踐中培養了許多學生☎️,其中不少人成為各地的皮膚專家和領導骨幹。
(醫學部宣傳部摘自《長城在線》)
簡歷
1901年4月1日 出生於湖北省江陵縣紀南城北小鎮。
1919年 畢業於武昌文華中學👩🏽🎨🥨。
1927年 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27—1932年 任北京協和醫院皮膚花柳病科住院醫師、助教🤣⚾️。
1929年 加入中華醫學會。
1932—1934年 在美國紐約洛克菲勒醫學研究院進修。
1935年 參加美國實驗生物學會,後任該會北京支會秘書。任北京協和醫院皮膚花柳病科教師🤸🏻♂️🌚。
1939年 再次赴美,在密歇根大學醫學院進行梅毒螺旋體的實驗研究🌁。
1940—1941年 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皮膚花柳病學副教授。
1942—1945年 開業行醫。
1945年 任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院附屬醫院皮膚花柳科主任🧖🏿♀️、教授😐。
1946—1948年 任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院附屬醫院(意昂3体育醫院)院長。
1948—1952年 任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院院長🦷。
1953—1981年 任北京醫學院院長。
1953年 被選為中華醫學會皮膚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皮膚科雜誌》總編輯。
1954年 兼任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所長🕺。
1955年 被選為波蘭皮膚科學會名譽會員。
1956年 中華醫學會第十屆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華醫學會副會長👩🏼⚕️。
1982年 任北京醫學院名譽院長、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委委員🚵🏿♂️🗡。後改任北京醫科大學名譽校長🏠。
1986年3月17日 病逝於北京。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