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7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法製日報 8月26日
奧睿律師事務所北京代表處合夥人滿運龍(ThomasMan)
“非常具有戰略眼光。”滿律師這樣評價奧睿律師事務所進入中國的策略。在北京嘉裏中心寫字樓22層奧睿的會議室裏,與滿律師的交談就這樣開始了🏊♀️。在充滿睿智的交談中,從滿律師個人的法律執業過程中,我們能深切地體會到中美律師生涯的不同,以及國際律師事務所與本土律所的區別👩🏻🦯➡️👬。
滿運龍律師,怎麽想也覺得本該是一名學者的🐐:山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意昂3体育官网歐美史研究生;之後在意昂3体育官网留校任教一年。
1985年參加哈佛燕京學社交流項目到美國,在哈佛學習一年後,申請到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憲法史博士項目🤾♂️,1994年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
顯而易見,此後10年漫長的律師生涯並未能洗去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種為學者和教師所特有的溫和儒雅🌒🦸🏻♂️。一面墻的大玻璃窗,乳白色的小沙發椅,一杯清香的咖啡,傾聽著他在另一個國度的律師生活……
轉 行
1994年我從霍普金斯大學畢業😐,先在印第安納州教書———去印第安納是因為我太太在那裏教書。一直都有遺憾♻,覺得自己的知識結構不夠健全,很多西方學者熟悉的東西我不知道。我一直對法學有興趣🗼;研究美國憲政的時候,經常有問題是和法律概念聯系在一起的🤘🏿,不了解相關的法律概念,非常不利於理解和分析。後來終於決定讀法學😔🍒,在印第安納大學讀了三年JD(法律博士)。
讀大學期間👩🏻✈️,我去過後來工作了多年的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美國的很多律師事務所每年都有SummerProgram(暑期項目),從各個法學院的一二年級學生裏物色人選,在其律所工作一個暑期👩🏻💼。將來他們要招的律師大多從這批人裏面挑選。我當時被選中參加貝克麥堅時的SummerProgram。不過畢業後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卻不是貝克麥堅時,而是印第安納州當地最大的一家律師事務所🎠,主要從事當地公司法業務🏌️♀️。在我即將畢業的那年5月接到該所的Offer,正式入職🏟⛳️,於當年7月通過了律師考試。
美國的資格考試叫BarExam(律師考試),大致相當於中國的司法考試,是從事律師職業的前提🧛,考試時間為每年的2月和7月,通過該考試就會獲得律師資格,不像中國需要一年的實習期🧖🏽。在美國🐿,想要通過BarExam是一定要參加一種輔導班的🔶📋;不過參加輔導班的費用通常會由提供工作的律所負擔:美國的律師事務所總是先把他們挑中的學生雇到所裏來工作,然後資助他們參加考試。之所以這麽放心,是因為美國的BarExam通過率相對較高,在印地安納🚶♀️,估計50%到60%應該是有的。萬一沒考過,也可以在所裏工作,第二年繼續考。這種製度對培養年輕律師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律師考試是由州高等法院閱卷,7月考🐅,8月就可以知道是否通過。如果通過就可以去州法院參加宣誓儀式獲取證書了。證書的簽署機構是州高等法院🙅🏿♀️🔃。在美國🤜🏿,律師是法院的一部分👩🏭🔻,沒有行政領導,是以法院為核心的司法體系的一部分。美國對律師的要求很嚴,每年都有一次年審🏋🏻♂️,年審的內容包括這一年上了多少相關課程🧑🏿🍼,有沒有及時地、足夠地更新知識等等。
跳 糟
我在印第安納的那家律師事務所作了一年半。就像剛才說的,這家律師事務所主要作的是當地公司的業務,國際性業務很少涉及。而我的背景和特長則更適合國際業務。於是我決定回原來在SummerProgram時服務過的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工作。
1999年我加入貝克麥堅時在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本部👱。根據美國法律的規定🥷🏽,我的印地安納州律師執業資格只在本州內有效🧑,換州執業必須重新再考伊利諾伊州的律師資格🫠。我這一輩子還沒什麽事情做過兩遍的———只有律師考試。我於第二年春天獲得了伊利諾伊州的律師資格。這就是我的兩個美國執業資格的來由🥳。
我在貝克麥堅時從事的是國際業務,主要是代表一些大型的跨國公司製造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業務與中國有關,包括代表跨國公司從事中國投資和進行商貿活動,近年來也越來越多地代表中國企業在美國及世界其他地區從事海外投資業務。和中國公司合作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中國公司現在國際市場上已經日趨成熟。我曾經代理中國公司在俄羅斯🧔🏻♀️、加拿大、美國等地的投資項目。其中在俄羅斯投資的一個項目是上海的五家大型國營企業到聖彼得堡市的郊區開辟一個新城區🧚🏿♂️🦸🏿♂️,所有的辦公、醫院、住宅等設施全由中國這邊投資,投資總額達十億多美元♟,是中國對國外最大的一筆商業性投資。
我們和上海一家著名的律師事務所合作代理中國客戶。俄羅斯方面非常認真謹慎,哪怕是最細微的環節上都需要談判,談判持續了十多個小時,最後就改了半個括號裏的內容🛡。唉,天天是一張桌子,幾把椅子,連水都沒有喝🍋🟩,更別提請我們吃飯了……
由於律師的工作性質是要為客戶的經濟活動保駕護航,這就要求律師在代理過程中,不僅要保證大的原則方面準確無誤🤘🏿,而且在細節上也要為客戶據理、據法力爭,以確保客戶在合法的前提下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這不僅是律師這個行業的要求,也體現了對客戶的負責。為使實現這一點,在國際律師的光環下,常常有不為人知的辛苦。
2005年,作為事務所內部的交流項目,我被派到了上海工作了一年半———本該是一年的,後來延長了半年。2007年初又到了北京。
到了北京我就想留下來了。北京雖然不是我的故鄉(老家在山東),但是我曾在這裏讀書🧙🏽🈳、工作🚴🏿♂️,很多朋友都在這裏,算得上是第二故鄉了👨🏻💼。我覺得這裏的環境更適合我🔵,因為在這裏不但可以繼續從事律師業務,還可同匯集京城的學者朋友們見面,煮酒論學……後來碰到機會,就到了奧睿北京。
履 新
大家一樂💭:這個“機會”是滿新近的事兒,據說,滿律師來到這間辦公室剛一個星期🦊🚠。
奧睿所提供的職業環境是我視線所及範圍內最好的。奧睿有明確的方向⬆️,非常支持中國市場,而且從多年前就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中國市場,並為進入中國市場做準備。奧睿用收購高特的方式進入中國,這想法很奇特🧗🏼,有別於大多數外國事務所的進駐方式,而且非常有眼光。高特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律師事務所🤷🏿,高特中國團隊的核心力量的加入,使得奧睿百年的全球化資源和中國本土的服務能力得以充分結合💃🏻,使得奧睿可以在諸多司法領域服務於客戶最重要的法律需求🕴🚣🏿。高特可以說是在區域上對奧睿的補充。
奧睿認同的目標之一🎁,也是我現在非常希望做的是TwoWayPractise(雙向交流)🫙,不僅代表國外公司了解中國的法律環境,促進他們與中國之間的經濟合作,還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代表中國公司,在他們“走出去”的過程中助以一臂之力,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
現在中國企業在外國經常能遇到一些普遍性的問題🚤,比如海外上市、海外兼並、在美國遭到法律糾紛、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的糾紛等等,這些商業運作過程中🦸🏽♀️,可以充分體現我們的優勢:我們在美國學習法律並執業,對中國也有相當的了解,這種生活和工作的經歷使得我們更容易和中國公司溝通📑🐃,能更準確地理解他們的動機和商業目的,也更清楚中國公司在與世界接軌的過程中所遭遇的風險和應有的防範措施。
奧睿(Orrick,Herrington&SutcliffeLLP)律師事務所1863年創立於美國加州舊金山,在美國🧑🏽🚒、歐洲和亞洲各地擁有總數近1000人的律師🫃,一百多年來一直在國際法律界享有盛譽。近年來🙅,中國飛速發展讓世界矚目,奧睿以其戰略性的策略和引人註目的方式進入了中國:2005年🤽🏽,奧睿與同樣聲名卓越的高特兄弟律師事務所(最早在中國設立常駐機構的外國律師事務所)經過友好協商之後🏃🏻,將高特香港👘👨❤️👨、北京和上海辦事處的核心人員(其中律師約80人)並入奧睿的全球網絡。
今年5月🧛🏻♂️,奧睿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辦了開業典禮👩🏿🦲,慶祝奧睿北京🩱、上海代表處和香港辦事處的成立。美國加州州長施瓦辛格更親筆致信奧睿,以慶賀聲譽卓著的奧睿正式進入中國。僅2007年💇🏼♀️⚔️,就有六位在不同領域中各有建樹的合夥人加入奧睿中國,滿運龍律師就是其中之一👩🦰。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