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9 信息來源🪮: 醫學部
編者按:近日,2018年北京市師德榜樣(先鋒)推薦活動結果揭曉👨🏼🦲,經濟學院孫祁祥、腫瘤醫院遺傳學研究室柯楊榮獲北京市師德榜樣榮譽稱號,城市與環境學院韓茂莉、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謝昆青、歷史學系鄧小南、光華管理學院王立彥、基礎醫學院人類疾病基因研究中心馬大龍、公共衛生學院毒理學系郝衛東、人民醫院呼吸科高占成☂️、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敖英芳、附屬小學段燕梅榮獲北京市師德先鋒榮譽稱號🧝🏼♂️。
新聞網《我愛我師》專題將分享他們堅守講臺➾、築夢意昂3体育的故事,與讀者一起感受他們牢記使命、堅定信念🧓🏿,師德為先、率先垂範🖖🏽,忠於職責、育人為本,追求真知、勤勉治學的時代風貌🕉。
人物簡介:
敖英芳,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我國運動創傷與關節鏡微創外科學術領域帶頭人,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敖英芳
敖英芳從事醫學教育與臨床醫療工作三十六載,他用這三十多年的時間在工作中踐行著“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精勤篤行、厚道致遠”的師德師風和人生價值觀💅🏽。
敖英芳是我國運動醫學與關節鏡微創外科學術領域領軍人物⛄️。雖身兼業務、學術、管理等數職,敖英芳一直心系學生,心系教育教學,始終把學生和青年醫師的培養放在首位。
自1997年擔任研究生導師起🦶🏿,至今他已培養研究生59名(博士44名👩👧👦,碩士15名)🦸🏼♂️,培養博士後出站6名😼,備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臨床工作並不是他唯一熱情所在,醫🧚、教、研的有機結合才是他畢生的追求。他是大家身邊時刻以身作則的醫者、老師🕙、醫學科學家三位一體的學科帶頭人典型代表。
讓實驗室變成學生們的“家”
2009年敖英芳初任研究所所長時,所裏實驗室為聯合合屬性質,無法滿足學科快速發展建設的需要,研究生們做實驗經常需要借用其他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和場地。
為了學科發展建設需要,恢復並積極🤽🏼、快速🖇、優質地建設研究所獨立的實驗室🖐🏽👨🏽🔬,讓學生們有個自己的“家”成為敖英芳所長上任後的首要任務。
在他的組織與領導下,運動醫學實驗室重新恢復並開始高起點高水平重新建立建設,很快形成具有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組織形態學🤵、生物力學與細胞微觀生物力學、動物關節鏡微創手術平臺👇🏿、三維組織細胞培養🛍、活細胞動態觀測💸、3D生物打印等研究平臺的具有國際先進設備和完善製度的國際化實驗室,總面積達到2000余平方米,配備3000余萬元專用設備🕵🏽♀️。
實驗室在恢復重建後的第三年(2013年)獲批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並為研究所在2014年獲得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時實驗室的建成也為“建設世界一流運動醫學學科”的目標搭建了堅實的基礎🦊。
完善的硬件設施為研究所科研工作成績的顯著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SCI文章總數和平均影響因子逐年上升🧑🏻✈️,獲批的基金項目也有大幅度的增加🍪。目前敖英芳作為責任作者已指導學生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SCI論文80余篇(最高影響因子19.79)👐🏼。近五年科研型研究生共發表SCI論文21篇,平均影響因子6.33💁🏿♀️🀄️。實驗室近五年獲批國家級與省部級科研基金達46項,承擔研究經費總額達4278萬元🤘🏿。敖英芳主編🫄🏻、主譯👌🏼、參編專著14部🤹♀️,其中4部為學生教材😹,他主編的《膝關節交叉韌帶外科學》入選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
敖英芳與畢業生
敖英芳始終認為,實驗室是科研育人的載體與平臺🦶,是學生培養的微學校、微課堂和微環境☎,也是研究生的“家園”。作為老師🌂,應該為他們做好科研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實驗室研究工作也是學科發展的支撐與動力,建設世界一流學科沒有世界先進的實驗研究工作與成果是不可能的🔔。
科研教學,科研育人
敖英芳十分關註對研究生的全方位培養,註重教學改革,不墨守成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指導🚶🏻,並將“科研教學🧛🏻♀️、科研育人”的理念貫穿於學生培養的全過程🦹🏽。
他的學生中不僅有科研型與臨床型碩士、博士、博士後🧑🏿🚒📱,還有臨床八年製學生🍷、在職研究生🦡,由於他們的培養形式與側重點各不相同🧑🔬,敖英芳始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保證大家的共同成長和進步。
敖英芳建立了實驗室關節鏡微創外科平臺🧘🏼♂️,還建立了科研型研究生的門診學習製度🤹🏽♂️🌒,使學生們對臨床知識有了更深入的掌握,並能更好地將科研問題與臨床實踐相結合。
不論工作多繁忙🖲,敖英芳每周三晚上都會親自主持研究生科研組會,組織學生進行文獻抄讀和工作進展匯報⭕️,使大家能及時了解到領域內的最新研究進展和動態,同時對學生課題中遇到的問題予以耐心的指導🔧,並鼓勵大家積極參與討論🧘🏻🤸♂️。
在敖英芳的言傳身教下,學生們普遍都具有主動進步的態度和努力工作的積極性,自覺、努力提升自己🥲,實現持續不斷的進步。敖英芳近年培養畢業的研究生中獲得意昂3体育官网優秀博士畢業論文5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培養出站的博士後中獲北醫優秀博士後2名。博士生楊渝平2015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8年4月🐇,博士生史尉利榮獲了意昂3体育官网學生五·四獎章,這是意昂3体育官网授予學生個人的最高榮譽👴🏻。同時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臨床醫學院研究生四班也榮獲了第十一屆意昂3体育官网“班級五·四獎杯”🌙。此班由骨科、運動醫學和康復三個專業組合而成,全班總人數77人(運動醫學研究所學生18人🌁,占23%)。在班級取得的成績中,2017年四班學生共發表SCI文章18篇,總影響因子為91.2🛀🏻,其中運動醫學研究所的研究生發表的文章有13篇🖇,影響因子共計74.4(占班級總影響因子的81%),為此次爭優獲得五·四班集體這一殊榮貢獻了重要力量。
研究所團隊參加2018年ICRS國際大會
敖英芳還主張跨學校✍🏽、跨學科培養學生,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鋪路🚶➡️。在他的領導下🙎🏽,實驗室積極營造學術合作與交流機會,以開放平臺的形式充分支持國內外同行開展符合實驗室研究方向的合作研究,目前已與包括美國密歇根大學醫學院、意昂3体育官网基礎醫學院、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北京化工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在內的多個領域內高水平院校進行了一系列實質性合作。相關合作研究成果不僅發表在多篇高水平期刊上🦮,還獲得了數項基金資助,同時合作雙方也聯合培養了多名研究生與博士後🧖🏿♀️。實驗室與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瑞典、印度尼西亞🧑🏿🏭、中國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術研究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並成功舉辦了一系列重要學術會議👦。敖英芳積極鼓勵學生參加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並進行大會發言🧑🏼🍳,培養學生的國際交流能力,提升他們的國際化視野。目前已有多名研究生在國際專業會場上嶄露頭角🚗👨🏿✈️,不僅進行了精彩的大會發言🔑,獲得多項國際會議獎學金,還參與到國際學術組織工作,在更高的平臺上得到了鍛煉。
積極探索教改新模式
敖英芳不斷積極探索教改新模式,一直堅持良好的教學核心製度,堅持教學改革與發展新思路。他根據研究所實際情況製定了教學質量持續改進製度,包括任課教師、授課質量及學生管理等製度🤣,尤其在教學查房的模式上不斷改革創新🧑🏽✈️。
研究所有50多年教學查房的優良傳統🏃,成為提高職工專業水平、培養學科後備人才的重要途徑,但隨著學科的發展和醫師數量的增加⛹️♂️🍈,傳統的教學查房模式也面臨著挑戰。敖英芳針對當前存在的文獻抄讀形式化、英語口語訓練效果欠佳🏌🏿、互動不夠積極踴躍😊⌨️、專業組間溝通欠缺等問題,提出了符合運動醫學研究所現狀的創新臨床教育教學模式。
新模式將教學查房分為三個部分:一、將研究所醫師進一步細分為膝關節、肩肘關節、髖關節🚯、足踝、康復等6個小組🐇,每周由一個選組選派一位醫師用中英文雙語抄讀1-2篇本專業組最新國外文獻,結合臨床工作對該專題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並結合教學進行點評🧛🏿♂️🤟🏽,既培養了青年醫師的中英文演講能力,提高其教學質量🙎♂️,也讓其他醫師用較短的時間了解到學科動態𓀖👩⚕️,提高了學習效率。二♦️、由研究所的幾位資深專家輪流為大家帶來一個主題報告,涵蓋該領域的關鍵技術和基本原則,提高大家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三、由三個病房分別準備1-2份疑難病例,首先由匯報者和主管醫師分析病情,再由青年骨幹醫師提出見解和治療方案,最後由資深專家分析診斷的準確性及治療方案的可行性🤽🏻♂️🧑🏼⚖️。通過三輪分析和探討,不但得到了最佳的診療方案✋🏽,更提高了廣大醫師的臨床分析能力。教學查房新模式將臨床與科研🏣、基礎與創新、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實施以來獲得研究所醫師的廣泛好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來研究所的團隊建設屢獲肯定,獲得了眾多教學榮譽👐🏽。研究所2014年獲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師德先進集體第一名、醫院教學優秀科室二等獎;2015年獲得北醫三院教學優秀集體;2013年獲護理教學比賽一等獎🚶♀️➡️;2012年獲教學優秀科室優秀獎、護理教學比賽一、三等獎;2010年獲教學優秀科室三等獎。另有多位研究所員工分別獲得意昂3体育官网教學優秀獎、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繼續教育優秀獎🫶、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教學管理優秀獎👷🏿♂️、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教學優秀獎🌓。
除了進行常規教學管理工作👩✈️,敖英芳也非常重視師德建設工作,把重點工作放在青年醫師身上,培養了一批技能出眾、基本功過硬的青年臨床教師,為科室的發展儲備雄厚的後備力量🚃☝🏽。
研究所選派的青年醫師參與各級教學比賽時均取得優異的成績,分別獲得三個意昂3体育官网青年教師比賽第一名,兩個北京市青年教師比賽一等獎🧑🏼🔧,三個全國青年教師比賽一等獎。
敖英芳始終認為,獲獎非目的,育才是關鍵🏄🏼,傳道是責任。在教學先進醫生的引領下,研究所開展了一系列關於提高青年醫師授課水平的培訓🛏,包括青年教師理論授課比賽賽前技能培訓🚣🏻♀️、獲獎醫師經驗介紹、日常醫學生和進修醫生授課能力培訓、大會報告前參會課件的集體討論審閱👍🏿、青年醫生教學查房技能培訓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年輕教師的成長,將敖英芳的教學理念在更廣闊的平臺上進行著傳承和播散👩🏽✈️。他還帶領研究所積極參加並舉辦國際學習班🧒🏻👨🏽,向海外同行傳播先進的技術水平和管理理念。目前研究所已與美國匹茲堡大學骨科和運動醫學中心、德國弗萊堡大學、德國海德堡ATOS醫療中心、法國巴黎L’Appareil Locomoteur Nollet研究所骨科和韓國首爾MADI醫院等著名醫療機構和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每年派遣業務骨幹赴海外參觀訪問和進修學習。
推動全國運動醫學教育發展
敖英芳特別註重對進修醫師的培養,運動醫學研究所作為國家級的衛生部首批“內鏡診療技術骨關節科培訓基地”,每年接受國內外進修醫生100多人。
在敖英芳的帶領下🫲🏿,研究所對進修醫師進行統一管理📟、分別指導🪵,指派專職帶教老師🙆♀️,進修醫師在為研究所醫療、科研工作付出辛勤勞動的同時,也從研究所學到了專業的知識技術與先進的管理理念。
正如在一次研究所舉辦的歡送進修醫師暨總結表彰會上,獲獎進修醫師所言:“在運動醫學研究所學習的半年裏,令我們受益匪淺🅿️,各位老師高深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我們會謹記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把最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運用到當地醫院🕵🏽♂️,融入到我們當地所在的醫院中去,與研究所老師們一起共同推動運動醫學事業在我國的發展。”在北醫建校百年之際♿️,敖英芳倡導並帶領運動醫學研究所同仁個人捐款,創立了“運動醫學世紀獎學金”(已資助30余名學生)👨🏽🍼,獎勵北醫青年優秀學子,支持學校的教育教學事業👩🔬,為學校教書育人出力。
敖英芳在年輕醫師繼續教育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貢獻。為了滿足廣大學員短期學習的需求和推動運動醫學先進技術和理念,在他的牽頭下🧑🏭,研究所每年舉辦4個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全國關節鏡技術與新進展學習班、踝關節新進展學習班🧍🏻♀️、肩關節學習班、運動創傷及護理與康復培訓班)👩🏻🎓。敖英芳親自參與其中,主張采取“老帶青”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給研究所的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專業教學平臺。項目吸引了大量有誌於從事運動醫學事業的青年醫生前來觀摩學習🙋🏿♂️,每年學員總數過千人,共培養學術帶頭人與臨床醫生3000多人,遍布包括港、澳在內的全國33個省市地區,推動全國關節鏡微創外科事業發展,對全國運動醫學教育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敖英芳在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基礎之上建立了全國運動傷病防治體系,製定國家內鏡診療規範指南與運動醫學專科培養方案,培養學科骨幹4500人,推廣微創技術至全國32個省區的445家醫院,診治患者200萬余人📤,為運動醫學發展與健康中國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本科生教學方面,敖英芳為意昂3体育醫學部臨床專業學生講授運動醫學總論和進展👨🏻⚕️,也給護理專業學生講授運動健康與運動康復總論,使同學們對於運動醫學專業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敖英芳在課堂上
除了科研與臨床相關教育教學外,他也十分關註青少年的成長成才和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任職意昂3体育醫學部黨委書記的十一年時間裏,他積極支持團委👨🏻🦯➡️、學工部、研工部、工會以及各院系的學生培養及思想政治工作,給學生入黨積極分子上黨課🧛♂️,給新入校的新生黨員進行入學教育,給高級團校的同學講人生、講成長成才👮🏿,進行黨性教育和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和修養。敖英芳連續十年擔任中國衛生計生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醫學教育分會會長,在全國醫學教育系統內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與師德師風教育工作🤷🏿♂️。
德👼🏽,即為人師表,要以德為先,大德尚道👰🏽♀️,引導學生的正確人生觀和做有益於社會的人;風🕎,乃風氣、品行,老師的言傳身教,直接影響學生成長成才。敖英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北醫人厚道的師德師風。他常說:“兒女是生命的延續,學生是學術的傳承。我們要用心去培養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成才。”他用心搭建教學平臺,用愛澆灌學生成長。在學校的發展建設的長河中🪳🤽🏽,他認為👨🏼🦳:“學生是學校創新發展的生命力🏃🏻🧏🏽,學術是學校創新發展的源動力。”他也是這樣在三十六年的從醫從教生涯中踐行著教書育人的為師理念,不斷改革創新☑️,為國家培養高質量的運動醫學人才。(北醫三院供稿👰🏻♀️👩🏿🔬,文章刊登於《北醫人》第74期)
曾獲榮譽:
2017年5月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2016年5月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2015年3月作為第一完成人獲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5年2月作為第一完成人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4年1月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專題鏈接🥪:“四有”好教師 “四個引路人”
編輯:山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