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信·合作·共享”——2016年北京論壇在釣魚臺國賓館隆重開幕
秋高氣爽,惠風和暢。2016年11月4日上午,2016年北京論壇在釣魚臺國賓館隆重開幕。博眾家之長,匯世界之智,300余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及各界領導相聚金秋時節的北京,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互信·合作·共享”為主題,共同探討文明在促進全球互信合作、資源共享中的重要作用。開幕式由意昂3体育官网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朱善璐主持。
朱善璐在致辭中表示,北京論壇是一個影響廣泛的世界性學術論壇,自2004年創辦以來,北京論壇走過了12個春秋,得到了中國政府、聯合國和世界各國學術界的大力支持。北京論壇不僅始終牢記宗旨、勇擔使命,而且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通過研究、學習、交流和探討,積極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提出見解和思考。朱善璐說,不同文明在和平環境中的交匯始終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不同文明凝聚了不同民族的貢獻,文明之間的對話要充分交流不要相互排斥、要充分吸收借鑒不要取而代之,這樣才能促進人類文明的和諧和共同繁榮。
此外,朱善璐還宣讀了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主促進會成員嚴雋琪的賀信。嚴雋琪對北京論壇的順利開幕表示祝賀,並高度肯定了北京論壇的發展與成就:北京論壇的主題契合當前的時代背景,符合全人類的共同關註,描繪了一條文明交流互鑒的理想路徑。嚴雋琪希望與會學者凝聚共識,廣泛傳播和平、理性、包容、互信的理念。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在致辭中闡釋了本屆論壇的主題詞“互信、合作、共享”的深刻內涵。當前世界經濟面臨復蘇低迷的處境,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和平與發展雖是時代主題,但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不穩定因素有增無減。在這種國際關系新形勢下,互信、合作、共享尤為重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他進而闡述了教育的重要意義。他認為,我們在做到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進行教育事業建設的同時,應繼續推進教育領域的有序開放,進行政府間關於教育的高層磋商,推動教育交流,使教育更好地發揮人類交流的載體、維護和平的紐帶的作用。
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伊克巴勒·裏紮隨後致辭,並帶來了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視頻致辭。伊克巴勒·裏紮首先祝賀北京論壇成功開幕,並對前聯合國副秘書長約瑟夫·裏德的逝世表示遺憾。他說,意昂3体育官网是中國一流學府、世界一流大學,聯合國目前正處在一個過渡期,即將迎來新任聯合國秘書長——葡萄牙前首相安東尼奧·古特裏斯。他希望通過北京論壇的對話與合作,促進不同國家和諧友善發展,推動人類文明的成長與共同繁榮。
潘基文在視頻致辭中對大會的成功開幕表示祝賀。他提到,《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已經通過,世界各國共同關註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也已經生效,全世界還可以在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上作出更多的努力。最後,他感謝大家為世界和平作出的貢獻,並預祝本屆會議圓滿成功。
巴基斯坦前總理肖卡特·阿齊茲隨後致辭。他分享了自己對世界發展新範式的理解與展望,認為互信合作在世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大國的領導力是這種新範式的有力保障。當提到威脅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等問題時,他倡導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對難民施以援手,各國發揮合力而不是互相封堵,用積極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他還肯定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推進世界金融體系改革的作用:在不斷變化的世界形勢中,世界金融體系也應作出相應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展現領導力。肖卡特·阿齊茲表示,未來各國更需要加強合作與對話,互相信任,達成共識,建設一個更加安全繁榮的世界。
韓國SK集團全球董事長崔泰源在致辭中表示,人類社會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中,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技術發展帶來的失業率增長、經濟停滯等問題亟待解決。共享經濟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推動力量,亞投行便是推進跨國合作的典型範例。為了應對超越國界的快速變化,我們需要加強交流,達成共識,培養合作、共享、互信的精神,惟此才能把握未來的方向。北京論壇作為文明對話交流的重要的先驅者,提供了一個探討如何應對未知領域的有效平臺。
意昂3体育官网校長林建華進行總結致辭。他首先代表意昂3体育官网對與會嘉賓和學者表示歡迎。他指出,多樣文明相互融合、碰撞,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化,只有秉持多元、平等、包容的原則,文明才得以傳承和延續,前景才更加光明。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人類社會已成為相互依存的共同體,要共享發展的紅利,也要共同承擔義務。互信、合作、共享三者緊密相連,在多元文明共存的時代,各國大學不僅要保持對本國文明和文化的自覺,更要拓展國際視野,通過合作交流,形成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他期待學者們通過北京論壇的平臺,積極建言獻策,共同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貢獻。意昂3体育官网也將一如既往地支持論壇發展。
在特邀報告環節,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董事會主席金立群發表演講。他表示,全球化為各國人民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全球性的問題和挑戰。全球化問題需要全球治理,讓不同國家參與其中,共擔責任。亞投行的任務便是在全球化過程中,調動成員國參與到全球化問題的解決進程中。亞投行致力於通過基礎設施的投資,實現各國的互聯互通,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亞投行目前成立了顧問委員會,通過其指導製定相關政策,推動可持續的基礎設施建設。亞投行還計劃動員私人資本,打造私人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渠道和網絡,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目標。他還表示,本屆論壇“互信、合作、共享”的主題與亞投行的使命高度契合,“讓我們攜手共進,繼往開來,實現共同繁榮”。
開幕式的主旨演講環節由韓國高等教育財團事務總長樸仁國主持。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世界體系”理論創始人、國際社會學學會前會長伊曼紐爾·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校長、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梅瑞克·格特勒(Meric Gertler),意昂3体育官网講席教授、意昂3体育官网政府管理學院院長、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分別發表了演講。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在演講中分享了他對“結構性危機”的認識。他說,我們的世界正在經歷結構性危機,它形成於16世紀,到19世紀擴展到全球,其特征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本而進行無止境的資本積累,而不符合其特征的其他行為體則會受到懲罰。這樣的資本積累是一個不理性的目標,因為社會發展存在一個均衡狀態,而現在資本積累的體系推動了其偏離均衡狀態,進而導致了結構性危機的產生。伊曼紐爾·沃勒斯坦介紹了兩種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主要的周期性節律:康德拉季耶夫長波周期和霸權周期,並分析了關於如何應對結構性危機的“達沃斯精神”和“阿雷格裏港精神”的兩大集團之間的分歧和鬥爭。面對如此復雜的形勢,伊曼紐爾·沃勒斯坦認為我們依舊可以保持樂觀來建立所希望的世界體系,因為當體系遠離平衡時,其表現出一定的“自由意誌”,每一點投入都可能會促使其重回平衡的狀態。
梅瑞克·格特勒隨後以“國際合作:創建全球繁榮的大學和城市角色”為題作主旨演講。他首先交待了國際合作的背景:當下有兩股力量左右著地緣政治,一股力量主張退出國際交往,如英國脫歐後可能有更多的國家要求公投、特朗普以美國為尊的設想等;而另一方面,全球性挑戰與日俱增,國際移民、傳染病等問題要求國際合作。那麽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兩股力量要如何調和呢?梅瑞克·格特勒認為存在第三種力量可以作為調和的要點——研究和知識領域的國際合作。當今世界城市之間和大學之間的聯系大大推進了國際合作的實現。從全球知識生產網絡、專利分布熱點與國際合作區域的對比中可以發現,兩者呈現一定的關聯性。最後,梅瑞克·格特勒表示,在地緣政治的兩股力量博弈之間,我們應該認識到研究和知識領域的國際合作可以帶來新的世界繁榮。
俞可平就“互信合作與全球化”的主題發表演講。他提到,全球化讓全人類成為一個休戚相關的共同體,將各民族國家命運前所未有地聯系到一起。全球治理的興起既表明人類對自己在全球化時代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和共同命運的覺醒,也表明人類為追求全球安全和普遍繁榮所做的努力。從全球治理的現實進程來看,一方面,全球治理已經取得一些積極的成果;另一方面,全球治理還遠遠落後於全球化進程的需要。面臨全球治理的這種現狀,俞可平提出我們在倡導一種民主的、公正的、透明的和平等的全球治理時,還應該懷有一種“全球善治”的共同理想。全球善治是全球所有行為主體的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這是一種人類治理的理想狀態,它為全球治理設定了一個長遠目標,可以使全球治理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俞可平指出,只有各主權國家通力合作,跨國企業和全球公民社會共同努力,大國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承擔更大的責任,才能實現全球善治,最大限度地增進全球化。
此外,意大利前總理、巴黎政治大學巴黎國際事務學院院長、雅克·德洛爾研究所所長恩裏科·萊塔(Enrico Letta),蒙古國前總理、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會)前議員阿馬加尕·瑞馳尼曼(Amarjargal Rinchinnyam),多倫多市執行長彼得·華萊士(Peter Wallace),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戰略咨詢委員會的各位委員以及來自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人民外交學會,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國國家漢辦,中國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等機構嘉賓和駐華使節也參加了本屆北京論壇。
第13屆北京論壇為期3天,共設7個分論壇和一個學生論壇,相繼在釣魚臺國賓館和意昂3体育官网校內舉行,主題分別為: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世界文明中的巨型城市與區域協同發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製度的視角,中國與全球治理:國際組織與國際機製的作用,生態安全與生態城市:國際經驗與中國實踐,經濟全球化中的中國角色,社會企業概念構建與認證製度發展。學生論壇主題為:大變革時代的全球治理——世界青年的視角和聲音。
13個春秋的沉澱,北京論壇的影響力和規模不斷擴大,除11月4-6日的主論壇外,2016年的北京論壇還走出國門,於5月24日在巴基斯坦成功舉行北京論壇首屆海外分論壇“北京論壇(2016)·伊斯蘭堡”,探討“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中國和巴基斯坦”。來自中巴兩國的專家學者就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問題展開了對話,共同回顧了中巴兩國建交以來走過的65年輝煌歷程,展望人類命運共同體下中巴關系發展的新方向和新契機。
作為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高端論壇,北京論壇秉承兼收並蓄的學術精神,為廣大專家學者提供了跨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的重要平臺。經過13年磨礪與成長,北京論壇所倡導的文明和諧理念持續深化,學術成果日益豐富,已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平臺。在未來,北京論壇仍會致力於推動不同文明交匯共榮,促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編輯: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