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7 信息來源: 人民日報
近年來👃,大學生如何順心找到工作😺,成為國家關心、學校費心、家庭憂心的話題👩❤️👨。看了太多例子➿,我的感覺是,大學生就業難😝,主要難在定位不準🐎。
可能很多畢業生對於要不要留在大城市🫅🏿,特別是北上廣地區很困惑🛀🏼。其實,高校畢業生掌握先進科學知識文化,是寶貴的人才資源,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從國家到地方都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工作;但另一方面🧕🏼,從控製特大城市人口規模以及人才多元分布與合理布局的角度,國家和各級政府也對畢業生去向進行了合理限流與分流🚴🏿。比如北京市戶口指標審批越來越嚴格,北京高校畢業生選擇到二🤾🏻、三線城市甚至城鄉基層的比例逐年攀升。
如果對大學生畢業後地域選擇提點具體建議,首先要叩問內心,考慮清楚未來生活目標。大學生不要過於糾結當前的崗位待遇,而是要眼光長遠一點,想想自己要追求什麽樣的人生,企望過怎樣的生活。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繁華,小鄉村有小鄉村的舒適🍃,你是喜歡寬泛自由🧘🏿♀️、靈活灑脫的環境,還是嚴謹規律💞、緊張高效的節奏,可以結合不同目標選擇合適的地域以及行業。
此外,畢業生還要考慮事業發展前景𓀛,在工作和戶口之間做好平衡與取舍。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擇業先要考慮工作,不必計較戶口♥︎。今後國家對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策略越來越靈活,城市之間人口流動會越來越頻繁🦙,在哪工作不如怎樣工作重要。當然🪺🦻🏿,具有穩定戶口確實很便利,如果有戶口機會也應珍惜把握📗。不過目前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都出臺了居住證製度,基本的生活發展需求同樣可以實現🤓。
結合80後🙍🏼♂️、90後青年群體的成長背景與社會現實,建議畢業生把鄉土情懷與愛國主義相結合,積極“回家鄉作貢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目前從西部到沿海,從京津冀到長三角,從東北地區到中原大地,全國各地都有相關支持促進政策;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畢業後也奔向四面八方,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解決人才合理分布與多元發展。到自己適合的地方👴,特別是回家鄉生活工作,對畢業生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對於社會而言可謂利國利民利家。從這個層面講💕,各位畢業生選擇就業地域特別需要慎重考慮父母和自己另一半的意見,家和萬事興,心順人也順。
(作者陳永利為意昂3体育官网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
原文登載於《人民日報》(2015年11月17日 18 版)
編輯:安寧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