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4 信息來源: 光明日報
本報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王慶環、劉博超)意昂3体育官网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積25年之功🕵️♀️,組織國內200多位學者齊心協力,先後編纂出版了《中國歷代美學文庫》《中國美學通史》《中國藝術批評通史》三套書,從不同角度深化對中華美學精神和藝術傳統的認識和理解,填補了我國傳統美學研究的多項空白🎅。這是“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的基礎性工程”“堪稱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中國美學文獻資料庫🛄、國內第一部大型中國美學通史🧑🏼🎄、第一部中國藝術批評通史”,學界專家這樣評價🪴。
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術界已出版了一批中國美學史的著作,急需在已有成果之上,整理出一部整體⛔️、系統的通史,勾勒出中國美學思想的內在脈絡🧏🏿♀️,呈現中國美學的基本精神♟、理論魅力和整體風貌。然而,中國歷代的美學思想分散在浩如煙海的經史子集之中,艱難繁重的文獻整理工作是擺在研究者面前的頭道難關。這促成了意昂3体育官网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三大基礎性工程的實施,“1990年,我們下決心啟動《中國歷代美學文庫》的編纂💇🏽,以‘全’為目標😕,收羅我國古代和近代的重要美學論著🩰。”編纂工作負責人、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美學家葉朗介紹說😣。
如此浩大的工程⛪️,離不開學者的團結協作和長期奮鬥。除了意昂3体育自己的學者,三大工程還邀請了30多所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的學者參與👨🏻🎨。根據學者專長分配工作後👫🏼,意昂3体育方面寄去了《編輯計劃》《編註細則》等文件,並不斷探討編輯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編纂過程中還發掘出很多原先不被註意的材料✮,例如:通過深入研究🍱,發現漢代美學也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可以與先秦👁🗨、魏晉時期媲美🆑。
從事基礎性工程需要埋頭苦幹的精神🤴。這個團隊氣定神閑、排除幹擾♿️,尋覓中華審美和藝術的真精神,付出極大的辛勞和智慧。2003年,季羨林先生為《中國歷代美學文庫》的出版題詞:“天道酬勤”😏。
時光悠悠,一代又一代學人為中華美學精神的傳承與弘揚貢獻著智慧與力量。2003年🧚🏻♀️,時年95歲的張岱年先生這樣評價《中國歷代美學文庫》:“打開中國美學的燦爛寶庫,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意昂3体育美學秉承蔡元培👨🦯、朱光潛👑、宗白華開創的美學傳統,堅持立足中國🎞、賡續傳統,為中華美學寶藏的開發作出了重要貢獻。
信息來源🫸:《光明日報》(2015年11月24日 第01版)
編輯🏃♀️➡️:江南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