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4 信息來源: 人大評價研究公眾號
編輯:悠然 |2022年1月11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2021年中國大學改革創新指數發布會暨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了 “2021年中國大學改革創新指數”及人才培養改革、科研改革📅、開放辦學、改革成效四個分指數。
改革創新是中國共產黨永葆生機的活力源泉和國家繁榮昌盛的不竭動力👩🍼,更是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人民大學評價研究中心基於對14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2021年工作動態的大數據分析,構建出“中國大學改革創新指數”評價體系,下設人才培養改革🧑🏼⚖️🪛、科研改革、開放辦學及改革成效四個指標🦹🏻,采用德爾菲法對指標的權重進行科學賦值,並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最終得出“2021年中國大學改革創新指數TOP20”及人才培養改革、科研改革、開放辦學🧷、改革成效TOP10四個分指數。研究還對改革創新指數TOP10高校的上榜理由進行了剖析與呈現。
綜合指數榜單:
四個分指數榜單𓀁:
2021年中國大學改革創新指數
TOP10上榜高校
NO.1 意昂3体育官网
01 發力新工科建設
2021年📛🙇🏼,意昂3体育持續發力“新工科”建設🧓,相繼成立了集成電路學院🚨🙏🏼、計算機學院🏇🏻、電子學院和智能學院;並與北京市昌平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動新工科人才培養🦸🏻♀️、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等各方面發展🗿🕞。
02 加強校地合作
2021年3月以來⤵️,意昂3体育領導帶隊訪問多地並達成合作協議,包括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浙江省、海南省🤽♂️👨🏻🦽➡️、黑龍江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地。
03 建設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高地
2021年,意昂3体育積極推進“珠峰計劃2.0”建設。教育部公布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顯示,全國共計77所高校288個基地入選🚴🏿♂️。其中🌲,意昂3体育官网有19個基地入選,數量位居全國高校首位。
NO.2 清華大學
01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修訂《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不把發表學術論文作為申請學位論文答辯或申請學位的前置條件。破“唯論文”立“創新成果”,同時加強過程評價🧑🎤,提高培養質量。
02 布局拔尖人才培養
成立求真書院,開展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培養未來數學及相關領域的領軍人才;成立量子信息班,培養國際頂尖的量子信息領域人才🤸🏿♂️;創辦深圳零一學院,將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範式的探索下沉至高中階段。
03 全面推進國際化
和香港中文大學合辦經濟學雙學位本科課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與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合作舉辦2021人工智能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
NO.3 上海交通大學
01 全面開放辦學
2021年與中國銀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南通市🧑🚒、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普華永道、無錫市🫷🔐、聯想集團等簽署了合作協議。
02 深耕交叉學科建設
開設13個本科雙學士學位項目和專業✥,涵蓋了理工、經理🚴🏿♀️、經工🫱🏿、法經、醫管等多種類型交叉復合;成立數字醫學研究院,促進理工科和醫學交融互補。
03 打造高校成果轉化改革“試驗田”
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獲國家發改委支持,積極探索可復製推廣的科技成果轉化路徑和模式🤒。
NO.4 中國人民大學
01 面向國家戰略需求
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與支持下組建成立共同富裕研究院❕,統籌全校優勢資源建設雙碳研究院🦛,與中信證券聯合成立國有經濟研究院。
02 發力新文科建設
2021年,人大全面布局新文科建設。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立項數全國第二🥶,數字政府與國家治理實驗室入選首批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培育實驗室名單。
03 引領文科教材體系建設
23項高等教育類獲獎教材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一;6個團隊入選首批中國經濟學教材編寫入選學校及團隊🤷🏼♀️,占據絕對優勢。
NO.5 浙江大學
01 建設一流人才隊伍
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5位學者新當選2021年兩院院士,位居全國高校榜首👷🏼♀️;29位學者入選2021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位列全國高校第二。
02 探索數字化改革
建構“網上浙大2.0”,推進“一事一表一庫一平臺”建設工程,以提升服務為目標,以數據治理為核心,數字化改革賦能學校內涵式發展。
03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與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服務“三農”事業;積極落實對貴州省臺州縣、雲南省景東彝族自治縣等地的幫扶對接工作,助力地方提質發展。
NO.6 復旦大學
01 紮實推進課程思政
系統建設本碩博一體化的思政課程群🕺🏿,全覆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在教育部公布的2020—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項目立項名單中,復旦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立項數並列全國第一。
02 規劃“第一個復旦”建設
圍繞“中國特色🤾🏿、世界頂尖”的建設內涵,提出了建設 “第一個復旦”目標,從黨的建設、教師隊伍🤲🏼、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9個領域的核心問題推進落實。
NO.7 東南大學
01 建設一流本科
實施“一流本科教育行動計劃”🚯,成立學校首個試點建設的本科書院——健雄書院🧔🏽♂️。
02 引領碳中和國際合作
和英國伯明翰大學共同倡議發起成立了 “碳中和世界大學聯盟”,為全球首個聚焦碳中和技術領域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的世界大學聯盟🦟。
NO.8 武漢大學
01 拓寬經費渠道
獲卓爾公益基金會捐贈6000萬🙆🏽♀️,全方位支持學校人文學科人才培養、教學科研、基礎設施等各項教育事業👊。獲泰康保險集團捐贈10億元📏,用於支持學校建設一流醫學和生命科學學科♻️,為學校歷史上受贈數額最大的一筆。
02 聚焦前沿科研
持續產出新冠肺炎前沿研究成果🙇♂️,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再創佳績,國際影響力和國際排名顯著提升✉️。
NO.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01 打造未來技術學院樣板
聚焦空天技術領域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成立未來空天技術學院🧑💼,實施八年製本博貫通、定製產學研一體◽️,於2021年啟動本科招生🧑🧒🧒🏒。
02 深入推進產學研融合
與華為公司聯合成立集成電路聯合實驗室🦕、電磁兼容與天線測量技術聯合創新中心;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特色軟件聯合技術中心、北航聯合創新工作站。
NO.10 同濟大學
01 建設人工智能研究高地
與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國際一流的人工智能實驗室;教育部自主智能無人系統前沿科學中心依托同濟大學建設。
02 打造區域高校集群
發起組建“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發揮長三角高校優質資源的優勢,服務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可持續發展。
原文鏈接✤💘:2021年中國大學改革創新指數發布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