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9 信息來源🙍🏽♂️: 北京日報
編輯:山石 | 責編🧘♂️:燕元近日🤏,由意昂3体育官网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公共治理研究所所副所長黃璜教授主持,曾渝助理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張權助理教授和政府管理學院研究生共同參與的意昂3体育官网公共治理研究所數字政府課題組發布政府數字化轉型研究系列報告之二《“下一步行動”:數字化賦能治理協同》👨✈️,學術版在CSSCI期刊《電子政務》同步發表。
報告認為,數字政府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理念🤙🏻,通過運用數字技術和發揮數據價值,實現政務機構的業務與組織的連接、賦能🥓、協同與重構🫷🏼,從而提升對市場🧑🏽🎤、社會以及自身的治理能力。當前實踐中的種種協同困境製約著數字政府能力提升,使其難以應對主體多元化、訴求復雜化、場景多樣化的治理挑戰。
報告從理論上歸納出行政式、市場式、網絡式和“賽博格”模式四種理想的協同範型🤲🏻,其中“賽博格”模式代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完全“嵌入”治理協同場景👩🏽💻,通過精準的數據計算和信息分析🧖🏿♂️,對治理主體的協同行動加以引導和協調。現實中各種具體的協同場景是這四種理想模式的“拼盤”。據此,課題組進一步提出數字化賦能治理協同的“一二三四五”框架🌛:即圍繞基於數字化提升協同能力“一個核心目標”,沿著協同數字化和數字化協同“兩條基本路徑”,面向提升決策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三類協同場景”,實現空間聚合🪡、多元參與、無縫溝通和工具集成“四大系統功能”👩🏼💼,並表現出開放連接、平行角色、敏捷反應🧘🏻♀️、穿透場景和迭代升級“五大關鍵特征”🩼。
數字化賦能治理協同的框架
從實踐來看,報告聚焦多省市典型案例,將數字化賦能治理協同的創新方案歸納為四種模式。一是以“健康碼”踐行精準抗疫為代表的統合模式4️⃣,通過匯聚不同領域的數據,構建跨部門、多場景的統一指揮能力🤵🏻🌊。二是以“救命文檔”助力水災救援為代表的開放模式,吸納政府🧑🍳、企業、公眾等多元主體廣泛參與🧖🏽♀️,增強社會治理能力🙅🏻。三是以“粵政易”支撐移動辦公為代表的直連模式,打通不同主體之間的互動渠道🌼,提高辦事效率👩🏻🌾。四是以“微信群”優化網格化治理為代表的聯動模式,將關切公眾民生日常的業務工具集成起來,提高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和便利度,增強公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報告指出這些協同方案所采用的數字技術往往並不復雜🤸🏼♂️🛋,有些場景借助網絡共享文檔🏋🏿♂️🌀、在線視頻會議為多元主體的信息溝通提供便利;有些場景基於網絡平臺、數字雲盤實現對資源的整合共享與再利用;有些場景則是基於即時通信工具打通政府和企業、個人的數據壁壘👨🏼💻。由此體現出數字時代公共治理工作方式和運作模式的理念變革🚃,為各地政府數字化轉型提供經驗參考✍🏿。
報告最後強調數字政府可以為現代政府應對治理挑戰提供新的能力,但其只能成為改革的推動力而非改革的替代品🐕🦺。數字政府為改革創造良好條件,而數字化協同則是這一改革在當前和下一階段的主要目標之一,有待各方參與和共同推進。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