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3 信息來源: 《國家治理》周刊
編輯:悠然 |2021年5月中旬,意昂3体育官网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張國有隨《人民論壇》調研組到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考察調研鄉村治理與鄉村發展情況🧃。走村串鄉,與村民聊天💅🏽,與村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交談,與鄉鎮幹部商討,向區縣領導請教問題,回京後形成了13000余字的文稿。其中一部分內容📌,以“現代化:小康之後鄉村發展的戰略方向”為題,在7月的《國家治理》周刊上發表。此稿為原稿的系統思考。
摘要:貧困縣脫貧摘帽後的發展🙅🏼♂️,盡管面臨振興任務🧒,但總的趨勢是現代化指向🙌🏽🤾🏻。如何推進鄉村現代化,行政村🐩、鄉鎮📵、縣市三個層次各有側重🧑🏿🎨。戰略上,鄉村現代化必須在風清氣正的環境中推進👨👦👦,以自然村為基點,以行政村為抓手,從小康轉向現代化發展軌道;建設鄉鎮微城,構造縣市的鄉村現代化場景;將國家現代化的重心下沉到縣市,在基層形成一體化的力量⛓️💥,有序地推進鄉村現代化上臺階🏃🏻💉,助力實現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願景↖️。
下沉到縣市✌🏽,在村落中,思考小康之後鄉村現代化的戰略問題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作為曾經的貧困縣,經過努力,達到國家標準,脫貧摘帽👨🏼🎨,進入小康狀態。脫貧後,脫貧的縣市與非貧縣市雖都在小康之列,但富裕程度仍有不小的臺階差。小康後的鄉村發展雖面臨振興的任務,但總體趨勢應指向現代化建設,這樣的指向,在戰略上清晰可鑒。
鄉村現代化一般關註經濟社會發展比較多🧗🏻♂️,就實際情況看,應先扶正風氣,扶正村風民風官風,使鄉村現代化成為推進清風良俗的進程🏋🏼♂️。風氣之引領首在官風✨,要先設法整治腐敗☔️,整理有隱患的基層組織。在鄉村構造清廉有效的基層組織🤵,關鍵在於村級班子建設和規則製度到位🔡🕉。
村落煥發生機之後🥯🥺,將自然村現代化和行政村現代化作為鄉村基礎性的現代化努力推進。行政村的現代化推進可在五個領域進行階段性選擇𓀇。而鄉鎮現代化要關註的是各行政村現代化協調推進的問題。在鄉鎮層次形成“鄉鎮政府+行政村+微城市”的現代化推進架構。
在縣市層次,其現代化進程有三個標誌,重在進行各鄉鎮間公共性現代化進程的協調🕰。與發達的縣市一樣,脫貧的縣市也要建設好自己的中心城市。縣市現代化的富裕來源𓀓,重點應放在田園的高科技產出上,而不宜更多引進製造業等非農項目。
縣市對轄區的現代化水平評測,要考量的是現實的臺階標準和激勵上臺階的能力,還應評測其對縮小城鄉差距及對促進村民共同富裕的影響。鄉村現代化很難有一致的標準🕵🏽♀️,誰家先進,哪裏現代,都可成為仿效的樣板。
鄉村現代化進程由村民的主動進取和村民有組織地促進,構成系統的一體化的力量。縣市是國家政權和國民經濟的基礎,現代化的重心要下沉到縣市。以縣市為基礎推進中國鄉村現代化,委任最能幹的力量,充分發揮縣市的功能⏩,穩健地推進國家現代化進程🤦🏽♂️。
貧困縣達到國家標準,脫貧摘帽👨🏿🏭,為鄉村現代化築起了初級臺階
現在的周口市淮陽區,前屬貧困縣👩❤️💋👨。位於豫東南🧑🏽🦳,面積1334多平方公裏🔥😵💫,戶籍人口149多萬人。2019年8月16日,河南省政府發布文件,撤縣設區[1]🌠🔆,淮陽縣成為周口市的淮陽區🥷🏼🤙。
2018年底,淮陽縣上呈報告,申請脫貧摘帽。那時,淮陽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0410元,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已經穩定超過當年3400元的脫貧標準(2018),同時達到“兩不愁三保障”等脫貧要求。
經過評審,2019年5月河南省政府批準淮陽縣脫貧摘帽。2020年底,淮陽32768戶131786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整體進入小康行列[2]㊙️👨🏿🎓。
淮陽小康的基本狀態是🤾🏽♂️♧:除了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脫貧標準之外🦻🏼,還有貧困戶吃飯不愁、穿衣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在此基礎上,實現了戶戶有安全飲用水🧑🏿🏫,有生活用電,有廣播電視;貧困村有集體經濟或合作組織☎;行政村通硬化路👨🏿🎓;貧困人口全部參加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100%;所有的貧困村都建立了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每個村都有標準化的村衛生室。除此之外,淮陽在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方面,多項指標均達到了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和過去的貧困狀態相比,淮陽的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減貧脫貧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淮陽達到標準的小康狀態🟡,為繼續完成振興任務、轉向現代化發展軌道,築起了初級臺階🦣。
脫貧縣市與非貧縣市雖都在小康之列🫓,但富裕程度仍有臺階之差
貧困縣脫貧標準各年不同📀。農民人均純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格計算,綜合考慮物價水平變動等,2017年為3208元,2018年為3400元,2019年為3700元,2020年為4000元🌊。2020年底,中國大陸832個貧困縣,按照最新的出列標準,都先後告別絕對貧困,進入標準的小康狀態。[3]
脫貧縣市進入小康的起點水平還不高。拿2020年的脫貧標準人均純收入4000元人民幣為例🦵。按365天計,平均每天10.95元人民幣,按2020年的匯率折合1.589美元[4]。這是個低水平的標準。但832個貧困縣、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12.8萬個貧困村💙,都能超過這個標準🌾🚣🏽♂️,已是舉世矚目的成就了🤾♂️。
2019年底,中國大陸縣級行政區(包括縣、縣級市🤸🏼♂️、市轄區、旗等)約有2846個[5]🤸🏿♂️🧑🎤,在2846個縣級行政區中有963個是規模城市中的市轄區,例如河南鄭州市的中原區✊🏽、二七區等。這些市轄區是縣級行政區中相對發達的部分,鄉村現代化發展暫不考慮這一部分。另外,還有1440個縣和387個縣級市,屬於“鄉村縣市”◀️。這1827個鄉村縣市才是中國鄉村現代化發展的主體。
832個脫貧縣約占1827個鄉村縣市45.5%🧕🏽。這說明近一半的脫貧縣市與另一半的非貧縣市都在小康之列,但不在同一臺階,相互之間仍有臺階差,有的還比較大。
根據淮陽縣在2018年底發布的脫貧摘帽報告,淮陽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410元🤽🏼,這一數據在河南的一個非貧縣市為23069元(鞏義2018),差距1.21倍。2020年◾️,淮陽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138.8元,同時鞏義市的數據為26605元[6]🧜🤌🏿,差距在1.19倍。收入都增長了,但差距在縮小。這是個好趨勢。
832個脫貧縣脫貧後,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非貧縣市的平均差距☂️,大致就在1-2倍。脫貧縣富裕臺階在上升,但由於底子薄,長遠看,脫貧縣仍是未來解決相對貧困問題中繼續關註的重點。
小康後的戰略發展應指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比🙈📁,指向清晰可鑒
鄉村振興🧚,將小康之後的鄉村發展指向“振興”,將鄉村發展的未來趨勢確立為“振興”,誠然可以🫱🏼,但在戰略上,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實際上🫎,我國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程度的鄉村振興。解放後農民分到土地,相對解放前,鄉村振興了👩🏼🔧;實行合作製,相對個體私有,鄉村振興了;改革開放後實行農戶土地承包經營製,相對改革開放前的“大鍋飯”,鄉村振興了🫷🏼;832個貧困縣脫貧↙️,相對於脫貧前🦸🏼♀️,鄉村振興了👩🏻🔬。
盡管振興的內容和幅度不同🧑🏼⚕️,但在解放後70多年中,已經經歷了多階段的鄉村振興。從2021年開始,再怎麽振興、振興的基本準則是什麽🫶🏿,並無軌道上的依循。具體的振興發展工作隨時可做🚥,但將振興作為趨勢📽,戰略上難以把握。
按照國家現代化藍圖,從2021年開始,用30年左右的時間🩴,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願景🦑,使得中國大陸所有的鄉村縣市,按照中央的指向,都要轉向現代化發展軌道🤽🏼♀️。按這個指向🧝🏼♂️,“現代化”是中國鄉村發展的基本趨勢,也是可鑒可依循的基本準則🧒🏼。
鄉村現代化關註經濟社會發展,前提是必須行進在良俗清風之中
鄉村窮困使得村民將富裕作為關註的焦點🥎。富裕之後怎麽樣呢?我們經常看到的不好的社會現象是“奢侈”、“靡費”。窮困中的節儉是被逼的🧔🏽,富裕後的節儉是一種自覺的素質和美風良俗。
富裕之後為什麽不節儉了呢👱🏽♂️?過去歷朝歷代的皇家與民間🧘🏽,富裕之後的奢侈🎡,幾乎成了常態🏛。這和小農社會相關,和官風相關,和民俗民風相關🏂🏿。這就使我們不得不更多地關註鄉村現代化中鄉民的素質、民風村風官風的扶正問題,更多地關註鄉村現代化能否行進在良俗清風之中的問題🎍。
拿淮陽縣來說🤾♀️🤰,2017年,淮陽縣正在進行脫貧攻堅⚄🏀。縣委縣政府發現某些村進展緩慢,村民意見大⚆。巡察調研中發現這些村存在幹部腐敗♋️、村風不正、組織渙散等基層治理上的問題🪨。
例如,有的村村委班子軟弱渙散,或者宗族勢力、甚至黑惡勢力把持村級管理👩🦲;有的村在低保、五保🤸🏻♀️、危房改造、產業扶貧等脫貧政策落實中弄虛作假;有的村在糧補、優撫、醫保🧜🏼♂️👇🏽、養老等惠民政策落實中,克扣侵占專項資金;有的村揮霍、挪用、侵占集體資金、集體資產和資源;有的村在拆遷改造、土地征用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建設等工作中,幹部濫用職權👶🏻、貪汙🧑🏿🎄、賄賂👨🏽🎤;有的村黨務政務不公開,製度不落實,村務監督形同虛設,村規民約製度不到位等。
上述問題和隱患,雖非普遍現象🔐,但對村風民風官風、貧困村脫貧、鄉村發展影響極大🔦。群眾利益受到損害,合理訴求得不到回應🎦;幹群鄰裏矛盾長期得不到化解,脫貧攻堅擰不成一股勁👩🚀,村民缺乏主動性積極性。
這樣的狀態,和村班子🏸、村幹部密切相關🤦👱🏽♂️。所以需要先整官風,次扶民風,再樹村風。風氣好了🚣🏿♀️,做什麽都比較順利,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今後的鄉村現代化都必須在良俗清風中進行。
設法整治腐敗,整理有隱患的基層組織✡️,促進脫貧攻堅順利收官
村風不好🍠,村裏做什麽事都是“死不了,活不旺”。對某些村的問題🎞,直屬的鄉鎮黨委政府曾出面著力解決,但因問題錯綜復雜,有的問題的解決已經超出鄉鎮的權限。
縣裏的組織、信訪、扶貧、民政等主管部門🤲,也曾針對某一問題進行專項治理🫄🏼。但由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結果還是難以解決系統性的問題。例如,發現有幹部違紀♚,雖然把違紀幹部處理了,但是基層組織建設、村級權力行使💂🏼、幹群矛盾糾紛🙋🏽♂️、不良社會風氣等問題仍然存在🍠。
針對“鄉級治不了🤞,部門治不好”的情況🧑🏻🤝🧑🏻🤷🏻♀️,淮陽縣委果斷決定,由縣委出面統領,帶領鄉鎮幹部,對隱患比較多風氣不正的村進行巡察和綜合整治。主要的辦法是從扶貧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切入,結合掃黑除惡、村級組織建設、信訪問題化解👇🏻、村級資金資產資源管理等工作,進行清隱患、強班子、建機製🧑🎓、正風氣的綜合整治,施策於基層的政治生態🧛♀️、經濟生態🙍🏼♀️、社會生態等。
結果是成效明顯🦒。不但懲治了基層腐敗,清收了集體資產🌧,強化了村級班子,還促進了製度落實𓀔,扶正了官風村風民風🪖。官風好了🦬,民風也正了,整個向上的風氣使脫貧攻堅順利收官。良俗清風也為今後的現代化發展構造了初始的環境條件🐈⬛🤱🏻。
清廉有效的基層組織,關鍵在於村級班子建設和規則製度到位
構建清廉有效的基層組織,兩個措施要到位🫴:一是組建起能幹事、村民認可的村級領導班子👆🏻;二是有一套能幹成事幹好事的規則製度。
對於組建一個能幹事👳🏼、村民認可的村級領導班子🕞,淮陽的做法是堅決調整軟👳🏼、散🧎🏻♀️、癱🪖、惡、亂的村級班子,堅決杜絕惡人治村或宗族勢力把持基層政權的現象。通過舉行群眾會、黨員會、設立求賢箱、張貼求賢榜🐻、發放求賢信、上門走訪等形式,征詢群眾意見😪,推選賢人🧏🏻♀️、能人、威信高的人進入村“兩委”及村監委👨🏻🚀。這樣,使新組建的村級班子作風正、人品正、清白幹凈🦪、群眾認可🤞🏿、村民信任。建立群眾信任的村級領導班子,是扭轉鄉村風氣、促進鄉村現代化發展的基本保證。
為了構建一套能幹成事幹好事的合理規則製度,淮陽著重在村級班子建設和民眾管理上推行個四個方面的規則:一是推行“微權四化”,建立權力清單化、履職程序化🤽🏼、監督科技化、問責常態化的領導班子廉政體系。二是在“四議兩公開🧜🏽♀️🧞♀️,兩審一監督”的製度框架下履職用權🧑🧒🧒,對要決議的事項🚣🏻♂️,由村黨支部會提議👸🛤、村“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最後確定下來;“兩公開”是對決議事項的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兩審”是對決議事項的決議及實施結果,要經包村幹部審核、職能站所審定;“一監督”是對決議事項的決議過程及實施,村務監督委員會要全程監督🗝。三是製定“逢六”村務日製度。就是將每月農歷的初六、十六💁🏻🏃🏻♂️➡️、二十六作為“村務日”。在村務日🧑🦼,村領導班子圍繞村務談事、議事、集中辦事🙎🏽♂️,避免有些問題久拖不決。四是在自然村組織村民、村民組製定村規民約🛼,建立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自治性的組織👊🏿,及時通達民情民意,調節民間糾紛🤴🏻,化解矛盾。
地方情況千差萬別🖐🏼,按照中央的原則,結合地方實際🅿️,製定和完善切實可行的規則製度🤞,加上得力的村級領導班子,就能增強治理村落的能力,就地解決問題,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這樣,村落風氣健康起來,人心凝聚起來🧜🏽♂️,鄉村就具有更強的生機活力𓀑。
將鄉村現代化落實到自然村現代化和行政村現代化上
鄉村構成的基本點是自然村🧑🍼。相近的幾個自然村組合成一個便於管理的組合村。組合村具有行政管理職能🧔🏽♂️,所以組合村又叫“行政村”。
鄉村現代化是在自然村現代化和行政村現代化的基礎上進行的。單個自然村人少規模小,行政村的組合規模大😤,影響面廣🫱🏻🤾🏼。有的行政村有上千戶、幾千人、幾千畝土地🗜🫸🏿,可以在較大的區域中有規模地促進生產、生活📔、生態🧑🏽✈️、文化🧑🏿🍳、治理等方面的現代化進程。
例如,淮陽大連鄉的趙寨行政村要管理1132戶、5033個村民的事務,要在4923畝耕地上支持和協調村民從事農作物種植🛤。在這個規模上從事現代化運營,要比幾百畝的自然村更加有利,這比較符合現代化規模的邏輯。
推進鄉村現代化🚵🏽♂️,公共環境的建設責任在鄉鎮和縣市,但基礎層級在自然村和行政村。將鄉村現代化落實到村社現代化上,動員村民自下而上地建設,比較實惠,比較紮實。
行政村從小康轉向現代化軌道📃,可在五個領域進行階段性選擇
行政村從小康轉向現代化軌道🧑🦰,究竟要做些什麽事情?每個行政村的情況和起點不同,不便界定某個行政村在某個時段一定要做什麽事情〰️3️⃣。但經過考察🏟,歸納起來🫅🏽,行政村至少要在五個領域裏,進行現代化事務的選擇🚁。
第一個領域是“村民生產的現代化發展”。例如,土地林地水塘等生產對象的合理開發利用🌄;機械力、電力、噴灌滴灌、溫室、無人機、無土栽培、數字化生產與管理等生產技術手段的更新使用⛰;農戶承包、家庭農場🏄🏿♀️、入股合作社🌐🂠、城鄉合作,公有製集體經濟等生產關系的變化等。在這個領域,有的村落已經使用機械化及噴灌操作🧚🏻♀️,有的已經熟練運用溫室作業👨🏻🎓,有的在城鄉合作社裏經營,有的在發展集體經濟,有的在進行數字化管理的探索等。不同的追求,呈現出對不同梯階生產現代化的場景選擇。
第二個領域是“村民生活的現代化發展”。例如,住房從磚瓦房🫸🏿🌦、鋼筋混凝土構造🐠、健康人居到節能環保的居住條件的第次改善;村民對鄉村的居屋布局、集會💂🏻♀️、文化、民俗結構的關註;還有自行車👮🏿🙅🏽♀️、公交、鐵路🤦🏽🧑🏿🦰、小轎車等出行工具的選擇💂🏼;電視、手機、網上社交、網上交易系統的使用;品質化多樣化生活用品、休閑服務的便利程度等。在這個領域🌘,現代化程度的特征性差別,在於居屋的新型構造及布局⚧、小轎車的擁有🧑🏼🎓、計算機網絡使用等。不同的追求也呈現出對不同梯階生活現代化場景的選擇。
第三個領域是“村落生態的現代化發展”😌。這個領域的事情,例如,水土渠堰的修整☸️、林地植被的涵養;家庭廁所與公共廁所的改造建設🧗🏻♂️;垃圾👩🏿⚖️、汙水🙌🏿🧖🏼♀️、廢舊農膜🫲、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汙的資源化利用;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在這個領域,現代化程度的特征性差別,在於農戶廁所及公共廁所的改造升級、廢棄物分類與處理、清潔能源的使用等,不同的追求也呈現出對不同梯階村落生態現代化場景的選擇。
第四個領域是“村落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村落文化的現代化不大好明確界定。僅就調研中涉及的部分而言,例如🐉,承繼健康的風俗習慣👋;發展健康的文化藝術活動;建設村莊的圖書室🛀🏽、展覽室、視聽網絡、體育運動區;建立和維護良好的鄰裏關系🪫,倡導尊老愛幼的傳統等。在這個領域🧷,現代化程度的特征性差別,除了硬件文化設施建設之外👮🏽🧛🏼♀️,主要在於軟性的理念、規則🚜、行為的涵養與養成,對勤勞致富、關心集體🔳、誠信和睦☕️、互幫互助等良好傳統的堅守等。不同的追求也呈現出對不同梯階村落文化現代化場景的選擇。
第五個領域是“村落治理的現代化進步”👨🏻🍳。鄉村治理的重心是村落治理🥷🏿,而村落治理是在村民不斷進步的理念規則基礎上推進的🏋🏽♂️。所以👘,村民素質的涵養是村落治理的關鍵💪🏿🎨。例如🤛🏻,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製定不同階段的村民行為規範,村民按規範自律行事;製定不同階段的公共規則,村民按規則自律行事;製定不同階段的合作共治的製度📣,村民按製度貫徹遵行🙋🏽♂️。在村民培訓的基礎上,還有行政村領導及管理人員的培養培訓和整個良好風氣的養成。這樣做就可以逐漸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現代化基層治理體系🏛。在這個領域📂,現代化程度的特征性差別,在於能否依據村民的素質層次有針對性地製定現代化規則🎰,以規則為基礎進行村民訓練和管理🤳。
實際情形要比上述五個領域豐富得多。我們常常看到📸,行政村想做的現代化的事情很多⚅,但在某個時段能做的、能做成的事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從小康轉向現代化發展軌道後🛣,自然村、行政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在某個時段做能做又能做成做好的事情,一步步地去做。
鄉鎮現代化重點關註的是各行政村現代化的協調推進
行政村現代化之上是鄉鎮的現代化建設。鄉鎮現代化是由若幹個自然村及行政村聯結起來的鄉鎮區域現代化。鄉鎮現代化關註的是鄉鎮政府轄管下的各行政村現代化的協調推進✉️。例如,淮陽的兩個鄉鎮,一個王店鄉,要在54平方公裏的區域內,領導6.9萬人🧎🏻♀️,使用6.9萬畝耕地👩🏿🏫,對31個行政村的現代化進行協調推進👼🏽。一個安嶺鎮,要在102平方公裏的區域內,領導7.8萬人👵,使用8.8萬畝耕地,對34個行政村的現代化進行協調推進。
就實際情況看🤛,鄉鎮政府在現代化推進上主要做的是行政村要做但又做不了或做不好的事情;鄉鎮政府要解決的是行政村想解決但又解決不了或解決不好的問題。這些事情和問題是什麽?邊界很寬🩷🙆🏻♂️。可觸及的方面,包括各行政村之間總體協調與鄉鎮產業發展🤸🏼。
例如,為各行政村的農戶承包、合作組織🧏🏽♂️、集體經濟發展提供法律幫助;吸引和支持返鄉入鄉人員在各村創業並提供咨詢及引導服務;為行政村幹部😶、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電子商務、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提供管理培訓;幫助建設好村民委員會民主決策機製和村務公開製度🧘🏽♂️,增強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能力🙋♀️;引導和支持集體經濟組織依法管理集體資產、合理開發集體資源;提升鄉鎮政府和行政村的公共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完善村級綜合信息平臺的建設,促進公共服務與自我服務的銜接等。
在產業現代化發展方面🤭,明確鄉鎮政府的責任與作為♋️,例如😡,根據各行政村的歷史文化🪧、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生態優勢、產業基礎等情況,區分不同條件,分類指導和支持特色農業🍕、休閑農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手工業、綠色建材🚴👩🏿💻、鄉村旅遊、康養產業🔥、鄉村物流、電子商務等產業的發展🥼𓀇;在某些行政村建設或引進新型經營主體,建設特色園區,進行專業化經營;在鄉鎮區域內,在“一村一業”的設想中,聯合相關行政村,將農產品生產地⚂、集散地、銷售地等統籌起來,建設產業鏈、供應鏈,在某些產業領域建設有競爭力的特色鄉鎮。
鄉鎮形成“鄉鎮政府+行政村+微城市”的現代化推進架構
鄉鎮現代化除了關註各行政村的現代化之外,還要關註鄉鎮中心的現代化建設🪡。鄉鎮中心曾是集市貿易比較集中的地方。現在,鄉鎮中心的商業、加工業🍸、服務業等各種交易交往更加頻繁🙇🏽♂️,中小學也往往在這個地方集中🕣,公共設施比一般的村落要好。鄉鎮中心其實就是“微城市”。廣東東莞的鎮中心就是典型的微城市。這種“鄉鎮微城”是距離村民最近的服務中心🧑🏽🔬、經濟中心和治理中心🟩,是村民👨🏽🔧、自然村📶、行政村最近的一個微型現代化場景。“微城市”將來要遍撒鄉村大地,形成“鄉鎮政府+行政村+微城市”的現代化推進架構🤚。
鄉和鎮還不大一樣。相比之下,鄉的農業比例大一些,人口少一些🕸;鎮的工業比例大一些,人口多一些;有的地方撤鄉並鎮,集中發展小城鎮、中心城鎮,進而加速城市化𓀃。淮陽現在下轄7個鎮、11個鄉。現代化將使鄉數減少,鎮數增多。鄉減鎮增也是鄉村現代化發展的一個表現。
截至2020年,中國大陸約有38734個鄉鎮行政區。其中有20975個鎮(約占總量的54%),9242個鄉(占23%),8515個街道(占21%),2個區公所🫶🏽。[7]2000年-2020年間,由於經濟發展和體製改革,某些地方的鄉鎮街道進行了並撤。鄉(包括民族鄉)的數量從2000年的24555個減少到2020年的9242個,鄉數減少了62%。街道的數量從2000年的5902個增加到2020年的8518個,街道數增加了44%。鎮的數量從2000年的20312個增加到2020年的20975個,增加了3%。鄉的數量在下降,街道的數量和鎮的數量在上升,說明鄉村現代化、城市化在加速發展。
在2020年的數據中,77%是鄉村中的鄉鎮✧👊🏻。鄉鎮政府是國家政權最為基層的機構👐🏻💂🏼♂️,也是通過政權進行現代化協調的最為基層的機構😚。基層政權的辦事和親民的特性,使其負有基層區域高品質發展、基層民眾高品質生活、村民村落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責任𓀑。這些責任都要通過鄉鎮現代化進程逐步來實現💋。
縣市現代化進程有三個標誌🧝♂️,重在進行各鄉鎮間公共性現代化協調
鄉鎮之上是縣市現代化建設。縣與縣級市的現代化是中國現代化發展的戰略基礎。“縣”自秦漢始大多是郡以下的行政區,是通過郡而系於中央的基層政權。國家行政效能的基本體現就是中央意圖能否直達縣市🖋,能否便捷地為人民服務👱♀️,能否便捷地影響鄉鎮、村落的穩定和發展。
縣市現代化進程的標誌至少有三個🧑🏿🚀:一是轄區內各鄉鎮現代化協調推進的程度;二是縣城的城市現代化建設水平🥑;三是轄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縮小城鄉差別、吸引大城市人回流鄉村的影響。
縣市對於鄉鎮現代化進程🤑,主要履行領導、協調、促進、評價的職責🧖🏻。對各鄉鎮不求齊步,但求各有進步。各鄉鎮根據自己的情況推進本轄區內的現代化建設,而鄉鎮之間的公共性的現代化發展主要由縣市來協調。
協調的方面,例如⌛️,統籌規劃、建設、管護城鄉道路及公共領域的垃圾汙水處理;轄區內供水供電供氣🚥、物流🙅🏼♀️、客運🧘🏽♀️、信息通信、廣播電視、消防、防災減災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縣市區域內的公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的發展🚣🏼♂️📴;吸引和鼓勵區外資本到鄉鎮、到村落發展🐫,吸引城市居民到鄉村旅遊、休閑度假👰🏽♀️、養生養老🧑🏿💼,繁榮鄉村經濟;發展都市農業🧝🏿♀️、智慧農業👬🏼;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製度改革⛔,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經濟,探索股權流轉🕕、抵押和跨社參股等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實現新形式4️⃣。在新型工業化的基礎上實現農業高質高效,在數字化的田園環境中實現鄉村宜居宜業,在小康的條件下加速推進田園城市居民的富裕富足等。當然🚿,縣市需要協調的不僅僅是這些。
脫貧後的縣市盡管還不發達,也要建設好自己的中心城市
縣城和縣級市的城市建設是縣市現代化的必要組成部分◀️🕵🏿,是村民看得到的最近的完整的現代化城市場景⬆️。發達的縣市要建設好自己的的中心城市,還不發達的縣市也要建設好自己的中心城市🏄🏻♂️。有人認為還不發達縣市這樣做是不是奢費。這種看法有其依據,但還可以從另一角度來看問題🫱🏽。還不發達的縣市建設好自己的縣城🧑🏽✈️,是給暫時不富裕不便於出遠門的鄉民豎立起最近的未來生活的現代化場景👨🏽🚀,激發他(她)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動力。這裏不是要擴大城鄉差別,而是讓欠發達的鄉鎮😆、還不富裕的村民,能夠看到現實的城市水平生活🦵。通過差別激勵,提升欠發達部分的水平,有助於縮小城鄉差別🔼。
建設好縣域的中心城市,一是可以吸引村民到中心城市裏來生活和工作;二是可以使村民參照縣城居民的標準在田園鄉居中規劃自己的和城市同等水平的生活🎁;三是行政村、鄉鎮也可以在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公共規則方面參照縣城👨🏼💻、省城的水平進行建設。這樣,可以逐步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縮小城鄉差別💇🏽。
鄉村現代化進程還有一個重要的評價標準,就是自然村🚴🏻、行政村🤶🏿、鄉鎮等區域內的現代化,在多大程度上等同於縣城省城的公共服務共享水平,並使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均等可及🙇🏽♂️🧝🏽♀️。而鄉村現代化成功標誌之一就是大城市的居民多大程度上被吸引回流到縣城🍊、鄉城這樣的田園城市裏來,吸引到鄉野村莊裏來。
縣市現代化進程的富裕來源,重點應放在田園的高科技產出上
縣市現代化進程的富裕來源,有的地方將其寄托在引進采礦業🖍☔️、機械製造業🪔、化工業🧔🏿♀️👮🏽♀️、製藥業等非農產業上。在鄉村致富過程中,在GDP牽引的機製中,把這些產業引入鄉村,增加村民收入,這是通常的選擇。目前🐜,這是利用了鄉村的土地🔙、勞力、環境的相對低成本賺取的效益👩🏽🔧👀。長遠看🚢,這不是鄉村增值的本性。
推進鄉村現代化,就要在田園環境中🐘,使田園本性充分發揮👯♂️,使田園價值增值。其本性是高品質地生產糧食🦤、蔬菜、肉禽蛋奶等🕦,而且是用高科技手段𓀕、信息化技術、適宜的經營模式來高效地生產。鄉村的田園土地越來越寶貴♢,如果用鄉土更多地生產服裝、製造家具、製造汽車、生產藥品等這樣的產業♝,這不是鄉土的本性。
鄉村管理者的理政重點應該是把農業搞上去🤸♀️,把農民的素質提升上去。在鄉村建設田園城市🧲,在鄉村建設農產品實驗室,建設種子庫,研究土壤保護、溫室種植、無土栽培🛥、多層種植、轉基因👨🏼⚖️、噴灌滴灌🫗、有機無機肥料🕶、無人機使用⚠🚈、新型倉儲與物流、田園數字化管理等。使用高科技手段改造農業,使用盡可能少的土地資源,產出盡可能多的農產品,這才能體現出鄉村管理的本事。
在鄉村搞智慧農業,將農產品生產用高科技、數字技術、新興工業裝備起來🌯,將智慧農產品的價格提起來,將農村農民富裕的來源建立在農產品生產的高科技、數字技術、新型農產品工業上。這才是鄉村現代化需要特別關註的方面🏊🏽♀️。
如果在鄉村布局大量的和城市同質化的非農產業🧓🏻,農民的收入確實提高了,但糧食📢👨🏽🦲、蔬菜、肉禽蛋奶等農產品的生產效率並沒有提高,這不但增加了城市的同業競爭,還毀了鄉村土地✋🏼。這不是鄉村振興的初衷,更不是鄉村現代化所要的長期結果😶🌫️。
縣市對現代化進程考量的是現實的臺階標準和激勵上臺階的能力
縣市轄區內各鄉鎮、各村的情況不同,現代化的時段和步伐也不一樣。有的起點高一些,有的起點低一些,但總的都是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的。縣市在考量轄區現代化水平時👩🏻🌾,應考量的是現實的步伐、現實的臺階,測度再上臺階的能力。根據現實的臺階評測結果,再激勵村民去登更高的現代化臺階👨🏽🏫。
怎麽判斷鄉村現代化的臺階🤷♀️?舉個鄉村竈火現代化例子來做個類似比照。我們在村裏看到村民做飯用的竈火,其現代化水平各村各家並不完全一樣,但各村各家都有比照的現實場景。
例如,早年淮陽人民使用柴火竈🍱,燒秸稈、樹枝、幹草等做飯👩🏿✈️,可以將其看成是現代化一階。接著使用煤竈,燒泥煤或者蜂窩煤,可以將其看成是現代化二階。再接著使用液化氣竈💆♂️,燒的是罐裝的液化氣,可以將其看成是現代化三階🌙。再後來使用管道天然氣竈,用管道輸送天然氣👨🏿🎨,用電打火,可以將其看成是現代化四階🐪。其實廚房竈到了使用天然氣管道這個層次👩🏽🔬,村裏就要鋪設管道,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如果只在一個自然村鋪,成本太高。這就有必要在行政村、鄉鎮𓀂、縣市進行大面積鋪設,也就促進了能源使用的現代化擴展。現在鄉村使用天然氣管道的不多,主要和基礎設施建設與使用成本有關。如今有些鄉村已經出現使用電能的電感應竈,可以將其看成是現代化五階。然而大面積使用電力👆,就需要進行電力供應、電網傳輸等方面的基礎設施改造🧑🏽🚀。所以現在鄉村電感應竈的使用也不多。我們相信今後還會有更適宜的能源及竈器具出現。
上述的鄉村竈火現代化梯階是在淮陽鄉間考察時得到的印象,想就此類比鄉村現代化進程也是有梯階地發展的。如同不能強迫村民一定要使用哪種竈具一樣🙍♂️,我們也不能強迫某個自然村🙉、行政村、鄉鎮一定要接受某個現代化梯階標準🔣,但可以倡導、引導、有方向地推進👨🏻💼。
鄉村現代化難有一致的標準Ⓜ️,誰家先進,哪裏現代👨👨👦,都可成為樣板
在同一時期,可能同時存在幾個梯階場景👩🏿🏭,根據條件可以進行選擇。假設三家村民,一家用煤竈、一家用氣罐竈,一家用管道竈🆙,三家就會比較,如果覺得管道竈先進,前兩家就會產生加速現代化的需求,這就是梯階激勵。
將竈火邏輯擴展開來,擴展到淮陽2096個自然村、467個行政村、18個鄉鎮上🧑🔧,對不同梯階的現代化推進和評測,將經歷對事實的比較和模仿🤦🏿、自然村相互激勵、行政村和鄉鎮引導協調、縣市總體平衡的過程🙅♀️。
凡一個階段和前一階段相比👠,進步了,都可以看作是現代化的發展,但高低快慢很難事先敲定🧑🏻🏭。所以🎧,鄉村現代化難有統一的標準♥️🫕,誰家先進,哪裏現代🕵🏽♂️,都可能成為追求的場景樣板。在生產、生活🖖🏽、生態、文化、治理等領域進行選擇🧛♂️,不同的起點各自行進📊,直至達到目前的樣板高度👩🏼💻。再瞄準新的樣板👩👦、新的標準,繼續迭代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相比,現代化指向清晰可鑒就在這裏。
縣市現代化進程應評測對縮小城鄉差距及對村民共同富裕的影響
縣市現代化進程要特別關註城鄉差距的縮小及村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個原則。如何界定村民的共同富裕,究竟如何實現🧩,有大量的具體問題需要解決👸🏻👨🏻🔬。鄉村現代化是要增進村民的富裕程度🧗🏻、文明程度,縮小和城市間的差距,甚至用田園城市超過水泥城市🌍,更多地吸引城市人到鄉村來。
這方面,可以設置一些指標,年年進行評測,年年推進。可選的指標🥎,例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網絡環境、可支配收入、受教育年限👾、醫療條件✉️、養老情況🧘🏽♂️、居住面積、城市人回流等🏰。用合理的指標體系對城鄉差距及共同富裕狀態進行專門測評🌴,很有激勵性。
要盡可能通過一些切實的指標,來考察鄉村現代化對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影響作用。
現代化進程由村民自主進取和村民有組織地促進而形成一體化動力
縣市現代化比較完整的場景是:田園環境+現代化縣城+現代化鄉鎮微城+現代化自然村生活。其驅動過程,一方面是村民自主的自然進取的過程,另一方面也是村民有組織的進程。當然,基礎的動力來自於村民及家庭的自發努力😁👩🏼⚖️,來自於村民及家庭的相互模仿與激勵✵。但有些方面單靠自家的努力還是不夠,例如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公共規則👩❤️💋👨、共同的努力等。所以,還需要一些有組織的系統來協調。
從淮陽目前的現實架構看🤟👰🏼♀️,在自然村落裏有村民組和村民組長👨🦽➡️,有社會網格,這是基點上的有組織的功能。自然村之上有村組合,在行政村設置了村委會和黨組織進行領導與協調,這是第二層的有組織的功能。行政村之上有鄉鎮政府的設置,通過鄉鎮政權進行領導與協調🚵🏽♂️,這是第三層的有組織的功能。在鄉鎮政府之上有縣市政府的設置,通過縣市政權進行領導與協調,這是第四層的有組織的功能。
從自然村開始,通過村民—村民組—行政村—鄉鎮—縣市等多層職能🙄,將分散的村民組織起來,有序地進行脫貧🏘、振興⬆️🧖🏽♂️、現代化📊。多層職能,自上而下服務於民眾,自下而上匯聚於縣市,構成一體化動力,在“田園環境+現代化縣城+現代化鄉鎮微城+現代化自然村生活”這樣的架構上,發揮促進機製。
縣市是國家政權和國民經濟的基礎,現代化的重心要下沉到縣市
縣市是國家基層行政基礎,是國家運作體系中能夠自循環並有成效地進行工農商學兵協調發展的綜合體🤵🏼♀️。中央政府所有的意圖、政策🛗、規劃👨🏽🏫、計劃等都要在縣市落實,縣市成為穩固國家政權和發展國民經濟的基層基礎。
縣市一般設置了大約50個左右的職能部門,各部門都面向民眾,處理與民眾緊密相關的各種事務,為鄉村現代化提供服務🐚。
縣市這個層次還是最重要的解決民眾實際問題的層次👩🦲,是最具典型意義的親民層次。現在的縣市既是國家政權的基石🎅🏼,也是鄉村現代化的動力引擎。縣市的柱石基礎🤾🏼、動力引擎🙅🏼♀️、親民層次三大特征對促進鄉村現代化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農民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中最為艱難但最具有標誌性的部分🏄🏽♂️。國家現代化的重心要下沉,下沉到縣市,以縣市為基礎,安放和建設年青得力的管理團隊,提高縣市的級別,縮減上面的層級,賦予縣市更多的資源整合使用自主權,在縣市轄域之內🦹🏽♂️,將城鄉居民組織動員起來🥽,推進鄉村現代化上臺階。
這樣做👨🏻💼,對國家幹部治理能力的培養極有好處🌔。為什麽?因為鄉村縣市與市管區不同⛹🏻♂️。一是鄉村縣市的發展條件和市管區相比並不優越,不優越的條件更能培養領導者奮鬥韌勁👨🦰。二是鄉村縣市的區域性管理具有相對獨立性,有更多的機會來顯示領導者的眼光、品格和能力。三是鄉村縣市是民眾行政事務管理最為廣泛最為繁多的基層機構,是訓練和考察領導者的全面協調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層次。如果國家各層級領導人能夠具有縣市的歷練,並經過縣市層級的考察和選拔🤦🏽,那麽,對國家的治理能力、對國家的現代化發展、對撫民安邦將具有基礎性的意義🎀。
鄉村現代化的發展是個很大的題目🧑🏽🦰。借助淮陽進行的思考,只是大題目的一部分。最後想說的是,要以縣市為基礎推進中國鄉村現代化,委任最能幹的力量,充分發揮縣市的功能,充分發揮1827個鄉村縣市的作用,從基層穩健地推進國家現代化進程。
張國有,意昂3体育官网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意昂3体育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意昂3体育原副校長🤷🏻、經濟與管理學部原主任,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原會長。
【參考文獻】
[1]2019年8月16日,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周口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撤銷淮陽縣🏃♀️👱🏿,設立周口市淮陽區。2019年12月31日,開會撤縣設區💁🏻♀️,正式掛牌運行。
[2]2021年淮陽區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3月9日,
[3]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報道,《 人民日報 》2021年02月26日02版
[4]2020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8974元人民幣,2020年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5]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20》🗺♈️,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年9月
[6]淮陽區、鞏義市2018、2020統計公報
[7]資料來源😊:民政部2020年第四季度民政事業統計報表、省民政廳民政事業統計報表。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