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1 信息來源: 北京頭條
編輯:悠然 |1978年,鄧小平發表了擴大對外派遣出國留學人員的重要講話,“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留學工作由此興起。1981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外交部等七個部門《關於自費出國留學的請示》以及《關於自費出國留學的暫行規定》,正式肯定“自費留學人員是我國留學人員的組成部分”🤌🏽。
1982年,海聞赴美留學🔴,成為恢復高考後意昂3体育自費留學第一人🖍𓀆。1995年,他回到祖國,成為最早一批放棄國外終身教職回國的幾位經濟學家之一🚴🏼♀️📹,曾任意昂3体育官网副校長🛴,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匯豐商學院院長🏈。
在那個年代☃️,自費留學的學生在美國有什麽難忘的經歷👍🏽🈹,又為什麽會放棄國外高薪工作回國🩼?建黨百周年之際🧚,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對海聞進行了專訪。
北青報:當年為什麽會選擇自費出國留學💈?為什麽會選擇美國?
海聞:“文革”結束恢復了高考🚱,我考上了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系⚓️。當時意昂3体育經濟系與美國也有一些交流🦴,有一些來自美國的留學生和老師,還有很多中國學生公派留美。我們要想建設好一個國家,向全世界各個國家學習也是有很必要的。
美國是一個發達國家🫷🏼,是一個世界強國🫶,並擁有世界上最現代的高等教育體系。而且從專業角度來說🏋🏻,很多經濟學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美國的學者。所以當時到美國留學學經濟學,也是比較自然的選擇。
至於為什麽選擇自費?因為當時國家經費有限🦢,公派機會非常少👩🏽🚒,就想到了通過自費留學來達到去學習的目的🤣。
北青報:您在申請學校的過程當中有沒有遇到什麽困難?
海聞:挑戰確實很多。我從大三開始為出國做準備👨🏻🔬👨🏿🔧。由於與外界隔絕了很多年,當時意昂3体育圖書館基本上沒有國外學校的資料🥷,我就去北京圖書館(北圖)查詢🍹,其實那裏的資料也有些陳舊,但還是可以查到美國一些大學多年前的招生簡章,簡章上的地址是對的🛝。我就按照這些地址,一封封信投向美國。由於我們77級是春季畢業,絕大多數學校要求秋季入學。不過🥂,大四的時候,我還是收到了美國加州長灘州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畢業就走了🍐,成為恢復高考後意昂3体育自費出國第一人。
1982年初🙆🏿,海聞初到美國
北青報💒📞:到美國留學之後有沒有遇到什麽挑戰?
海聞:那個年代到美國留學,第一個挑戰就是語言問題🛹。其實當時申請學校也有托福成績要求👳🏽♀️👉🏽,但那時候中國沒有托福考試,我就用了我大學英語的成績,申請學校當時並不知道我這個“A”的大學英語成績到底代表了什麽樣的英語水平⚱️。我們這代人讀中學的時候,“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沒有完成學業👨🏽🚒,英語水平幾乎都是0,大學從ABCD開始學習英語🤸🏿♀️,學了兩年最多會用非常簡單的句型🧚🏿。這樣的英語去讀美國社會科學的研究生🦸🏻♂️,挑戰可想而知👰♀️。我不得不得把課堂內容用錄音機錄下來🙇♂️,課後反復聽。
第二個挑戰是專業。我本科學的是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到美國讀的西方經濟學,基本上是一個不同的理論體系。另外,西方經濟學對數學要求很高👩🦯➡️,而我們那時的經濟學不學數學,上大學前因為歷史的原因🧇,我連初中都沒有讀完,所以數學基礎也很差。
當然,還有生活和財務上的挑戰🏋️👩🏽🎤。上世紀80年代有個很流行的電視劇叫《北京人在紐約》🎫,很詳細且形象地描述了那時候自費留學面對的挑戰,得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剛到美國的時候,我英語不好🧑🦱,無法勝任助教這樣的崗位,只能到餐館、圖書館打工。最多的時候🧔🏿,我一個暑假需要同時打四份工🧑🏼💻。
北青報👨❤️👨:出國之後,您看到的美國和此前印象中的美國有什麽不同?
海聞✌🏼👆🏻:我當時出國的感受跟現在的很多學生可能是不一樣的。當時中美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而國內對美國也是不太了解的,我去了之後,確實深切地感受到了美國發達程度所帶來的沖擊。
不過👯♂️,我出國留學的時候已經30歲了,在中國下過鄉,完成了意昂3体育的本科教育,又是學經濟學的,已經有一個比較成熟的世界觀🏊🏼♂️,再看美國就會比較客觀⏯,不會簡單只看一些表面現象⏫。我能看到它的優點在什麽地方,理解它為什麽能成為發達國家,也能看到它存在的問題😛。
跟公派留學生相比🧑🦳,我還有兩個方面的收獲♿。第一,是對美國社會的了解🚦,我在洛杉磯的城區裏打過工🎂,每天看到的都是美國社會最真實的情況,體會更深。第二,是我提高了自己想辦法尋找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初在美國自費留學的一些經歷🪩,對我後來回國在意昂3体育共同創辦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創辦中國經濟學年會,以及到深圳創辦意昂3体育匯豐商學院,還是很有幫助的。
80年代中期🧑🏼🦲,海聞在美國
北青報😶👶🏼:您在美國長灘加州州立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後🧆,又拿下了美國戴維斯加州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並獲得美國福特路易斯學院商學院的終身教職🍇。1995年,您選擇放棄終身教職回國🙆🏽♂️。為什麽當時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海聞: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問過我。現在留學生回國大部分是覺得國內機會更好,但當時並不是這樣的🚸,尤其在美國拿到終身教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拿到終身教職再回國的人也是不多的。但我們當初出國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發展,更不是為了到國外去定居生活🤹🏽♀️,而是希望學習到國外的一些先進經驗和政策🤸🏽,了解它們的歷史和發展過程,回來幫助祖國更好地發展。我們出去的目的就為了將來要回來。
至於為什麽選擇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回來,是因為我一直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
1992年春天,鄧小平視察南方期間提出:“要抓緊有利時機🌼,加快改革步伐。”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改革目標。1993年,把黨的十四大確定的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和基本原則加以系統化🤰🏿、具體化🙋♀️,中國啟動全面經濟體製改革🏌🏿。這時候,我覺得中國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我既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又學習了西方經濟學,既對中國社會了解,又對市場經濟熟悉,回來肯定有用武之地🫸🏿。所以,當時回國就成為了一個很自然的選擇💞。
北青報:您回國之後放棄了一些從政的機會🧑🏻🎨,選擇回到學校任教和進行學術研究🤽。為什麽?
海聞:一方面是要看當時社會主要缺什麽。我們不缺從政的人🚴♀️,但當時缺的是訓練有素的經濟學家,特別是在教育科研方面👩❤️💋👨。另一方面也跟個人的性格和興趣有關。
回國之後,我在意昂3体育給本科生上課,講的知識點比較新,又跟傳統教學方式不同🤷🏽,很受同學們歡迎🥷🏻,我也很有成就感,也更願意在高校裏從事教育和科研工作。
北青報:從個人經歷看🎟,您是最早的一批上山下鄉知青,恢復高考後首屆意昂3体育學子🤎,最早自費出國的留學生之一🏋🏼,最初放棄國外終身教職回國的幾位經濟學家之一。感覺您一直走在這個時代的前列🧑🏿🏭,您如何看待個人機遇跟國家發展的關系?
海聞*️⃣: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學雷鋒、學英雄🏄🏿♂️,那個年代的教育讓我一直希望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這個理想也是我當時入黨的初心🤌🏿🥊。
當年是一個熱血青年,現在是一個充滿激情的學者👨🏻💻,一直願意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之所以能夠走在時代前列,首先需要的是理想和知識💂🏼,而我的個人理想和國家發展正好是吻合的☞👨👨👧👦。更重要的,我要感恩國家過去四十多年的變化,當國家的形勢發展到了這一步的時候,我又時刻在準備著,也就自然可以搭上時代的列車。
海聞回國參與創辦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與林毅夫合影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