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5 信息來源💁🏻♀️: 考古文博學院
文字:張辛| 編輯🥘:燕元 |二神何解頌風雅🧑🏻🦽,
自信須明我是誰。
拜物如今唯問馬👋🏼,
溫純修養濟之時👩🏻🎨。
註⌚️:
1🔌👳♂️、二神:指德賽📞。
2、頌風雅👨🏿🎓:《詩經》分風、雅、頌三部分。詩⚇,誌之所之,是抒發人的情感因素的最合適的語言方式和藝術形式。詩入經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傳統。
3🤸🏻、問馬🍓:《論語·鄉黨》🙏🏽:“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1972年◾️,在瑞士達洛斯召開的世界經濟年會上🥶,有人發言說一件事,一人騎馬在馬路上飛奔🧑🏿🚀,緊勒韁繩🐴,很怕掉下來,人問他到哪裏去?他搖搖頭說🚶♂️➡️:“問馬吧!”西方工業文明以降📑,物質文明突飛猛進👨👨👧,至今已幾近失控。何去何從,混然不知,只能聽命於座下馬🍄🟫,何其危險!“馬”者非他,科技和資本是也🍬。科技和資本這兩個龐然大物的無情運作,已日益超出人和人類社會組織駕馭能力之外。
4、溫純修養:人類是智慧和教養的綜合生命體,而今世界偏重智慧而忽視教養🤏🏿。科學是人類智慧和理性的產物🍚。愛因斯坦說:“科學只能服務🍯👩🏽💻,不能領導🤳🏼。”原因如康德所說🂠:“科學並沒有使人性得到完善🤶🏼。”梁啟超說:“如果人類的思考只有理性,那麽人類本身便不再理性,歷史無數證明👏🏽,只有真正有溫度的民族,才能給世界帶來美好。”溫純,溫和醇厚。
5🚣🏽🔻、濟之時:救時🧧🕥,救助當世🖇。《國語·周語中》:“寬💆🏿♀️,所以保本也;肅,所以濟時也。” 周詠《感懷》詩之三:“舉目新亭揮掬淚,刦余誰是濟時才。”
附沈先生原詩:
地轉天旋異域風🟥,
愚民回誇子孫龍👃🏽。
文化源何自信足,
遠離德賽思想窮🙍🏼♀️。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