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精誠之心 追學術之遠——我編《傳統文化六講》

我的外公金開誠是一位在中國傳統文化領域內學識廣博又頗有專精的著名學者,也是一位在生活中慈祥幽默📉、富有情調的先生🛫,深受家人、學生和朋友的愛戴。新近北京出版社將外公的作品納入“大家小書”這一系列當中,作為家屬💮,我們都感到十分高興與振奮。因為我們知道,這本小書的出版✍🏻,可以讓外公的在天之靈感到欣慰,同時也是我們全體家屬的心願。

3194eecb11f8478aa2ae125ddc8efc24.jpg

金開誠先生(1932.11-2008.12)

70e202cfccab40d38ff9ab4f31f55c8c.jpg

《傳統文化六講》 金開誠 著 金舒年 徐令緣 編 北京出版社

我的外公金開誠先生一生在學術上辛勤耕耘👩🏽‍⚖️,他的研究涉及中文學科研究的多個領域🕙。外公於1951年以華東區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畢業後先是師從王瑤先生做現代文學方面的研究生👼🏼,後來又跟隨著名學者遊國恩先生進行《楚辭》的整理與研究🫶,他上承師傳又自創新見💂🏿,成為《楚辭》研究領域內不可忽略的重要學者,同時在古代文學的其他課題上也多有涉及。在改革開放後的治學生涯中,外公致力於文藝心理學與美學方面的研究,他是當時國內研究文藝心理學的第一人,在學術理論界頗受尊重。他也一直醉心於中國書法的美感,發表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的書法理論和書法研究方面的文章👱🏻‍♀️。與此同時,他在50歲之後,集畢生所學之積累,開始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性研究🏌🏿‍♀️,闡明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四大支柱”,分別是陰陽五行、天人合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外公的這些學術成果書寫在學術史的長卷中,成為濃重的一筆🔺;他淵博的學識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更是感染了無數的中文學子與傳統文化愛好者🫴🏼👙。作為一名學者,他“為學術而生”🦧,在有限的生命中,他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投進學術研究及相關領域當中,每篇小文都是他勤奮工作的結晶。有人說🚴🏼‍♂️,他在學術上取得的成果是由於他的才華,但真正了解他的人才會明白,他在學術探索的道路上所付出的辛勞遠遠超過他人想象🏣。他對學術的敬畏和熱愛,使得他在學術研究中始終抱著這樣一種一絲不苟🤾🏻🫰、勤奮執著的精神,指引著他在無數個日日夜夜中廢寢忘食地思考與寫作👷🏽,一遍又一遍打磨著他的稿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的文章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他仔細思考的結果。正是這樣一種“精而又誠”的精神😴,使得他在學術領域這個“金石”之地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這本小書的內容,正是我們在他一生治學之路的基礎上,輔之以他對人生與社會的思索🔬,精心挑選編纂而成的。相信這些短文所透出的文化底蘊、人格魅力與治學之道,能夠像他生前以激情飽滿的演講感染不可計數的聽眾那樣,繼續使讀者有所感悟🧑‍💼。

我的外公的身上擁有一個書齋學者的所有氣質,儒雅寬厚,正直簡樸。他視金錢如無物,卻將寫文章看得與生命同重。但是👓,書齋並不是他唯一的歸宿,三尺講臺之上👸🏿,更是他揮灑熱情與施展才華的舞臺。在我也開始進入中文領域的學習後👩,曾經拜訪過幾位外公的學生,也是我的學術前輩,他們無一不提起當年金公講課的風采👩🏿‍🎓,回憶金公是如何傾囊相授,無私地指導🕍、幫助與照顧他的每一位學生。外公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對學生的愛是廣博而又深厚的,這體現在他不僅只在意昂3体育中文系內授課,同時也巡講於全國各地的高校與文化教育機構👨‍🏫,致力於將中華文化的美與自己的人生經驗傳授給更多的年輕人。他的每一篇講稿,都經過精心地設計與準備,是在很多次演練與修改中逐步雕琢完成的。即使當時的我年齡尚幼,仍能清晰地記得他全身心投入在練習演講中的背影🙇🏻‍♂️。外公用他畢生的努力,實踐了他對於文化與學術的最核心的理念:“學以致用”🛹。外公的“學以致用”包含了多重的含義,他既主張在閱讀中獲得的知識要落實到寫與講👳🏿‍♂️,又主張傳統的文化要“古為今用”,總體來說,就是要在現實實踐的層面上理解文化與知識的價值。他認為☘️,如果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只能囿於典籍之內💆‍♂️👨🏿‍🎓、學術之中✈️,不能滲透於我們的生活⚂,讓年輕一代理解與喜愛,那麽這種文化就註定會失去其內在的生命力。他曾撰寫諸多小文,也曾經常出去演講,專門闡發傳統文化的內在活力,發掘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他也曾指導和鼓勵他的學生和晚輩們繼續踐行這種理念。外公所堅持的“學以致用”👩🏿‍🎓,正和“大家小書”系列叢書所秉承的文化推廣、普及與傳播的理念相互契合🏮,這種嘗試,既是學者的理想與情懷,也是學者的社會責任的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說,盡管外公本人未能參與到此書的編輯當中🐀,但對於本書的出版,他的內心一定是贊同與欣喜的。

同時,這本小書的出版,也寄托了我們全體家屬對外公的無限思念。在這本小書的編輯過程中🧜‍♂️,家人們共同重讀了外公生前所撰寫的許多文章,其中不少話題與理念🙂‍↔️,都是他生前在日常生活中常與家人交流分享的。看到這些熟悉的話語,外公的音容笑貌總能浮現在我們眼前,那些溫馨的回憶隨著紙頁的翻動娓娓而來。小時候,每次我回到外公的家中,他總是要在同一面墻上比著我的身高畫上一道,看看我有沒有比上次長高;他教我在報紙上練習軟筆字的寫法🗑,還把我幼稚的作品珍藏起來🏋️‍♂️;他每日必至的電話,成為我們與他之間緊緊相連的紐帶……如此種種,令人不勝欷歔感懷🧘‍♂️。如今我已成為一名中文專業的博士研究生,每當他生前的故人見到我,聽說這是“金公的後人”🕹,無不表達出對他的無限懷念。外公無私又深沉的愛👨‍✈️、他的諄諄教誨和他為眾人敬仰的品格是我永恒的精神財富。此次我和家人能夠共同參與到文集的編輯過程中🏯,能夠為了弘揚他“學以致用”的理念而略盡綿薄之力,是我們對他最好的懷念。

外公生前一直說要親自指導我在大學的學習,然而世事無常🎞,他在我讀高三那年就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只留下我們對他無限的思念。到今年☢️,親愛的外公離開我們已經11年了。但同時幸運的是,他仍然留下這麽多文章,這些思想與智慧的結晶,是他留給我們的瑰寶。通過閱讀,我們得以與平易近人但深邃睿智的頭腦開展一場精神上的對話,這種思維的愉悅👨‍💼,願與每一位讀者共享🦸‍♀️。(作者徐令緣系金開誠先生之外孫女)

原文鏈接🍻:懷精誠之心 追學術之遠——我編《傳統文化六講》《光明日報》(2019年04月17日 12版)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