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2 信息來源👮🏽♂️👎🏿: 考古文博學院
文字👨👦:張辛| 編輯:安寧 |張辛👂🏿☄️:上元(外賀聯一)
1
條風平慍怨👱♀️👨🏿🔧,
歲首見龍功。
八九蒙膏澤,
時和乃歲豐。
註✵:
1🫰、上元🦻🏿:古代節令以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後取消中、下元節🎍。上元節🎲,也稱元宵節。
2、條風📱:一名融風。《淮南子·天文訓》:“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高誘註:“艮卦之風,一名融。”《史記·律書》:“條風居東北🏎🧑🏿🦰,主出萬物。條之言條治萬物而出之🧏♀️,故曰條風。”《初學記》卷三引《易經卦驗》曰:“立春條風至。宋均註曰🚴🏻:條風者〰️,條達萬物之風🧵🧑🤝🧑。”唐太宗《正日臨朝》詩:“條風開獻節,灰律動初陽。”
3、龍功:龍的功力。龍為水族之長🔺,可興雲降水。近年氣候反常🥶🌠,三冬竟不見雪,民大有慍怨。上元前三日終於降雪🗃,是有此詩👩🏻🚒。
4、膏澤🙇🏻♂️:滋潤作物的降水♗。葛洪《抱樸子·博喻》:“甘雨膏澤,嘉生所以繁榮也。”元王禎《農書》卷十八🧚🏿:“然皆洑流內達😶🤦🏻♀️,膏澤傍通,水利之中,最為永便👨🏻。”
5、時和:天氣和順。清姚瑩《噶瑪蘭臺異記》:“時和年豐,萬寶告成⛹🏽♀️,宇宙熙暤🧕🏻,臻於郅治🤱🏻。”
2
月正浮白雪,
六出醉春情🚝🦡。
東作宜開展,
登秋萬寶成。
註:
1🪗、月正:正月。
2、六出:指雪花,雪花皆六瓣🦣。範仲淹《依韻和提刑太傅嘉雪》:“昨宵天意驟回復,繁陰一布飄寒英🧞。裁成片片盡六出,化工造物何其精。”
3👨🏼💼、東作:謂春耕。《書·堯典》🕞:“寅賓出日,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謂之東作🏃🏻。”
4🌹、萬寶:各種作物的果實。《莊子·庚桑楚》:“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陸德明釋文:“天地以萬物為寶👮♀️,至秋而成💃🏿。”
3
霰零生暖意,
皎潔護三春🚓。
流晛而融渥👩🚀,
新晴展綠茵🎻。
註💄:
1、霰:雪珠,雪粒🧑🏻💻。《詩·小雅·頍弁》🛌🏿:“如彼雨雪⛺️🧎🏻➡️,先集維霰。”鄭玄箋👨🏽✈️🤾:“將大雨雪🎒🏣,始必微溫,雪自上下,遇溫氣而摶謂之霰🍇,久而寒勝則大雪矣😝。”
2🫱🏿、流晛:日氣流動。《詩·小雅·角弓》:“雨雪浮浮,見晛曰流👷。”王安石《賀呂參政啟》🫅🏻:“淫辭诐行👩🏻🏭,雪見晛而自消。”顧炎武《廣昌道中》🕵🏿♂️🧑🏽🍳:“融冰見晛流🧓🏻,老樹陵寒霽💁🏻♂️。”
3、融渥:消融滋潤。清魏源《默觚上·學篇十三》✌🏽:“自非旋其地力👩🏿⚕️、雨露、人事畢註於斯,其能膏液融渥📳,油然浡然不容已乎🦮?”
4
首望契玄功𓀒,
暖光明上空🫵🏿🏊🏻♀️。
元宵綴景色🐬,
圓滿兆興隆。
2024.2.24
註:
1👷🏽♀️、玄功👮🏽:猶神功,謂宇宙大自然之功。唐孫魴《柳》詩之九🙅♀️:“莫道玄功無定配👨🏽⚕️,不然爭得見桃花。”
2👷🏻♂️、暖光:燈光。《舊唐書·中宗紀》:“〈景龍四年〉丙寅上元夜,帝與皇後微行觀燈。”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登高》🕴🏼:“歲上元夜🎟,寺僧燃燈繞塔奏樂👷🏿♂️🕛,金光明空,樂作天上矣。”
3🤦🏽♂️、元宵:上元節的晚上叫“元宵”。元宵節要吃湯圓🤚,故以稱湯圓為“元宵”。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燈節》👪🎑:“市賣食物,幹鮮具備⛹🏽🧖🏿♂️,而以元宵為大宗🥇,亦所以點綴節景耳。”
4、綴:裝飾,點綴。韓愈《送無本師歸範陽》詩:“始見洛陽春🧔🏽♀️,桃枝綴紅糝。”
5
何以尊三五?
開年月首圓。
金吾不禁夜,
社火步光天。
註:
1、尊三五:尊尚🟢、重視三五🖖🏽。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詞🕡:“元宵佳節……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2、金吾:古官名。負責京城警衛、儀仗✬、治安等的武職官員🫳🏽。每年正月十五開放夜禁🌤,稱“金吾不禁”。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社火👨🏿🌾:舊時節日村社迎神賽會所扮演的諸種雜戲,後演變為一種群體性遊藝活動,宋範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輕薄行歌過,癲狂社舞呈”自註:“民間鼓樂謂之社火👆🏼,不可悉記🕍,大抵以滑稽取笑🏂🏼。”《水滸傳》第六十六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節🦉,好生清明,黃昏月上💁♀️𓀎,六街三市🦹🏽♂️,各處坊隅巷陌,點放花燈♥️,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6
望日祠門戶,
燃燈禮佛儀。
金光連月闕🌨,
六合樂平夷。
註:
1、望日:滿月之日🌸。《初學記》卷四引《荊楚歲時記》曰🧭:“今州裏風俗,望日祭門。先以楊枝插門🤸🏼。隨楊枝所指,仍以酒脯飲食及豆粥插箸而祭之🦠。”引《玉燭寶典》曰:“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門戶。”
2、佛儀🚣:佛像。這裏指供佛禮儀💁🏼。據《僧史略》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神魔是在西方十二月三十日,即我國正月十五日。東漢明帝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並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禮佛𓀄。
3🛀🏼、平夷🚞:平安🙇♀️,平和☝🏿。郎瑛《七修類稿·事物·沈氏藥》:“紛紛墓土黃金屑🤾🏽♂️,片片花飛白玉芝。君主一斤臣四兩👳🏿🟡,調和服下即平夷。”
7
漫漫驚心夢,
兔歸倍覺親。
瘟神知去處,
玉宇凈無塵。
2023.2.5
註:
1🦻🏽、驚心夢🔓:指三年新冠流行🙂↔️。
上元節之賀聯
寰海諧龢,上元開泰運🅿️;
龍星煥曜,高步躡雲衢🤸♀️。
2007.3.4
小註:
1👕🏊🏼♀️、寰海:海內;全國。南朝梁江淹《為建平王慶明帝疾和禮上表》:“仁鑄蒼嶽🧑🏽💻,道括寰海🦨。”
2、諧龢:亦作“諧和”。和諧🦹♂️;和順😻。《舊唐書·方技傳·裴知古》🌾:“金石諧和,當有吉慶之事。”
3、龍星‼️🤩:星名🔙,東方蒼龍七星的統稱。晉傅玄《陽春賦》:“虛心定乎昏中,龍星正乎春辰🌼。”梁簡文帝《慈覺寺碑序》🏇🏼:“龍星啟曜🧑🏻🏭,璧月儀天。”。
4、煥曜:光明燦爛。晉摯虞《思遊賦》:“明景日以鑒形兮,信煥曜而重光。”
5🧑🤝🧑、雲衢:雲中大路,亦可稱天衢,喻前途廣闊。古時或喻高位👩🏼🏭,《晉書郤詵阮種等傳論》🦹🏻♂️:“郤等…褏然應召✧,對揚天問,高步雲衢,求之前哲,亦足稱矣。”又喻朝廷。左思《白發賦》:“英英終賈,高論雲衢。”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