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集 | 歷史學人吳小安:《燕寨集》

    一💇🏼、自序

    世間總有些人和事🤨🤌,註定是孤獨的🧏🏻。不僅是規律𓀍,可能也是命運。但如果有些人和事,卻因此憂憂戚戚、裹足不前👨🏼‍🔬,那麽,這份孤獨便止於個人和私人的部分🫄🏽,失去了對人與事的超越。詩是如此🏋🏼‍♂️,詩人也是如此👧🏽。其實,孤寂的不只是詩人,同樣也有詩。然而,世間不死的靈魂與不滅的夢想,偏偏不幸地包括詩歌與詩人。

    研究生時期,苦悶彷徨時👨🏻‍💼,曾經躍躍欲試🎅,練筆寫過點滴的詩🙋‍♂️,一如青春的騷動。不是為了發表,而是為了認清,還有狂放🆓。畢業留校後,也曾發誓不再寫詩,幾乎保持了二十五年的記錄🪙。 2018年開始,陰差陽錯,又斷斷續續提筆寫詩⛹🏻。同樣不是為了發表,只是為了記錄,還有沉澱🫱🏼。經過幾十年風雨,自己藏在心底裏的那顆詩心竟然沒有給丟失了。這是沒有想到的,如同這本詩集的整理和出版一樣。

    我應該算是一個投入之人,如果說不上充滿激情的話;這點我自己也是清楚的⛹🏻‍♂️。兩年內不可收拾🙋🏿‍♂️,竟然寫了不少所謂的詩。既然三十年前我曾發誓不再寫詩,既然兩年前又重新提筆寫詩,那麽一勞永逸讓自己不再寫詩的最好方式,可能是將現有的拙詩整理結集出版。記得1995年元旦的黃昏,從位於荷屬東印度公司總部遺址的辦公室出來🧑🏼‍🔬,我特地到附近阿姆斯特丹大街路邊商店,買了一盒駱駝牌香煙🏍。新年晚會現場拆封🧨,取出一支自己抽,然後拱手送人👄,不再抽煙✌🏿。這是儀式,記錄一直保持著。

    《燕寨集》書影

    《燕寨集》收錄的約八十多首詩歌,是我人生各個關鍵節點的所見所聞與所思所想,包括研究生時代、留學歲月⚛️👵🏽、教研空暇,以及海內外各地客座訪問間歇。如果說⛪️🚴🏿‍♂️,它是我的人生足跡與心靈律動的一份真實記錄↔️,應該沒有誇張。然而🫵🏼,《燕寨集》卻不是小我與小資的自怨自艾✣、自哼自嗨。這不是詩人終極的天性🐗。以“燕寨”冠名,不僅因為它是我微信的域名,而且因為很多其它更重要的理由👩‍🔬。喜歡燕子,因為季節💵;喜歡寨子🕊,因為園林;喜歡大海,因為藍天👒。

    《燕寨集》裏,不是詩人寫詩🫵🏼,而是學人寫詩。毋寧說,《燕寨集》更是一位學人與自己暨天地萬物的呢喃絮語。或者說,它更是一位學人,在海內外經年求索的歷程中,以詩心的觸覺和詩性的語言☄️🦴,記錄自己對世界✢、自然、人類💸、社會、文化、真理👨‍💻、人生、愛情、親情、友情、美醜等永恒主題的智識感悟。青春的和騷動的,貧困的和理想的,生動的和繁蕪的,自然的和社會的,本土的和他鄉的🫴🏿,是底蘊🏝,也是律動,更是主題,最後凝聚為詩。

    旅途中所有的遇見🧘🏽‍♀️,熟悉的和陌生的遇見🚣🏽‍♀️🌞,一路走來,無論陽光還是風雨,都已經雲淡風輕,除了感恩🟠。感恩老師,感恩朋友,感恩同仁,感恩親人,感恩天地萬物。

    2020年初夏

    於北京西郊五道口

    二、學人推介

    吳小安的詩淡雅中透著情韻,樸素自然而有靈性🆙。凝練精微,趣味盎然。歷經三十年的歲月磨洗,這部詩集讓我們看到人生的曠達🧎🏻‍♀️‍➡️、境界和智慧🟥。

    ——陳曉明 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

    《燕寨集》是東南亞研究著名學者吳小安三十余年的生命軌跡、智識歷程與情感夢想的抒情寫照🫲🏼。與其畢生智識探索的核心概念“海外”相對應🫗🧛🏽‍♀️,吳小安反復運用了“海”的強力意象,不僅突顯了學者兼詩人需要持續面對和航行的世界之浩瀚與無常,更重要的是,堅定了人們在時空跨越中彼此追尋與發現之稟賦🧣,以及籍愛情🔆🧑🏿‍💼、友情、親情、同仁等元素,相互慰籍🫷🏿、拯救與溫暖之饋贈🧓🏼。“家”既是地方形成之實踐,又是身份認同之棲息(也許還包括夢想),吳小安的詩歌正是揭示 “家”於其中多重而復雜的內涵維度👨‍❤️‍💋‍👨。

    ——施蘊玲 (Caroline S.Hau) 京都大學教授

    如果說舊體詩還可以碼字湊韻尾👩‍🍳,新詩要寫出音樂美👯‍♂️、建築美就真的很不容易了🦹。看起來是大白話,細細讀則自有一種雋永之美。除了《未名湖》《燕園》外🧘🏿‍♀️,印象最深的⛄️,是老校長丁石孫去世時,吳小安教授寫的那首《那個年代的男人有風骨》,歌頌丁校長迥異於後來者的讀書人風骨,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裏話🤲🏼。

    ——羅新 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

    吳小安教授是海外華人研究的權威🔨。流動、離散、認同是這一學術領域的核心課題🥴。這本詩集雖然展現的是作者人生經驗的軌跡,但同樣也涵蓋了對這些議題的思考和體悟。吳老師通過文字邀請讀者和他一起在不同的時空中穿梭,並通過文學的旅行確定自我和世界的關系。

    ——王昌偉 (Ong Chang Woei)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

    從吳小安的詩作,可以看到他從學生到教授的人生軌跡、心靈的獨白🌝、對時代的思考,還有他眼睛裏的世界。

    ——王笛  澳門大學教授

    三😺、詩選

    我喜歡在人少的時候看海

    我喜歡

    在人少的時候

    看海

    那時候

    海是寂寞的

    我喜歡

    在人少的時候

    看海

    那時候

    海才是我的

    我喜歡

    在人少的時候

    海寂寞的時候

    看海

    那時候

    海與我之間

    我與海之間

    沒有障礙

    也沒有幹擾

    (1988年於廈大海邊)

    我會把最好的祝福贈你

    我會把最好的祝福

    贈你

    但不會把最好的禮物和詩句

    與你

    我得慢慢地

    攢著

    否則 將來

    你再沒有最好的了

    當你離開的時候

    你會想起

    想起 這世界上

    有一個人

    有一個人 曾經特別真誠過

    只是 不知道

    不知道 你會不會

    後悔

    當你年邁的時候

    你會明白

    明白 這世界上

    有一個人

    有一個人 曾經特別執著過

    只是 不知道

    不知道 你會不會

    滿足

    當你 後悔的時候

    那個人 同樣的後悔

    當你 滿足的時候

    那個人 一樣的心滿意足

    世界很大

    卻也很冷漠

    人很多

    卻也相互陌生

    惟有一份境界

    令世界生動

    惟有一份思念

    令人們親切

    不停地走

    只為不空虛

    不停地走

    只為一個信念

    雖然世界在變

    不變的

    是那份境界

    雖然人也在變

    不變的

    總是那份思念

    甩一甩頭 笑一笑

    看看周圍的世界

    想想周圍的人和事

    會不會 很不一樣

    待到山花爛漫時

    我們一起笑

    註:為撰寫博士論文回國赴閩粵和東南亞田野調查,1995年12月31於汕頭臺灣賓館返廈門前夕,1996年8月16匆匆於吉隆坡赴檳城前夕,以及1996年9月8日於吉隆坡。

    物總是人的故事

    物總是人的故事

    如果融入了心血

    便是生命的記憶

    人總喜歡收藏故事

    如果揣懷夢想

    便是自己的命運

    生長是向上的

    成熟是平舒的

    無論生長還是成熟

    都是迎著陽光

    附著沃土

    歷經風吹雨打

    生長的是青少年

    成熟的是中青年

    無論少年還是成年

    都是面向社會

    回歸家園

    嘗盡人間滄桑

    都市是本土的

    更是五湖四海的

    夜晚是青年的

    更是遊客的

    寂寞的

    豈是形單影只

    熱鬧的

    何止異國他鄉

    一樣的動感

    只是膚色和語言的不同

    一樣的喜慶

    只是節點和儀式的差異

    相同的場景

    難道已經物是人非

    共同的節日

    不禁依然心潮澎湃

    行走的都是遊子

    守候的總是親人

    無論海角天涯

    為了此時此刻

    (2018年12月31日夜晚於阿姆斯特丹街頭歸來)

    未 名 湖

    都說你是海洋

    此時此刻

    沒有風

    也沒有雨

    沒有潮起

    也沒有潮落

    海卻分明輝映

    在學子的心坎裏

    都說楊柳依依

    此時此刻

    你們如此傾情

    是對眸

    相向而行

    還是輝映

    水天一色

    海靜靜地定格

    在學子的初心裏

    沒有風的湖面

    沒有雨的陰天

    沒有陽光的日子

    沒有潮湧潮落的喧囂

    只有你們的私語

    還有傍邊林蔭道上

    少男少女的足音

    旅人的駐足與思緒

    海卻依然留存

    在故人的感慨裏

    都是因為你是心中的海

    人生路上的圖騰

    無論校內還是校外

    無論年輕還是年長

    海永遠收藏

    在走出校園學子的心鄉裏

    人生的風景

    心中的寶塔

    未名湖

    等待風起

    等待潮湧

    (2019年5月17日途徑未名湖上課途中有感,修改於5月18日)

    我在遙遠的鄉野奔跑

    我在遙遠的鄉野奔跑

    沿著蔥綠的牧場

    任自己奔跑

    我忘了

    忘了年齡

    仿佛又回到了少年

    我忘了

    忘了自己是在追逐太陽

    還是追隨內心

    我在遙遠的鄉野奔跑

    沿著清澈的河流

    任自己奔跑

    我忘了

    忘了終點

    仿佛又回到了家鄉

    我忘了

    忘了自己是在追逐曠野

    還是奔向童年

    我在遙遠的鄉野奔跑

    沿著聳立的樹林大道

    任自己奔跑

    我忘了

    忘了空間

    仿佛已經抵達了天邊

    我忘了

    忘了自己是在追逐未來

    還是奔向家鄉

    我在遙遠的鄉野奔跑

    向著金色無垠的遠方

    任自己奔跑

    我忘了

    忘了時間

    仿佛前方的大道

    始終無垠無盡

    我忘了

    忘了自己是在追逐夕陽

    還是奔向朝霞

    我在遙遠的鄉野奔跑

    迎著各式各樣友好的陌生臉龐

    任自己奔跑

    我忘了

    忘了自己是在奔跑

    還是在歌唱

    我在遙遠的鄉野奔跑

    迎著太陽

    任自己奔跑

    (2019年12月24日於新西蘭北帕跑步歸來)

    如果天空不是藍色的

    如果天空不是藍色的

    大海會怎樣

    如果山野不是綠色的

    大地會怎樣

    如果太陽不是光明的

    黑夜會怎樣

    如果月亮不是銀色的

    白晝會怎樣

    如果文明不是進步的

    傳統會怎樣

    如果人類不是傳承的

    子孫會怎樣

    如果大學不是開放的

    國家會怎樣

    如果世界不是包容的

    和平會怎樣

    如果個人不是渺小的

    宇宙會怎樣

    如果家庭不是基本的

    人倫會怎樣

    如果生命不是短暫的

    永恒會怎樣

    如果時代不是局限的

    未來會怎樣

    如果社會不是無害的

    地球會怎樣

    如果人民不是相親相愛的

    我們會怎樣

    (2019年12月25日於新西蘭北帕)

    四、目錄

    我喜歡在人少的時候看海

    過來 讓我悄悄告訴你

    有一天

    致母親

    我們是七十年代末的人

    走了 馬上就要走了

    想你 在圖書館

    愛是一樁事業

    我又來到了海邊

    那一天 在海邊

    為什麽你總是遊蕩

    饑餓的時候

    冒險

    六月 傍晚的芙蓉湖

    當我置身於遊樂場的時候

    總會湧上一絲憂傷

    書房總是冷清的

    相見的時候

    如果現在擁有

    如果在繁華的都市裏

    今年的月光好清

    我會把最好的祝福贈你

    畢業季

    奧克蘭Piha黑沙灘

    我的家在燕京西郊

    有一種孤獨叫陽春白雪

    節日總是宗教與文化的

    物總是人的故事

    早晨 都市晴空萬裏

    詩心

    跨越

    無助而自我的時候

    未名湖

    母親

    井岡山

    我在這裏默默祝福

    人生旅途

    圓石山水

    季節

    恩典

    天地之間

    響亮

    相信

    沒有人的地方是荒原

    沐浴

    那個年代的男人有風骨

    我問

    錯位

    不要

    燕園

    喜歡大海 因為藍天

    想念

    紅葉

    草坪

    未名

    生態

    前後

    殊途同歸

    如果遙遠

    每當看到碧空如洗

    跨界

    河山

    我在遙遠的鄉野奔跑

    京城的雪

    儀式

    如果天空不是藍色的

    一年裏 我把前半生的詩寫完了

    過年

    仿佛

    又見

    南半球的春節

    折腰

    大年過了 春雪下了

    在這踏上歸途的日子

    時間

    送別

    如果簡單

    春天

    一個人的時候

    校園裏靜悄悄的

    反動

    作者簡介

    吳小安,1965年生🌪,安徽宿松人,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1999)🌀。多次受邀分別赴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美國耶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京都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新西蘭梅西大學、荷蘭皇家科學院東南亞暨加勒比海研究院,以及中國臺灣中山大學、澳門大學等地客座研究,凡十四年。曾任廈門大學歷史學系助教(1991)、講師(1993),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教授(2009),兼任意昂3体育官网華僑華人研究中心主任。

    吳小安研究方向為東南亞近現代史與華僑華人史。英文專著《華人商業與馬來屬幫的形成》(Chinese Business in the Making of a Malay State,1882-1941;英國Routledge出版社, 2003年; 新加坡國立大學出版社, 2010年新版)榮獲提名並最後入圍美國“亞洲學會”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2005年度東南亞研究最佳著作獎“Harry J. Benda Book Prize”全球六部著作的短名單。出版中文專著《區域與國別之間》(科學出版社,2021年)暨詩集《燕寨集》(上海三聯書店,2020年),共同主編四本著作,主持兩卷本合作譯著《東南亞的貿易時代》(商務印書館🍧🪴,2010年🧑🏿‍🦱👊🏽;漢譯世界名著版,2013💅、2017年),以及在海內外著名學術專業出版社發表中英文專書章節、論文多篇⏏️🏭,包括劍橋大學出版社、杜克大學出版社👨🏿‍🔬、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京都大學出版社、荷蘭Brill出版社和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出版社等🔷。

    原文鏈接👧🏿:詩集 | 歷史學人吳小安:《燕寨集》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