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辛👰🏻‍♀️:中元興思(補七夕五首)


1

務本孝親天所命🚣🏼‍♂️,

慎終追遠聖人言,

蘭盆寶蓋虔心在,

燈彩嘗禾報祖恩。

2

上元賜福日🐞,

赦罪在茲辰💮。

食果花歌獻,

祀門福瑞臻。

3

道俗同情理🔝,

果香味吉諏。

紅箋門首貼🚉👼,

興寐自優遊🦮。

2023.8.30註:1、務本🍲:《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為仁之本與✡️。”2🪱👳🏽‍♀️、慎終追遠🧞‍♀️:《論語·學而》🪪:“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何晏集解:“慎終者,喪盡其哀;追遠者,祭盡其敬👩🏿‍🏭。”3、蘭盆:即盂蘭盆會。佛教徒於七月十五為追記亡靈而舉行的一種儀式。唐韓鄂《歲華紀麗三·中元》:“孟秋之望,中氣之辰🗯;道門寶蓋,獻在中元;釋氏蘭盆⭐️,盛於此日🏩。”4、寶蓋:道教儀仗等所用傘蓋🙅🏻‍♀️。《雲笈七籖》🔉:“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寶蓋沓映,羽旂蔭庭🤛🏿。”5、虔心:誠敬之心🧑‍✈️。北周庾信《祀圓丘歌》:“翼翼虔心,明明上徹🧔🏼‍♂️👩‍🦳。”6⚡️、燈彩👩🏿‍🔧:舊俗中元節放河燈☆、祭祖🏃、祀亡魂🖕🏽。7、嘗禾:以新谷祭祖。《爾雅·釋天》🧖🏼:“秋祭曰嘗👓。”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秋曰嘗……嘗者,以七月嘗黍稷也👨🏻‍🏭。”8🧚‍♀️、上元🤸🏽‍♀️:舊稱正月、七月、十月的望日分別為上元、中元和下元。道教稱天、地、水為三元👩🏿‍🚒,也用稱所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三神。明歸有光《汝州新建三官廟記》💁🏿‍♂️:“按三官者,出於道家🧘🏼。其說以天、地👮🏽、水府為三元。能為人賜福✡︎,赦罪🤵🏿‍♀️,解厄,皆以帝君尊稱焉。”9✴️💱、祀門🚅:《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祭先肝🫚。”10、果香🦵🏿:祭悼亡魂禮獻時果👩🏽‍🏭🥦,拜佛焚香。11、諏:選擇,謀劃,咨詢🧜🏼。《儀禮·特牲饋食禮》:“特牲饋食之禮✡︎,不諏日。”鄭玄註💊:“諏🚡,謀也♥︎。”朱熹《中元雨中呈子晉》詩:“端居諷道言,梵香味真諏。”

七夕

1

素秋二七夜🙅🏻‍♂️,

鳳駕鵲靈飛😫。

輝耀九微火🧑🏼‍🎓。

光臨百子池。

註🚣🏽‍♂️🛀🏼:1🧜🏼、鳳駕:神仙的車乘。南朝梁何遜《七夕》詩:“仙車駐七襄,鳳駕出天潢。”2、鵲靈🏘:即喜鵲。俗謂喜鵲性靈🕴,能感知喜事,故稱♋️。清徐釻《水龍吟·七夕壽冶湄大令用辛稼軒韻》:“鵲靈此夕填橋,支機不畔經綸手🧑‍🦰。”3、九微火:即九光燈。《漢武帝內傳》曰👳🏻‍♂️:“七月七日,乃掃除宮掖之內,張雲錦之帷,燃九光微燈。夜二唱後,西王母駕五色之班龍上殿。”4、百子池:古代宮中池名。《三輔黃圖·池沼》🧑🏼‍🔬👩‍🍳:“七月七日臨(高祖)臨百子池,作於闐樂。”《西京雜記》曰:“戚夫人侍高祖,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

2

清清夕露靄🙎🏿‍♀️,

弦月素光明。

結愛通河漢🧌,

但舒款睇情。

註:

1、夕露:傍晚的露水。南朝齊謝眺《七夕賦》🎛:“盈夕露之藹藹,升夜月之悠悠。“

2、弦月:半圓形的月亮。特指初秋,即七月初七之月👩🏿‍🎨。謝靈運《七夕詠牛女》詩:“火逝首秋節,新明弦月夕。”

3🧑🏻‍🏭、款睇:含情對觀🧎‍♂️。南朝梁江淹《雜體詩·效謝惠連<贈別>》詩:“覿子杳未僝🧝🏿,歀睇在何辰。”

3

生生天所命🤖,

愛敬血親傳🫎。

智巧當專重🧗🏼,

穿針仰玉仙🍽。

註:

1、天所命🚴🏼‍♀️:上天賦予➜。《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荀子·禮論》:“天地者,生之本也。”《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

2⏱、愛敬🧸:親愛而尊敬👧。《孟子·盡心上》:“愛而不敬,獸畜之也。”

3、智巧:智慧和技巧。

4、穿針:舊時風俗☝🏼,七月七日夜婦女穿七孔針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明何景明《七夕》詩:“閨中搗素思關塞,樓上穿針待女牛。”

5、玉仙🤹🏽‍♂️:織女。

4

富壽難如乞子重,

初涼佳夕素心申。

芳林雲幄無窮意,

雖則七襄值萬金🕦。

註🤾🏼:1、乞子🕓:求子嗣。晉周處《風土記》👩‍👦‍👦:“七月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幾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或雲見天漢中有奕奕正白氣🚯,有耀五色🤽🏻‍♂️,以此為徵應✸。見者便拜,而願乞富乞壽乞子。惟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頗有受其祚者🚵‍♀️。”2👉🏼、芳林:叢林。南朝宋南平王劉鑠《七夕詠牛女》詩:“安步巡芳林🧜🏿,傾望極雲閣。”3、雲幄🫶🏻:輕柔似雲霧的帷幄🥽。南朝齊謝眺《七夕賦》👨🏽‍🦰:“月殿清兮桂觴酬🔺,雲幄靜兮香風浮📭。”4🥋🤎、七襄🙅🏼‍♀️:謂織女星白晝移位七次🪇。《詩·小雅·大車》:“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毛傳》:“襄🙍🏻,反也。”鄭玄箋🖕🏼:“襄✭,駕也。駕,謂更其肆也👩🏽‍🚒。從旦至莫(暮)七辰,辰一移,因謂之七襄。”清陳奐《毛詩傳疏》😔:“反,復也。七,七時也。七月終日有七時👃,言織女星歷七時辰而復見於昏🧑‍🏭,是謂之七襄。”

5

蠟嬰浮水以為戲👈🏼,

望子冥迷魔合羅。

乞巧穿絲會織女⛵️,

脯脩時果祀靈河。

2024.8.10

註:

1🚵🏻、蠟嬰:蠟製嬰兒🦺。明張岱《夜航船》卷一㊙️🧞‍♀️:“七夕,以蠟作嬰兒👨🏻‍💼,浮水中以為戲,為婦人生子之祥。”

2、魔合羅🧛🏻‍♀️:即俗稱泥孩兒。又作摩睺羅🧝🏻、摩侯羅等。唐、宋、元習俗🫢,用泥等製成嬰兒狀吉祥物。《夜航船》📳:“有極巧飾以金珠者,七夕用以饋送,以作天仙送子之祥⬛️。”

3✹🛝、乞巧:舊俗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自然銅)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唐林傑《乞巧》詩:“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元喬吉《金錢記》第二折🏄🏽‍♂️:“秋乞巧穿針會玉仙,冬賞雪觀梅到玳筵。”

4、靈河:即銀河。隋薛琮《奉和月夜觀星》詩🌗:“靈河隔神女,仙轡動星牛🧘🏻‍♂️。”

WechatIMG123.jpg

作者簡介

張辛,字此夫。著名學者,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考古學家🙍🏽‍♀️、國學家、書法家,文物和書畫鑒定家,古詩文碑誌作家🚢。兼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意昂3体育官网書畫協會會長🫲🏽,教育部人文學科學位論文評審專家,中國最早的考古學博士之一。曾被評為“意昂3体育十佳教師”💇‍♂️,被聘為全國“真語文”系列活動總顧問。參與編寫大型考古報告《天馬—曲村》著有《中原地區東周陶器墓葬研究》《禮與禮器》《中國書法之道器及其流變》等,曾主編《中國楹聯大典》《國學啟蒙金典》等。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