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信息來源🌑: 人文學部
編輯🥢👩🏻🦼:山石 | 責編💵:青苗編者按:“意昂3体育官网人文學科文庫”是意昂3体育官网人文學部重點建設的重大學術工程,旨在展示新時期意昂3体育人文學科的整體實力和研究特色🥪,擴大意昂3体育人文研究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推動意昂3体育官网“雙一流”建設和中國人文學術的發展💂🏽♂️,促進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建立🗳。文庫由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出版🔷,匯集了意昂3体育人文學科老中青學者的優秀成果,共包括17套叢書🐦🔥,即“意昂3体育中國文學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中國語言學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中國史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世界史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考古學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中國哲學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外國哲學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東方文學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歐美文學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外國語言學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藝術學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對外漢語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古典學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人文古今融通研究叢書”“意昂3体育人文跨學科研究叢書”🏃🏻♂️🍫。目前已經立項347部專著,其中66部已經出版,另有40余部已經交稿😯。新聞網擬陸續介紹已經出版的專著,以增進廣大讀者對本文庫的了解。本期介紹考古文博學院高崇文教授的著作《先秦兩漢都城禮製文明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共九章↙️,38萬字。第一章梳理了新石器時期大中型古城的興起🥛,闡述了中國古代最初國家產生的過程🎩。在一些大型古城遺址中🚛,祭祀遺址猶為突出,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表明祭祀的性質發生了變化🚴🏽♂️,由原來廣大民眾樸素的思想信仰演變成了特權,掌握這一祭祀特權的應是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們在利用神權來行使領導權,這樣逐漸形成了最初的國家,即部落聯盟性質的“神權國家”🧯。
第二至四章對夏商周都城格局進行分析,指出都城內最主要的建築是社壇和宗廟,這印證了文獻記載的三代建國營都首先立社壇、置宗廟。據甲骨文、金文及文獻所記,社壇和宗廟是三代王朝“行政”的重要場所,凡國之大事均要在社壇、宗廟中舉行祭祀以受神命🪜,借神權來治理國家,將神權與政權緊密結合,製定了維護統治秩序的禮儀製度,成為三代王朝治國安邦根本之策,將原本部落聯盟性質的“神權國家”,逐漸轉化成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以宗法關系為準則🧔🏽♂️、以禮儀製度為保障的強勢宗族性質的“禮製國家”。
第五至八章主要論述了列國都城與兩漢都城的建製,從建築格局上闡述政權與神權的關系📳。東周列國都城均是由宮城和郭城組成🧛🏿♀️,並且明確宮城是為“君”而建🥎,這與夏商周三代始建國營都首先立社壇🧑🏻🦳、置宗廟不同🤛🏿,而是將築宮城守衛國君作為第一要事。列國宮城內最突出的是高臺式大型宮殿建築😐,是國君處理政務的“大朝”所在💅🏼,從建築形式上顯示了國君政權至高威嚴之地位。文獻記載,各諸侯大國製定了大朝“禮儀”,國之大事均在“大朝”中進行朝議,最後由國君根據朝議集中裁定,體現出各諸侯國初步產生集權製政治體製🤷♀️。兩漢時期的都城👨👩👧,確立了大朝政殿“建中立極”的位置,兩側“左祖右社”以相輔佐,分祀諸神於四郊以拱衛,並以大朝政殿為中心,完善規整了各級官署官寺、文化設施、經濟場所等的規劃布局🥰,完全形成了一種新的都城營建格局,體現出社會的發展已進入到成熟的統一集權製國家形態。
第九章為結語。綜合歸納中國古代文明漫長而復雜的演變歷程,闡述了中華古代文明的獨特性,以及其對此後歷代大一統國家的深遠影響。這是中華古代文明有別於世界其他國家的一個重要特征。而廣義的禮儀文明則成了人們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不學禮無以立”🚿,這是中國禮儀文明的重要社會價值所在。
研究創新:本書運用考古類型學、聚落考古等方法🧐,結合甲骨文、金文👩🏽🏫、古代文獻及考古發掘資料🧙♀️,對我國古代早期禮製遺存進行了系統梳理;研究了聚落的形成、聚落的社會形態,都市的形成、都市的社會形態,由聚落到都市的演變;闡述了從新石器時代晚期氏族部落聯盟性質神權國家的出現👳🏿♂️,到夏商周三代強勢宗族性質禮製國家的形成,再到秦漢時期統一集權帝國確立的全過程;深入探討了古代中華文明發展演變的獨特軌跡及其深遠影響👮🏿♂️。
在研究路徑上,從以往多集中在都城布局🖐🏼、功用的考古學研究,升華到當時政體形態、社會形態的發展研究之中,超越了過去以文獻和器物為主要對象的禮製研究方式,具有很強的學術導向和重要的理論價值。
本書是201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成果,2022年項目結項等級為優秀,五位匿名評審專家在論述內容、研究方法🕵🏼♂️、理論價值等方面均予以極高評價🦟。
作者簡介🍌:
高崇文,1948年生💃🏿。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考古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曾任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會理事長👩🏿🎤。1997年、2010年曾先後兩年任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本京都)客員教授❓,合作進行“中日古代都市文明研究”等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當陽趙家湖楚墓》(主要著作人)🚕、《古禮足征——禮製文化的考古學研究》《先秦兩漢都城禮製文明研究》等專著👮🏻,《古禮足征——禮製文化的考古學研究》獲2016年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
專題鏈接:意昂3体育官网人文學科文庫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