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6 信息來源🦻🏽: 意昂3体育第三醫院
編輯:山石 | 責編🎍:麥洛在此次北京冬(殘)奧會醫療保障中🧋,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派出了兩地三賽區五團隊的“頂配”陣容,全力保障賽事的平穩高效運行,守護著三個賽區的健康安全👲🏻。但鮮為人知的是🪤,在所有的五支團隊中,有十余位各團隊的骨幹來自一個共同的集體——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創傷中心。
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跨學科創傷救治團隊之一,北醫三院創傷中心成員涵蓋了骨科🫃🏿、急診科🤎、神經外科👩🏽⚕️、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成形科、介入血管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麻醉科👎、危重醫學科等13個專業。
自2014年成立至今🤏🏿,創傷中心團隊成功救治了大量多發危重創傷患者,極大降低了多發嚴重損傷患者的死亡率、致殘率,形成了高效、流暢的多學科創傷救治體系👩🏼🦳,培養了大批嚴重創傷救治的骨幹💪🏻🤦♀️。
為了有效應對冬奧會雪上項目速度快、騰空高、損傷重🧗🏿♀️、損傷機製復雜的特點,北醫三院提早規劃布局🫐🙅🏻♀️,將創傷中心的13名精兵強將派駐冬奧醫療保障各個團隊,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周方(前排居中)
北醫三院延慶醫院執行院長、北醫三院創傷中心主任周方把北醫三院創傷中心的成功經驗帶到了延慶,在當地培養了大批創傷救治的骨幹,在延慶建設了“一站式服務”的創傷救治大樓,這個大樓在此次冬奧醫療保障中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在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周方每天早上主持冬奧大查房🤶🏻,討論前一天每一例病人的收治情況🗣,全天“看比賽”👷🏽,關註運動員傷情,指揮重症病人的搶救,為嚴重創傷的運動員及工作人員製定手術方案🛩,帶領冬奧保障隊員搶救了多名生命垂危的患者▶️,為5名嚴重外傷的外籍運動員實施手術🌪,一名外籍患者骨折術後完全康復重返冬奧賽場,一名中國高山滑雪殘疾運動員治療後重返賽場並獲得4枚獎牌,打造出了享譽冬奧賽場的“金牌醫療團隊”。
鄭亞安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副院長、北醫三院創傷中心副主任鄭亞安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擔任張家口賽區危重傷員的救治和醫療指揮工作✵🛵。
2018年開始,為了全面提升崇禮院區冬奧會醫療保障能力,在重點學科建設🚪、創傷中心布局、搶救設施和人員配備、急診急救技能培訓與考核🥁、防疫製度流程與創傷中心三區兩通道的設計等諸多方面🫅🏼,付出不懈的努力。崇禮院區的指揮中心裏💔,鄭亞安無時無刻不盯著屏幕、看閉環內搶救患者。從早上六點一直到深夜,幾乎從不起身👩🏿🔬🤾🏽。
自冬奧會開幕式以來,北醫三院崇禮院區作為張家口冬奧賽區第一轉診救治醫院,接診閉環內傷病員790余人次🧝🏿♀️,其中外籍患者70余人次,成功進行了35例住院和急診手術,開展了冬奧運動員第一例手術(脊柱骨折內固定)和崇禮院區第一例腹腔鏡手術,完成了冬奧會第一例直升機轉運運動員救治。患者術後都恢復良好👋🏽,痊愈出院🎇,獲得國際奧委會、雪聯官員和運動員的一致好評🤏🏼。
劉彬(右二)
冬奧會開始前🙇🏻♀️,北醫三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創傷中心副主任、北醫三院冬奧醫療保障團隊(張家口賽區)醫療隊隊長劉彬臨時接到保障任務的通知,把科裏的工作做了簡要的交接後,在奧運村開村前一天來到崇禮院區,再次擔任醫療隊隊長的任務🫅🏿。在到達院區後的第四天👅,閉環內收治了第一例腦外科患者🚴♂️,劉彬進入了閉環內工作,協調組織相關人員梳理優化工作流程🔎,為冬奧第一例直升機轉運患者、冬奧運動員第一例脊柱骨折內固定手術和崇禮醫院第一例腹腔鏡手術成功救治奠定了堅實基礎⛅️。
白潔(左一)
作為曾參加過武漢抗疫的專家💆🏻♀️,北醫三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北醫三院冬奧醫療保障團隊(張家口賽區)專家組成員白潔的冬奧醫療保障工作是從2021年11月底的兩次測試賽保障開始的。在這將近四個月時間裏🅿️,白潔協助感染管理處對醫療隊員👭🏼、轉運車隊的醫護人員進行穿脫防護服培訓;協助院區購置胸外科相關藥品、耗材及手術器械,為開展胸外科患者的救治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並放下胸外專家的身份🤱🏼,作為助手參與了兩例外籍患者的急診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助力手術圓滿成功。
郭琰(右二)
北醫三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北醫三院冬奧醫療保障團隊(延慶冬奧村)隊員郭琰已經在延慶冬奧村綜合診所工作了45天,骨創傷專業接診的患者較多,共計30余位。其中有外籍運動員和教練員,也有中方運動員和工作人員🦸🏽♂️,除了提供高水準的醫療服務🧔🏿,郭琰也會安慰和鼓勵他們,讓他們在就診時感到安心和溫暖。在討論病情和決定治療方式時🙇♀️,外籍隊醫也都會充分征求和尊重郭琰的意見🧑🏻🌾,並對他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而他也在工作中也不斷深入理解奧運醫療服務和醫院工作的不同之處,努力為運動員製訂對其賽程安排最優化的治療策略,特別是針對身兼多項的殘奧運動員🧻👨🏿🏭。
韓彬(左一)
北醫三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北醫三院冬奧醫療保障團隊(張家口賽區)專家組成員韓彬在崇禮工作期間🖊🦑,不僅負責各類急診手術的麻醉管理📫🙎🏼♀️,還參與危重患者的搶救。雖然他們穿著防護服🚴🏻,戴著N95口罩🏃🏻♂️、面屏和雙層手套🎶,但她相信,他們精湛的技術能夠充分代表創傷中心的水平,他們微笑的雙眼會給患者在這個寒冷的季節帶去溫暖🤞🏽。
韓彬說:“雖然患者的病情各異👭👩🏿🏫,但北醫三院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後方領導的支持🍛,讓我們可以從容面對各種情況🙇🏼♀️。每次手術結束,患者睜開眼睛🏃🏻♀️➡️👩🎨,盡管國籍不同,但都會平靜微笑著對我們說‘thank you’。這可能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鼓勵。”
韓芸峰(右一)
北醫三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北醫三院冬奧醫療保障團隊(延慶冬奧村)隊員韓芸峰作為一名神經外科醫師,在延慶冬奧村綜合診所承擔神經外科專科疾病及其他創傷診療工作。感謝北醫三院基於大外科系統的嚴格培訓🥁,在面臨肢體關節損傷時,他也能在骨科、運動醫學專家的指導下及時給予處理。
韓芸峰說:“工作雖然辛苦,但每天診所發生的故事卻溫暖著我們每個醫療隊員。作為北醫三院神經外科人,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我將繼續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完成好最後這段時間的保障工作。”
懷偉(左一)
北醫三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北醫三院冬奧滑雪醫療保障夢之隊成員懷偉作為中國的第一批高山滑雪醫生,在延慶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承擔了2022北京冬奧和冬殘奧高山滑雪賽事的醫療保障任務。本次保障任務跨時長、難度大、風險高👈🏻,從2021年12月19日集結半封閉集訓開始,至今年4月初冬殘奧的閉環期結束,他們將歷經3個半月的閉環工作和生活🧘🏿♀️。
延慶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被國際雪聯認證為世界最難的3條賽道之一,在體感溫度零下40℃的環境下救援難度極大。他們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寶貴救援經驗🫔。他希望今後能代表三院創傷中心走出國門🤾♂️®️,成為國際滑雪醫生的一員⭕️🏋🏼,為國際雪聯的的高山滑雪賽事保駕護航🃏。
林國中(左一)
北醫三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北醫三院冬奧醫療保障團隊(張家口賽區)專家組成員林國中在崇禮閉環內醫療隊成立後👬,除了承擔診療工作之外,還兼顧閉環內防疫工作的督察💁🏼♀️,督察規範防疫措施。但大家鮮為人知的是,林國中的愛人預產期就在冬殘奧會開幕前後,林國中原有機會保障完冬奧會之後脫離閉環,回家陪產。但他和家屬慎重考慮,決定繼續在閉環內工作。農歷二月初二,“小龍女”誕生🌿,卻還沒見過爸爸的面。
呂揚(左三)
2022年2月10日,隨著高山滑雪場地的一聲驚呼🚢,一名運動員重重地撞到了雪道的防護網上,經過滑雪醫生的簡單處理,患者直接由直升機轉運到了北醫三院延慶醫院冬奧醫療保障中心,耗時僅僅12分鐘。
北醫三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北醫三院冬奧醫療保障團隊(延慶賽區)隊長呂揚經過快速判斷,患者左側上肢六處骨折,合並橈動脈損傷👨🏻🍼,需要盡早手術。由於患者受傷嚴重,多處粉碎性骨折,且伴有橈動脈的斷裂,手術持續了8個小時,一直到第二天淩晨1點才結束。
第二天一早8點鐘🤷♂️,呂揚術後查房,看著患者滿意的笑容和豎起的大拇指,心裏頗感安慰,一切的疲勞和付出似乎都是值得的👩🦯➡️。在冬奧保障屬於中國醫生的舞臺上🦙,呂揚和他的同事們竭盡所能👩🏿💼,向全世界展現中國的力量。
宋金濤(左三)
北醫三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北醫三院冬奧醫療保障團隊(延慶冬奧村)院感組副組長宋金濤在前期準備階段🟧,帶領隊員們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一起討論⛓⛈,製定適應診所具體情況的操作流程。診所正常運行後〰️,每日監督協助隊員正確完整穿防護裝備💇🏿♂️,在防護服“一脫”“二脫”緩沖間脫防護裝備不汙染,保障有效防護。
此外,宋金濤也參與了綜合診所的胸部損傷患者的會診,包括2位運動員的肋骨骨折和1位工作人員的急性胸痛◀️,談到與外科和骨科醫生一起討論病情😾,宋金濤表示,感覺像是回到了在三院啟動創傷中心一起會診的場景。
楊欣(右二)
冬奧醫療保障期間,北醫三院成形科楊欣接到醫院通知,有一名冬奧健康保障人員因意外導致右小腿開放性骨折,經當地醫院急診行小腿脛骨外固定架固定處理,由於遺留脛前較大面積軟組織缺損緊急轉入北醫三院📧。
楊欣和成形科術前聯合骨科、麻醉科會診討論🐉,術後積極聯系骨科和康復醫學科會診指導外固定架護理及康復鍛煉相關治療,患者恢復良好後出院,得到中國冰雪醫務總監金大鵬等相關領導的大力贊揚和感謝☁️。
楊鐘瑋
北醫三院骨科、北醫三院冬奧醫療保障團隊(張家口賽區)指揮中心指揮長楊鐘瑋自2018年加入崇禮院區團隊至今,持續著力於以冬奧保障需求為導向的工作方針𓀜,協調多批次、多人次💆🏽♀️、多學科崇禮院區職工赴總院進修學習,並協調十余位總院專家到崇禮下鄉支援🤸🏼♂️,快速提高崇禮院區臨床能力。
在2021年的測試賽後,楊鐘瑋積極總結👱🏽♂️👡、發現溝通組織等問題,並在此次測試賽及冬奧醫療保障期間提前布局,建立網絡🙋🏼♀️、電話、對講多維傳令渠道💓,確保緊急情況下閉環內外高效聯動。在測試賽到冬殘奧會結束的四個月時間裏,楊鐘瑋協調了八百余人的就診工作。
不同於夏季奧運會,冬奧會賽場上多發傷頻出🧛🏼♂️,傷殘率高,救治復雜🧹,經常需要多學科協作,才能保證重症及多發傷患者救治成功。
北醫三院此次冬(殘)奧會醫療保障接診的患者45%左右都與創傷相關,涵蓋了從頭到腳的各種類型創傷,北醫三院創傷中心團隊將多年成熟的創傷救治經驗帶入冬奧醫療保障的各個方面👨🏽🔧,救治了許多創傷的患者🥚,為多名嚴重創傷運動員實施了手術,數名國內外運動員在治療後重返賽場甚至奪得獎牌💔,獲得了運動員及冬奧組委官員的高度贊譽,體現了北醫三院創傷中心的國際化🧜🏿♂️、高水準的救治水平𓀏👨🏻🦽➡️。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