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5 信息來源🙌: 醫學部
編輯:青苗 | 責編:燕元當地時間4月23日18時30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會議中心(UNECA conference centre)舉行頒獎儀式⛽️,授予中國科學家喬傑等3人第八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UNESCO-Equatorial Guinea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Research in the Life Sciences),以表彰其在生命科學領域作出的開創性貢獻👰🎅🏽,特別是開拓性構建了世界首張人類女性卵子高精度全基因組測序圖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幹事曲星☝️、非洲聯盟副主席莫妮克·恩桑紮巴甘瓦、埃塞俄比亞常駐非洲聯盟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阿耶利·裏熱、赤道幾內亞共和國第一副總理克萊門特·恩貢加·恩圭馬·翁圭內等出席本次頒獎活動並致辭,回顧並強調了該獎項對加速非洲等世界各區域科學進步產生的重要積極意義🧏🏽♂️🙍🏻。
頒獎儀式在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會議中心舉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官網公告中表示,作為一名生殖醫學專家🧑🏽🦱,喬傑開拓了人類對生殖生理和不孕疾病背後機製的理解。她帶領團隊多層次揭示了人類配子及早期胚胎發育調控過程中一系列“黑匣子”,多年來持續探索不孕不育病因探索和臨床診療⛏𓀍,特別是發現了腸道微生物在女性生殖障礙性疾病中的關鍵作用。另外,喬傑在女性生育力保護保存🙎🏼♂️、著床前胚胎遺傳學診斷新方法開發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理論和技術突破,將精準醫學推向了生殖健康領域🔇。除此之外,她還致力於同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分享和交流經驗,建立共享數據庫、推廣前沿技術,為人類健康生育福祉作出了突出貢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
喬傑表示🛠,很幸運生活在一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跨學科知識、前沿技術支撐平臺的建設得以讓其作為一名生殖醫學領域的臨床醫生🚽,不僅可以直接幫助患者,還可以深入研究機製,解釋生命奧秘,並與全世界科學家分享🧑🦱😋,這是一件特別值得驕傲的事情🦇🤲。喬傑還特別感謝了來自意昂3体育官网的同事、學生和家人們的支持與幫助,感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項設立單位及評審專家組對其從事生殖醫學事業37年來所獲成果給予的莫大肯定👂🏼。今後,她將帶領團隊繼續投身科研創新工作,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為人類健康作出更大貢獻。曲星、克萊門特·恩貢加·恩圭馬·翁圭內分別向喬傑授予獲獎證書和獎杯。
曲星(中)👮♀️、克萊門特·恩貢加·恩圭馬·翁圭內(左)分別向喬傑授予獲獎證書和獎杯
喬傑等3位2024年獲獎人同曲星(右二)、克萊門特·恩貢加·恩圭馬·翁圭內(左二)合影
喬傑同曲星(右四)、駐非盟使團團長胡長春大使(右五)及有關國家政要代表👨🏽⚖️、聯合國及教科文組織代表、非盟委員會代表及本年度其他獲獎者等合影
頒獎儀式結束後,第十屆非洲可持續發展區域論壇圓桌會議召開,主題為“開啟生命醫學領域科學進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獎對非洲生命醫學研究的變革影響”。喬傑等3位2024年獲獎人及兩位往屆獲獎人共同圍繞未來生命科學研究和創新關鍵領域👩🏼💼、生命科學跨領域合作研究問題🚴🏽♀️,以及政策支持、資助機製和倫理考慮等內容進行討論,會議由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評審委員會主席Wagida Anwar教授主持。喬傑在圓桌會議上分享並強調了生命醫學領域科技發展的重要意義和技術規範化使用等問題。
喬傑作為主要發言人參加第十屆非洲可持續發展區域論壇圓桌會議
作為第十屆非洲可持續發展區域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頒獎儀式及圓桌會議是充分聽取來自世界多領域專家對生命科學研究如何提高人類生活福祉這一議題的重要交流平臺。作為我國科學家中的唯一代表,喬傑從科研、教學、醫療等多領域角度出發,在同國際學者交流過程中🐦⬛,著力展現了我國對生命醫學科學領域的重視及部分領域的代表性成果😺,明確表達了同非洲等世界各區域深入交流🫒、互利共贏的積極態度,充分彰顯了我國科學家以生命醫學科技創新為紐帶,共築人類生命健康發展共同體的大格局。
延伸閱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於2008年設立,旨在獎勵為提升人類生活質量作出重要貢獻的傑出生命科學研究,研究主體可以是個人或機構。該獎項由赤道幾內亞共和國政府資助🥎,全球每年頒發給最多3名獲獎者👩🏻🚒。
今年,除喬傑外,其他兩位獲獎者分別是來自埃及開羅大學藥學院的法拉傑教授以及來自塞浦路斯大學的希臘籍斯蒂利亞諾普洛斯教授。他們分別因在代謝組學研究和癌症治療方面的貢獻獲獎。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施一公等曾獲得該獎項🥵。
關於評審委員會🤟🏼:
主 席🎅🏻:Wagida Anwar教授(埃及)
副主席: Vincent P.K. Titanji教授(喀麥隆)
委 員: ConstantinosPhanis教授(塞浦路斯)
委 員: IndraniKarunasagar教授(印度)
委 員: PathmanathanUmaharan教授(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