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6 信息來源: 社會科學部
編輯:山石 | 責編:安寧2023年4月21日中午,社會科學部在百周年紀念講堂咖啡廳舉辦“數字與人文領域專項支持計劃”之“節氣沙龍”谷雨篇活動,本次活動是“節氣沙龍”系列活動的第八期,邀請了國際關系學院助理教授盧曉作“歐洲議會對華立場——基於議會辯論文本數據的計算語義學分析”主題報告。
計算機學院王厚峰、王選計算機研究所馮巖松、國際關系學院連玉如、政府管理學院段德敏、經濟學院王熙、外國語學院黃燎宇等嘉賓以及來自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未來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醫學人文學院、人口研究所、法學院、哲學系、外國語學院、對外漢語教育學院等不同院系單位的40余位師生參加本次沙龍活動。本次活動由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龐珣主持,龐珣作為研究的合作者,為嘉賓們簡要介紹了計算語義學在國際關系研究中的作用,向大家提供了研究背景。她也歡迎其他老師能夠加入到研究之中,展開積極的交流探討。
龐珣主持沙龍活動
盧曉提出,歐盟是中國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而歐盟對華態度影響著我們的政策走向。隨著歐洲議會在中歐關系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加,它成為我們了解歐洲對華立場的重要切入點。但僅憑宏觀的政策、決議來判斷,會忽視歐洲議會議員的分布差異,如議員的意識形態、地緣因素及個人因素等都會對其態度產生影響。因此,研究通過收集歐洲議會議員在涉華辯論中的言論來測量其立場,結合政治學和計算語義學研究方法分析第八屆歐洲議會(2014—2019年)涉華議會辯論文本,把握不同議員及其背後代表的不同政黨、國家以及集團的對華立場分疏。
盧曉的報告展現了計算語義學在國際關系研究中煥發的新活力,通過高效、精確的分析展示出歐洲議員對華立場的具體分布,為促進中歐關系健康發展,妥善處理雙邊關系提供了新的理論框架和實證依據。
盧曉作主題報告
與會專家對報告主題和研究方法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並從不同的專業視角提出寶貴的建議,對報告的進一步完善進行了充分的探討。
專家就報告的數據選取和分析展開交流。王熙提出如何有效衡量親華指數,如何量化對華立場、左右立場等政治性問題,並提出一系列解決思路建議。王厚峰認為在議員的分布信息中,報告選取的出生地指標與其涉華立場似乎沒有太大的聯系,受教育地、工作地能夠更好地說明問題。龐珣認為議員的參與權可能也是造成數據的選擇性偏差的一個問題。對此,盧曉回應稱,數據的選取和收集仍受到一定的限製,但確實可以作進一步改進,其次,在研究中並未發現議員參與程序會帶來較大的選擇性偏差。
與會嘉賓也就是否應將情感類語詞與立場分析相剝離展開討論。王厚峰認為,情感分析與立場有較密切聯系,比如親華的議員在涉華議題上采用的語氣會更為溫和。而連玉如贊同報告中將二者區分的做法,認為情感與立場不必然關聯,並且二者的關系在不同的政策領域可能有較為不同的表現。
與會師生交流討論
在本次沙龍中,與會師生積極分享、充分交流,對計算語義學在國際關系研究中的具體應用與完善進行思維碰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今後社會科學部將繼續組織“節氣沙龍”系列活動,為數字與人文交叉研究提供思維碰撞的空間,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