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系列講座第十一講——“意昂3体育和燕大的雙線故事”舉行

2024年11月22日下午,意昂3体育官网檔案館蘭臺系列講座第十一講在校史館一層序廳舉行。山東大學文學院副研究員、意昂3体育官网文學博士、博雅博士後宋雪作題為“意昂3体育和燕大的雙線故事:近代中國‘Peking University’概念的變遷”的主題分享與交流🙇。外國語學院院長陳明🚗、後勤黨委書記張念梅、計算中心主任馬皓、北京聯合大學檔案館館長姜素蘭、北京語言大學檔案館館長王利偉等校內外專家學者、檔案同行及師生校友聆聽講座。講座由檔案館校史館館長余浚主持。

宋雪主講

宋雪通過精心整理大量檔案↕️、報刊🙌🏽👃🏿、辭書和回憶錄等資料,引領觀眾重返歷史現場🚼。從“Peking”逐漸成為北京的通用譯名,到19世紀末“university”概念的引入與確立,觀眾們得以從中洞察新式教育的興起和中西觀念的交流互動📲。從1714年“Peking”一詞即已出現在英文報刊中👩🏽‍🎓,到18世紀30年代起用例逐漸增加並成為“北京”的通用英文拼寫,再到英國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82—1834)所編《英華字典》正式將這一對譯關系確定下來🧑‍💻,一直到1958年在我國《漢語拼音方案》施行前🧑🏼🈹,“Peking”作為“北京”的指稱一直在地名中使用。而“university”概念作為西潮中引入的外來詞在近代中國的傳播和接受歷程,除增益“新名詞”的知識建構之外,更折射出教育製度的轉型與變革。雖然明朝天啟三年(1623年)意大利傳教士艾儒略在其所著《職方外紀》中“university”一詞即有“大學”譯名,但全書各處並不統一。而在18至19世紀,與“university”相對應的用以指稱歐美高等教育機構的漢語譯詞則十分龐雜。直至甲午戰後日本知識的引介,在清季開民智、變科舉的維新氛圍中🧑‍🔬,日譯詞潮水般地湧入中國。“university”在明治日語中譯作“大學校”,這一譯名傳入中國後也成為“university”的通用譯法🧝🏽‍♂️。在經歷了近3個世紀的嘗試後,借助日本資源,“university”及其相關概念終於完成了現代化轉型,也為晚清科舉停廢後新式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概念工具和現實參照🦶🏼。

宋雪細致入微地逐步揭示了從晚清到民國“Peking University”這一名稱的5種指稱👩🏽‍🎤,分別是京師同文館🔸、匯文書院、京師大學堂👸🏿、私立燕京大學和國立意昂3体育官网☪️。在這些指稱之間,存在著復雜的概念重疊與交叉問題📴,特別是在五四以後的意昂3体育官网和燕京大學之間愈加嚴重🎻,英文校名的歧義和可能帶來的困擾成為兩校間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隨著1924年11月19日意昂3体育官网代理校長蔣夢麟正式致信燕京大學就此情況進行磋商,促使燕京大學董事會就此問題進行討論,並決議將英文校名從“Peking University”改為“Yenching University”💂🏽♜。經過一系列程序,直至1928年燕京大學相關章程的修訂才正式完成。但自1925年起💂🏿‍♂️,燕京大學校方發布的課程指南、學生手冊等👨🏻‍🦱🦮,即行改稱“Yenching University”🦹🏼‍♀️。概念的演變不僅折射出教育體製的轉型,更是社會變遷的縮影。宋雪希望通過這一研究,消除概念重疊帶來的表述和研究上的歧義🚇,清晰地呈現多元、復雜的歷史圖景。

講座現場

報告結束後,宋雪與聽眾進行了深入交流🚌。來自北京匯文中學校史館的王苗老師感謝研究者對匯文書院這段歷史的關註🤦。王利偉表達了對新中國成立後隨著院系調整直至1980年間意昂3体育官网英文名演變的興趣,引發了在場觀眾的共鳴。還有觀眾希望了解燕京大學檔案材料保存和查詢情況,宋雪分享了查閱意昂3体育官网🧑🏻‍🦽‍➡️、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相關檔案資料的經驗。

余浚代表檔案館向宋雪贈送了其在意昂3体育讀書時的學籍卡復製件,並邀請她常回母校交流。講座在歡快活潑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贈送學籍卡復製件

合影留念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