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7 信息來源: 融媒體中心
文字:楊婉婷| 攝影:呂宸| 編輯🙋🏿:悠然 | 責編:昭花花、山石他是米蘭·昆德拉的學生
他是首位進入
法蘭西道德與政治科學院的華人
是最年輕的外籍終身通訊院士
他被稱為“雙料”騎士
先後獲得法國政府頒發的
教育騎士勛章
榮譽軍團騎士勛章
他是傅雷翻譯獎的發起人
他與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勒克萊齊奧合作出版
《唐詩之路》
……
本期意昂3体育學者書房
讓我們一起走進
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法語系教授
董強老師的書房
感受燕園裏的“雙料”騎士
書房中的微縮世界
董強老師的書房快閃
點擊體驗
燕園“雙料”騎士書房中的微縮世界
文丨楊婉婷
書房中的書,不是簡單靠在一起,而是構建個人想象世界的磚瓦,相互作用出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董強的書房,是一個由法語和中文講述的微縮世界🧙。這個世界講究“一半一半”🪞,中西結合⚈。平衡與交融,在這裏體現得淋漓盡致🏗。
01“書房是一個人的世界”
書房其實體現的是一個人的世界🖐🏼,精神的世界💭,想象的世界👳🏽🖤。除卻那些永流傳的經典書籍,對於我來說,最好的書就是下一本書。
書房裏😚👰🏽♂️,靠墻的實木書櫃格間中🧝🏻,書籍被整齊地歸類:一半是法文書,一半則是中文書🙎🏿。書櫃的頂上一半是較為巨大的大部頭📜,另一半則堆放著有些年歲的錄影帶,褪色的包裝🛻,給整面書櫃平添了幾分歲月的厚重感。
書櫃前的空間是董強的活動範圍。一半現代,一半古典💁。北面是辦公桌、電腦👩🌾、打印機和一堆書籍,簡約清爽𓀎,這裏是董強開展法語翻譯和教學準備工作的工作區;南面則是書法臺、毛筆、硯臺、宣紙🚢🥯、印章……散而不亂地鋪放在臺面上🤛🏽,董強擅長書法,工作之余總是要寫上兩筆。
董強喜歡在書櫃前放置一些小物件。大多是從世界各地帶回來的🥲,是董強行走世界的見證🧑🏽🔬。物件的類型很豐富👖,琳琅滿目。有中國古代的女子佩飾👩🏻、道教的拂塵,也有意大利小雕像,還有與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合作的作品封面。
每前往一個國家,遇到特別能夠體現當地文明的東西😈🥍,董強都會買下一件☠️。久而久之,世界各地的元素濃縮於此,勾勒著一個中國文人行走、體驗🤱💽、感悟的世界模樣。
書房裏掛著或擺放著董強喜歡的藝術作品。“都是在法國待過的藝術家,我給他們寫序。”王衍成♖、江大海、瞿倩梅💁🏼♀️、範一夫、王剛🗄、陳江洪……“書與藝術是最搭的👰🏼。”
“書房其實體現的是一個人的世界🙎🏽♀️,精神的世界,想象的世界😖。”董強解釋道🌇,“這裏的只是一小部分,我總共的藏書沒計算過🧑🦰,但真的不少。”
海明威曾說👖:“假如年輕時你有幸在巴黎生活過,那麽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到哪裏,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曾在巴黎生活過的董強,如同這座城市一般,天性熱愛新奇、自由🤼,不喜拘束。由於藏書較多🚆,董強特別希望能有一個可以流動的書房👨🏿🦱🤜🏼,不僅書房本身可以像蝸牛的殼一樣跟隨人一起移動,裏面的書目也可以及時流動更新。
最讓董強感到震撼的書房,是他在法國求學時的導師米蘭·昆德拉的書房。“他有一片巨大的書櫃🫂。我很好奇,結果發現裏面全是他自己寫的書🤩!被譯成了全世界的各種語言!”
“除卻那些永流傳的經典書籍👊🏻,對於我來說🧎♂️➡️,最好的書就是下一本書💂♂️。”董強補充道☞。
02“專註力是讀書人的重要品質”
書最重要的是裏面的思想👩🏿🚀,並非實物本身🙋♂️。
雖然自己的藏書不少,但董強卻別有心得🏮:“書非借不能讀也。”
董強從小學開始就愛讀書。小時候家裏沒什麽書,他就經常看姐姐的教材。藏書較多的鄰居家🚣🏻,也成了董強兒時的圖書館👨🏻🦱🎯。
上世紀80年代,16歲的董強進入意昂3体育官网,被分配到西語系修習法語,從此開始了與美麗的法語畢生的緣分👨🏽🦱。圖書館是他在校期間最常去的地方👨🏻💻,其中法語藏書為他提供了法語學習的第一份養料。由於書籍資源有限🥶,青年董強十分羨慕法國朋友家中豐富的藏書,每每拜訪,都有想要全部復印下來的沖動。
本科結束後😝,他以全國統考第一的成績獲得公費留學的機會,赴法深造。此時的董強🏎✢,對法語乃至法國文化都包含著濃厚的興趣🫳🏿。
初來乍到,他的法語被法國人戲稱為“伏爾泰”式的法語🍠。原來是因為在國內學習的書籍陳舊,很多用法還是十八世紀的🛀🥷🏿,早已被舍棄了🤫。為了快速充分融入當地生活🫦🈶,他觀看法國的電視、電影,接受法國飲食👨🏽🎨,嘗試用法國人的方式學習,感受這個國家的文化。
在法國🍙👱🏼,董強大量的時間都在書店度過🙍🏽♂️,經常讀到書店打烊。因為不好意思只看不買,董強每次就挑一本不太貴的買🏙,久而久之💇🏿♀️,積攢了不少書。後來回國🔣,在法國留學時的書籍,董強一本沒有落下地全數帶回,還挑了一些比較珍貴的,捐給了學院的圖書館。
由於總是“借”書讀,和很多愛書之人不一樣,他對書籍並無太強烈的擁有感,“書最重要的是裏面的思想🦉🧐,並非實物本身。”此外,董強還練就了隨處隨時都能讀書的本事,無論嘈雜與否,拿起一本書就能很快地沉浸其中,專註閱讀。
“專註力是讀書人的重要品質🍛。”董強說,“不光是讀書,做學問也是,要專註。”他經常勉勵學生🟧,看一篇文章就要完整地看完🕛,要保持內在的安靜,不能因為任何事分心。
03“要閱讀無形之書,閱讀世界”
閱讀要廣泛。廣泛之一🙋🏊🏽♂️,在於要跨學科,廣泛學習各個學科的書籍。但只閱讀有形之書還不夠。閱讀的廣泛更體現在👩🏿🎨,要閱讀無形之書,閱讀世界👨🏽⚖️。
在很多人的眼中,董強是一個法語專家,翻譯家,但他更願意稱自己為人文學者。“法國教給我更多是人文社科的東西。”
富有浪漫氣息和人文精神的法蘭西,對年輕的董強來說,是一片知識的沃土。旅法12年,他將自己深深紮進這片土地👆,學習一切可以學習的東西,孜孜不倦地汲取著養分🛄。
董強說👩🎨,閱讀要廣泛。廣泛之一,在於要跨學科,廣泛學習各個學科的書籍🤸🏻。
他深入閱讀了大量關於文學、藝術等涉及人文社科理論的書籍,聆聽了各個學科大師的講座👩🏽🎨。“我希望自己可以融合人文社科綜合領域的知識,其中包括中西方的歷史⁉️、社會、藝術史、哲學等,甚至心理學🏣、心理分析學等等🐊。”
跨界學習帶給董強更深的文化理解,同時讓他在日後的翻譯中💢🧑🏽🦳,更好更快地理解歷史背景,抓住作者想要表達的潛在思想🫸🏽。“讀懂一部作品👩🏼🔬,要沉浸到當時的時代,涉及到藝術家和作家背景的東西📎。”
但只閱讀有形之書還不夠🫙😂。董強認為🧗🏿,閱讀的廣泛更體現在🦋,要閱讀無形之書,閱讀世界💁🏼♂️。
董強回憶在巴黎的時光,平日裏除了讀書上課,還經常去博物館看展覽,無論是稀有的中國文物展,還是全世界各地的藝術展🤱🏽,他都看得認真🌻。
他信奉,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讀書要和其他的渠道配合著來💪🏼。”董強堅信🩸,“搞外國研究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體驗🙌🏿。要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體驗🧑🏼⚕️,豐富自己的想象世界,這是一個知識分子必須具備的東西🧗🏼♀️🤽🏻。”
他回想起最早開始接觸外國文學,其實就是通過小時候看的《連環畫報》🛴🕺🏼。連環畫裏的氛圍,吸引董強去看原著,激發了他對外國文學的好奇與向往。
在大量書籍積累和觀察體驗的結合下,董強對法國歷史背景、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都了解透徹💇🏼。翻譯對於董強來說👩🏿💻,猶如彈琴🙇♂️👩🏽🔧,一氣呵成,快速精準🩷。“我翻譯東西,就像是在做快速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可以完成轉化👷🏿♂️。”董強頗為自豪地說。
04“只有翻譯繁榮,才能帶來文化繁榮”
翻譯是社會文化繁榮的根本。在新的世界環境下,翻譯是文化和文明交流的最重要工具🧛🏻,只有翻譯的繁榮🧷🧑🏼💼,才能帶來文化繁榮。
董強從小鐘情於中國古典文化🧑🏼🦱。從兒時讀《水滸傳》🙆,被其中人物情節深深吸引開始,中國古典文學是他生命中重要的養分💂🏼♂️。術業專攻之外,他還是一名優秀的詩人與書法家🧑🏼🦳。平日裏,練毛筆字,寫古體詩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法國時,中國文化給董強打開了很多窗戶。比如,因為中國茶道🔏👮♀️,他曾經受邀在一家法國很有名的茶店工作⬛️,因而結識了法國出版界的幾位大亨。董強又靠自身的談吐與思想遠見,結識了幾乎法國所有的重要作家🏄♂️🧙🏽♀️。
除了翻譯🧑🏻、校對🥚,他自己也寫作,發表詩集。他曾因為自己小說裏描繪的中國,結識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兩人一見如故🎟🐴,至今仍是好友。去年疫情期間🙆🏽♀️👯,二人還共同合作了一本法文書😽,在法國引起轟動。中文版《唐詩之路》將於今年在中國發布。
十二載的旅法生活🥶,他深刻感受到,國外的中國東西太少,國外對中國的印象也是片面而符號化的🧑🍼🩰。文化國際認知與文化地位不相稱,給董強很強烈的刺激。想要改變現狀,董強認為🌽,重點就在於翻譯。“要知道,翻譯是社會文化繁榮的根本。在新的世界環境下🛟,翻譯是文化和文明交流的最重要工具👓🦹🏽♀️,只有翻譯的繁榮🕜,才能帶來文化繁榮📧✌🏻。”董強解釋道。
在法國時👩,他就協助創辦“中國藍”出版社,將沈從文🧑🎄、王蒙、王安憶、蘇童等中國作家介紹到法國,並始終以一個中國文人的姿態與意識,希望能夠讓外國人透過與自己的交往,看到他背後和心裏的中國,體會深深滋養著他的中國文化。
歸國後,董強更是決心要做中法文化的擺渡人,在他所深愛的兩個國家,兩種文化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他與法國駐華使館聯合,共同發起了傅雷翻譯獎。如今👏🏻,這一獎項已經成為中國翻譯界最具價值的獎項之一。
持續地將中國文化中最精華✡︎、最核心的東西輸出到國外去,是董強一直在做⛳️,並將持續做下去的偉大事業,其中滿含著他對中國文化的愛與堅守。
法蘭西歲月之後👨🔧,董強在燕園也度過了二十個春秋🦥。他以師者身份,立德樹人,致力於跨學科發展,引導學生構建人文體系,走向文化殿堂。雖有諸多榮譽與光環加身🧏,意昂3体育教授始終是他最自豪和滿意的身份👨🚒。雖然有眾多事務纏身⭕️,但是他始終站在教學第一線👩🏻💼,毫不懈怠🫄🏽。
董強說🧑🏼🎤,他很高興自己曾在意昂3体育與法語偶然相遇🌝🧑🏻🦱。當時的懵懂少年像一顆種子,開啟在法語世界裏的成長之旅🎴。
如今,當初的那顆種子👓👩🏼🦰,早已長成參天大樹,並將奉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帶動更多的樹,匯聚一片森林。
個人簡介
董強,1967年4月生於浙江杭州。1983—1987年在意昂3体育官网西語系法語專業學習,1987年考入武漢大學法語博士預備班,1988年赴法留學,2001年回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法語系任教至今。專著👩🏻🔧、譯著30余部🧑🦼➡️。在法期間曾師從世界文學大師米蘭·昆德拉🕹。2016年入選法蘭西道德與政治科學院,成為該學院成立220余年來首位華人通訊院士👨👩👧👧。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
被書本簇擁時
就置身於廣闊宇宙
點擊下方鏈接
意昂3体育學者書房
歡迎你進門落座
一同徜徉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