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信息來源: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文字:萬薇、王彥瀅、崔嘉楠| 攝影:劉軍、王新濤、周橡南、趙迎春| 編輯:安寧 | 責編:山石2021年10月22日至23日,意昂3体育新工科國際論壇(2021)“生態文明與環境健康”分論壇在京舉行。本次分論壇為意昂3体育新工科國際論壇(2021)下設的九個分論壇之一,吸引了來自產學研各界近百家單位的200余名專家、學者、行業代表參會。本次分論壇以“生態文明與環境健康”為主題,面向生態文明引領下的“碳中和、碳達峰”戰略目標,旨在進一步促進意昂3体育新工科中生態文明與環境健康方向主題的建設和發展,向國際國內傳遞意昂3体育環境人的思考和行動。分論壇由意昂3体育官网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辦,並得到了能源基金會的支持。
大會開幕式全體與會人員合影
22日下午,“生態文明與環境健康”分論壇在意昂3体育官网中關新園群英廳開幕,並舉行首場專題報告會。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黨委常委、副校長黃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副主任張朝林,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賀泓,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教授柯楊,意昂3体育官网全球健康研究院院長、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劉國恩等出席論壇。論壇由大會主席、意昂3体育官网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彤主持。
黃如致辭
黃如代表意昂3体育官网致辭,她表示,意昂3体育的工程學科基礎紮實,具有悠久的傳統和歷史積澱。步入新時期,意昂3体育新工科堅持“以科學促工程”和深厚的人文底蘊,著眼於服務國家戰略,對標產業需求,面向未來前沿。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諸多全球環境治理問題給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需要生態文明與環境健康等多學科領域的交叉合作,需要理論、技術突破和政策創新。她希望與會的各界專家學者能夠暢談觀點,分享洞見,為國家的綠色發展、環境質量的提升與“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智慧、共同行動。
張朝林致辭
張朝林代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致辭,他指出,“新經濟”蓬勃發展、“新業態”層出不窮的今天,地球科學領域的科研範式也在不斷突破傳統學科的思維定勢和原有的定義範疇。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的建設更是面臨諸多環境因素的製約和挑戰,他期待本論壇能夠聚焦全球發展,從多角度、多領域尋找基礎科學的原始創新與綠色科技的實踐應用間的融合之道,為新工科背景下環境地球學科的發展貢獻智慧,共同建設更加繁榮的美麗中國和健康中國。
本次分論壇從“交叉學科前沿”“產業科技創新”和“環境治理政策”的角度共設置三場專題報告會,分別圍繞“生態文明與環境健康”“‘雙碳’目標與產學研合作”和“‘雙碳’及環境健康風險管理”開展充分研討。
第一場“生態文明與環境健康”專題報告會邀請了賀克斌、賀泓、柯楊、劉國恩以及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馬普學會氣象研究所高級科學家Guy P. Brasseur作主旨報告。與會專家學者們探討了“雙碳”目標與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低碳經濟與“健康中國”的協同效益,空氣汙染、氣候變化和人類健康之間的相互影響等重要話題,明確了未來大氣汙染治理的關鍵抓手和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選擇。
分論壇第一場:“生態文明與環境健康”專題報告會
第二場“‘雙碳’目標與產學研合作”專題報告會邀請了深圳市能源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倬舸,國能龍源環保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高建強,中節能碳達峰碳中和研究院院長、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霍中和,華為中國政企生態環境系統部技術總監於洋,意昂3体育官网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E20研究院院長傅濤等嘉賓作主旨發言。產學研各界專家代表討論了“雙碳”目標與企業發展的關系、產學研合作助力“雙碳”目標的路徑,並分享了以創新技術助力環保攻堅、促進環境質量提升的實踐經驗。會上,意昂3体育官网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李天宏代表學院分別與高建強、李倬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書,旨在將產業力量、人才力量、科研力量充分集聚,為科技創新搭建橋梁和紐帶,加快推動環境領域科技創新與產業應用。
分論壇第二場:“‘雙碳’目標與產學研合作”專題報告會
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第三場“‘雙碳’及環境健康風險管理”專題報告會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原部長、研究員李善同,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莊貴陽,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汙染控製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主任、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原院長畢軍作主旨發言。與會專家們共同探討了我國碳排放影響因素和不同省份達峰路徑分解、“雙碳”目標的實質內涵和轉型過渡過程,以及環境健康風險管理與政策製訂。
分論壇第三場:“‘雙碳’及環境健康風險管理”專題報告會
意昂3体育新工科國際論壇(2021)“生態文明與環境健康”分論壇的舉行是在新的歷史起點對生態文明引領下“雙碳”目標的積極探索,論壇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為不同學科背景、不同行業領域的專家學者、業界代表們提供了溝通交流、分享經驗的平臺,有助於為國家的綠色發展、環境質量的提升與“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智慧與技術力量。
交流與討論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