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5 信息來源: 教育學院
文字👨🏻⚕️:錢可然| 攝影👱🏼♀️:李江峰| 編輯:青苗 | 責編💁🏻♀️:燕元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動黨建工作引領業務工作高質量發展🎟,12月20日下午🧓🏽,教育學院黨委組織全院師生黨員開展集體理論學習交流活動♏️。教育學院教育與人類發展系教工黨支部蔣凱教授🏄🏿♂️、教育管理與政策系教工黨支部朱紅副教授、教育經濟與管理系教工黨支部馬莉萍副教授、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黨支部魏易副研究員👭🏼、教育技術系教工黨支部範逸洲助理教授5位老師結合近期學習和研究工作進行分享和交流。本次集體學習由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張曉黎主持🌧。
張曉黎回顧了教育學院黨委2024年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組織開展的各項學習和活動,並指出,此次學習將專業學術研究與政治理論學習相結合🧏🏻♂️,希望能夠成為以黨建促業務🧛♂️、以黨建促交流的良好實踐。
張曉黎主持
範逸洲以“人工智能技術服務人才創新培養和彌合數字鴻溝的實踐嘗試”為主題,圍繞人工智能與創新人才培養這一主題進行分享👨🦽➡️。他以AI智能化程度和人類控製程度為軸,講解了人機關系與4種隱喻的理論模型👮🏿♀️,從“如何讓未來學者準備好與人工智能一起進行知識生產”發問📈,提出“推薦/啟發”“輔助編碼”“自動駕駛”“思維夥伴”4個維度🕴🏻,包括提問題的能力、價值判斷和選擇能力👮♀️、明確製訂目標並將核心概念操作化定義的能力、系統化思考能力、恰當的認知卸載能力⛹🏻♂️、合作、批判性、創造性的問題解決能力★,做出將同一組數據講出不同的故事、模仿矽谷的單人獨角獸🙇♀️✝️、真實情景中的創新性問題解決的實踐嘗試。範逸洲提出,AI readiness(AI準備度)的核心概念也許能為未來教學提供新思路。
範逸洲作主題分享
朱紅分享了題為“以生涯教育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築牢教育強國基礎”的報告。她從調研發現的學校青少年身心健康狀況出發,提出以生涯教育課程設計工具與生涯教育觀為理論與方向指引🧙🏻♂️,以目標⛹🏼♂️、認知、動力、發展共同體4個體系為抓手,將生涯教育與現有學校教育有機融合👒,探索落地模式,提升學生的過程性因素,包括學習投入、內驅力、生涯適應力,堅持對人性和生命力的關照。
朱紅作主題分享
馬莉萍圍繞主題“以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研究💆,助力教育強國建設”進行分享。她梳理了過去20年拔尖創新人才選育政策的演進過程,並回顧了“強基計劃”的發展,分析了“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問題👼。她指出👵🏽⭐️,“強基計劃”區別於自主招生等以往政策,是一種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選拔標準的🚶♀️、選育一體的培養模式。“強基計劃”的生源質量🏐、學生的專業興趣和讀博動機均隨著政策完善有所提升。馬莉萍強調🧖🏽♀️,對拔尖創新人才選育持續的研究、長期的評價對教育強國建設至關重要。
馬莉萍作主題分享
蔣凱聚焦“開展政策咨詢研究,服務教育強國建設”主題,提出政策咨詢研究的六大意義🏥。他回顧了以往研究報告中的研究問題和改進方法,並分享了他的研究團隊關於高科技人才政策、高校預聘長聘教職、學生趨同管理戰略研究、高校學科在ESI中的排名等研究報告和咨政報告。這些報告對加強建設教育強國👨🚒、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教師團隊🧃、保護學術自由、保障教師職業安全有重要意義。蔣凱還針對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提出對策建議。
蔣凱作主題分享
魏易圍繞“拓展科技財政研究🎁,服務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重大戰略”的主題作分享🕑。她解讀了中央政策文件中優化國家科研機構、推進科技創新央地協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聯合、提高科技支出用於基礎研究比重等內容,分析了國家重點實驗室、上市公司🚟、科學創業活動和創業網絡對推動科研🫄🏽、參與產學研合作的情況,並談到高校內部跨學科多學科研究、人才專項科研績效評估研究、基礎學科發表等微觀研究🧑🏼🤝🧑🏼。她指出,中國的科研主題呈現“六邊形戰士”發展趨勢,學界基於基礎研究領域的研究和企業研究產生了分野,人工智能領域高引用論文量需要提升🍱🤴🏻。
魏易作主題分享
此次集體學習是教育學院師生黨員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教育方針💑、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一次生動實踐🎄。通過5位教師的精彩分享,全院師生黨員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對如何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本次集中學習是教育學院黨委開展理論學習的一次新探索🧖🏻。結合校黨委關於二級黨委開展學期理論教學工作要求,教育學院黨委在以往黨委書記講黨課、邀請專家作報告、參訪實地等工作基礎上,實行黨委“搭臺”🙋🏿♀️、支部“唱戲”、教師“擔角”,著力開展“有組織的”理論學習交流,積極搭建教師交流平臺💆🏻♂️,由各教師黨支部推薦教師黨員,結合政治理論學習主題分享個人研究成果🦵🏼,不斷探索黨員師生政治理論學習和集中教育新模式⚡️,引領廣大師生黨員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