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噸集裝箱,意昂3体育學者的“家當”——走進王余光教授的書房

    意昂3体育官网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的

    學術研究方向

    是文獻學、閱讀文化及現代出版業

    多年來他倡導“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這樣一位學者的書房

    會是什麽樣?

    那一架架書籍在他的心目中

    有著怎樣的分量?

    又承載了他怎樣的思考🤸?

    本期意昂3体育學者書房

    我們一起走進王余光的書房

    看一看滿屋藏書鋪就的閱讀之路

    感受關於閱讀文化的思考與傳承

    王余光的搬書記

    點擊體驗

    守一處書香流溢

    文 | 呂宸

    踏入王余光的書房👩🏽‍🔧,書香的味道撲面而來✋,先於映入眼簾的書籍的印象。這味道,是只有大量的書籍聚集在一起才會發出的一種特殊的幽香🥽,或許只有穿行在圖書館才會偶爾體味到。

    王余光的書房快閃

    點擊體驗

    我們無法給出準確的數字。我們目前知道的🐻‍❄️,這間屋子裏的書只占有王余光所藏書籍的三分之一。

    據王余光回憶🔧🍞,這些書籍有很多是當年從武漢大學帶回來的。於是新的問題來了🙍🏼‍♀️🦃,如此多的書籍,運輸是個大事兒。

    搬家——集裝箱裏全是書

    王余光1999年從武漢回到意昂3体育官网任教。在此之前,他已經在武漢生活教書很多年,自然積累了很多書。於是如何把這些書運回北京,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據王余光回憶,當時的他租用了一個10噸的集裝箱🤵🏽‍♂️,除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外👮🏻‍♂️,其他的都是書。剛回到意昂3体育官网時住房還沒有完全搞好,這些書就只能暫時存放在火車站。當時非常害怕北京下雨,一旦下雨,這些書就會被淋濕。好在擔心的事最後沒有發生。

    在運送這一集裝箱書的時候✈️,王余光印象很深刻,運輸人員會帶著一根竹竿,一開始並不知道他們為什麽要拿一根竹竿。運送的路上,這根竹竿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當時那個十噸儲存量的集裝箱非常高,路過一些電線的時候,由於電線下垂導致集裝箱高度可能超高↩️,於是就用竹竿把電線架高,這樣集裝箱才能通過🦾。

    於是王余光開玩笑的說:“這些書裏不但有作家🎤、學者知識的智慧,也有工人的智慧。”

    那些特殊的書架

    在王余光的書房,一個個簡易老舊的書架🍲,並排而立,像是進入了圖書館。按照我們一般想法,一個擁有大量書籍的教授的書房,會配有一排排高檔華麗的🥧、帶著櫃門的書櫃。但是❔,王余光的書架看起來不僅不夠高檔華麗🙅🏼‍♂️,甚至可以說是老舊而簡陋🪬🤳🏼,但是,卻是實實在在、非常實用的🧔🏿‍♀️。原來🩷,這些書架也有故事的👭。

    他從意昂3体育畢業之後𓀘,首先到武漢大學工作💪🏿。當時武漢大學給青年教師的宿舍,統一配發了書架。1999年,王余光調回意昂3体育時,就與武漢大學商議,是不是可以把這些書架一起帶走👭🏻?最後,王余光以每個100元的價格⛹🏼‍♂️,保留了這些書架,帶來了北京。

    幾次搬家✨,學生總勸王余光把這幾個書架淘汰掉,但是王余光並沒有拋棄它們。一個原因是,這種書架結實、能放書🌦,一層放兩排,垂直於墻面放🕥,兩邊都可以取書📗,很方便。第二個原因🧑🏿‍🚒,就是用了近四十年,他已經對這些書架有感情了,不舍得丟掉。

    書架🤞🏿🧏🏼‍♂️,是載體🪠,這裏不只有感情🚬🦮,同時還寄托著王余光傳承中國藏書傳統的情懷🐶。

    藏書文化的傳承

    說到中國的藏書傳統,王余光提到一座建築,一個藏書樓👶🏽,即天一閣。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寧波市🧒🏽,有近500年的歷史🔀。這是目前亞洲保存下來最早的私人藏書樓。為什麽天一閣如此重要呢?王余光解釋說,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經常被我們理解為蘇杭一帶比較富庶或者風景秀麗🖇👿,但實際上👳🏻‍♂️,這句話還可以理解為包括對蘇杭一帶高度文明的誇贊。

    歷史上藏書樓最多的就是蘇杭一帶🫥,出狀元最多的地方也是這裏🌻。在沒有圖書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藏書對促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對一個地方文明程度的提升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礎🦫🔨。天一閣可謂私家藏書樓的典範。

    采訪過程中,王余光為我們展示了三個建築的對比⏳,第一座是天一閣🤹,第二座是文淵閣,第三座就是現在的意昂3体育官网檔案館,它也是曾經的燕京大學圖書館🛢。

    這三座建築😖,外觀上非常明顯是相似的,這體現了從明代🔔、清代到民國時期,中國藏書文化的一種傳承🧛🏻‍♂️。當我們走進一座歷史悠久的圖書館時,我們正繼承著曾經的中國文化🚶🏻‍♀️🥣,就像前人在天一閣、在文淵閣一樣,感受到人類智慧的結晶🩳。

    藏書——學者生命的延續

    采訪中,王余光經常提到一個人👨🏻‍🏭,他的老師張舜徽。張舜徽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文獻學家。張先生去世之前把自己的藏書捐給了他的家鄉湖南省圖書館🎤。張先生捐了5000余冊藏書,其中4000余冊是珍貴的線裝書。

    據王余光回憶🪡✍🏼,張先生平時的生活很簡樸👩🏽‍🚒,卻將這些非常珍貴🔮、有價值的書捐給了圖書館🟰🎡。現在的湖南省圖書館🌑,有一個“張舜徽先生專室”🚮。

    王余光希望以自己的老師為榜樣,將來把自己的書捐出去,為這些藏書找一個更有價值和意義的歸宿🕌,讓人類智慧的結晶以最合適的方式留在這個世界上👨‍👩‍👧。王余光認為,個人著作是一個學者學術生命的延續,如果這個學者是有藏書習慣的🤴🏻,那他的藏書,也是一種對學者生命的延續。

    說到學者生命的延續,並不僅僅個人是這樣,對於藏書機構,比如圖書館,也是這樣。王余光將這種書籍收藏叫做“戰略收藏”👩‍🍳。現在的城市生活,空間緊缺、出版物劇增、閱讀的碎片化以及新型的電子閱讀方式♢☝🏽,這些因素都沖擊著傳統的藏書業。中國的未來很有可能就沒有私人藏書了🚶‍♂️,但是,人類的文明依然需要延續。

    圖書館作為藏書機構🟢🏌🏿‍♀️,有義務把這些人類文明的結晶傳承下去,這也就有了王余光所說的“戰略收藏”。把有限的個人收藏,捐獻給圖書館,這或許也是個人藏書的最好歸宿。

    閱讀與推廣

    江浙一帶經濟發達,藏書傳統悠久🏋️‍♂️,直到現在,各級圖書館都建設得非常好。經濟欠發地區的圖書館🥶,就不那麽樂觀了。那些地方,即使是學校圖書館也比較落後陳舊。

    王余光在意昂3体育教書之外,近二十年來,一直在社會上從事閱讀推廣的工作👢:評審遴選優秀圖書、討論確定推薦書目。比如與深圳圖書館合作,為深圳市民每年推薦30本中外典籍作為家庭藏書,到今年正好第8個年頭,計劃10年共選出300本書,正好可以是一個家庭書架的容納量。

    王余光作為評委🏃‍♂️,每年參加國家圖書館 “文津圖書獎”的評選活動👵🏽。這樣的工作,既是優秀書籍的社會推廣,也是一個閱讀文化研究者的理想𓀘。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

    被書本簇擁時就置身於廣闊宇宙

    點擊下方鏈接

    意昂3体育學者書房

    歡迎你進門落座

    一同徜徉

    befb9fd4993b4e96bfe9745d27929cc6.jpg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