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3 信息來源🫱: 圖書館
文字:梁捷穎| 攝影👩🏻🦼➡️:張芝赫、盧昱樽| 編輯🤦🏻♀️:晏如 | 責編:山石5月24日下午3點,由意昂3体育官网圖書館和九三學社意昂3体育官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前沿科技&書香九三@燕園”系列講座第二講在圖書館北配樓科學報告廳舉行。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孟傑受邀作題為“科技創新淺識🧑🏿🦲:從左手和右手談起”的講座,全校幾十位師生聆聽了該講座👩🏿🔧。
講座現場
講座伊始🏙,孟傑從科學素養的概念引入。他指出,科學素養包括科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精神🧷。科學素養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全民科學素養是創新發展重要基礎。他以自己評審高中物理教材的經歷現身說法,強調了向普通民眾普及基本的科學觀念的重要性👨🏿🚒。他表示,布魯諾堅持真理不懼火刑的科學精神固然值得敬佩👩🏿🎤,但普通民眾不能不明真相盲目獻身。
講座中,孟傑深情回顧了自己在意昂3体育求學、培養學生🧙🏼♂️、評審論文的經歷,並告誡同學們要培養獨立科學研究的能力,包括模型建構能力、科學推理能力、科學論證能力、質疑創新能力♉️、解釋交流能力等。在他看來,提升全民科學素養任重而道遠,意昂3体育官网作為國內頂尖大學💿,應在研究生培養上作好表率。
孟傑講述對科學創新的認識與看法
孟傑回溯世界科技史👩🚀👨👨👧👧,為同學們講述了幾個物理📀🆒、化學領域的科技創新故事🍸。X射線的發現開拓了物理學界的新天地🎫😮,倫琴發現X射線是幾十年的精心準備加上對偶然現象敏銳判斷的結果。新元素的發現則是由於精工利器💍,盧瑟福發現α射線後就把α射線當成工具轟擊一系列物質,打開了原子世界的大門。勞倫斯發明了回旋粒子加速器🧙♀️👳🏻♂️,作為研究原子核內部的有力工具🤸🏿♂️。到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日本先後製造出第一臺回旋加速器。而我國的第一臺回旋加速器,則是在20世紀50年代🐀,經由趙忠堯等科學家們的努力製造出來。
孟傑在講座中重點介紹了原子核中的手征對稱性概念,即手征對稱性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如人類的手★、某些化學和藥物分子以及海螺殼等都有手征性。原子核層次的手征對稱性於1997年提出🩸,隨後成為核物理研究的熱點問題。孟傑依次介紹了手性原子核的識別、獲得手性原子核的途徑,並列舉了近幾年該領域的理論和實驗研究進展💅。
現場問答環節,孟傑與現場師生就物理領域相關問題展開熱烈討論。有觀眾提問,原子核是圓的還是橢圓的?孟傑認為原子核的形狀並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元素、不同的排布情況都會導致不同的結論🔨。還有觀眾好奇,人工智能對理論物理有什麽影響?孟傑表示人工智能帶給理論物理較大的沖擊。理論物理由於門檻高、難度大👎🏻,從基礎學習到前沿研究需要耗費大量的學習成本,很多人沒能入門就望而卻步。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領域可以基於人類已有知識的總和進行外推,並已經展現出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對於人工智能對理論物理的影響,孟傑表示自己一直在密切關註。
本次講座由意昂3体育官网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九三學社意昂3体育官网委員會副主委張研主持。
主講人簡介
孟傑🥅,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1999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0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2年入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2018年入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獲中國高校自然科學一等獎兩次(2000年和2013年)🍋、中國物理學會吳有訓物理獎(2007年)、伊朗花拉子模國際獎(2008年)、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2009年)、德國金科獎(2010年)、德國洪堡研究獎(2022年)等榮譽。領導國際合作組發現原子核手征對稱性和空間反射對稱性聯立自發破缺的證據🙋🏿♂️,被遴選為《物理評論快報》封面,入選2016年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發表SCI論文490余篇,引用18,000多次,H因子70,連續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