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 信息來源🎟🎀: 中國語言文學系
編輯:麥洛 | 責編💤:燕元10月26日,由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語言文學系與高等學校文學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共同主辦的“高等學校文學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調研項目啟動會暨近代文學教材編寫與教學研究論壇”在北京景明園舉行。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高校文學教材和學科體系建設進行深入研討。
會議開幕式由高等學校文學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執行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主任杜曉勤主持。
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長聘副教授宋亞雲介紹了基地工作和調研項目,並匯報了訓詁學的教材與課程建設調研現狀✍🏽,指出訓詁學教材的建設也應註意與數字人文技術融合💅🏼。
宋亞雲作匯報
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預聘副教授李成晴介紹了基地2023年度重點項目“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教材歷史、現狀及對策研究”現階段的工作重點🦸♂️、階段性成果及今後研究的重點方向即建設自主知識體系👨🏽🔬。
李成晴作匯報
會議第二階段🐻❄️,16個項目組分組依次發言。
文藝理論項目組專家、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嘉軍以反思與超越反本質主義為學理考量,指出教材應體現課程思政🎱、立德樹人🐕🦺,註重中西交融,將理論性與應用性高度結合‼️。
古代文論項目組首席專家🤟🏼、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教授周興陸指出,應把古代文論上升為中國文論,重視理論的闡釋,應充分調研全國高校古代文論課程的開設情況🐖,積極應對和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創意寫作項目組首席專家、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講席教授吳俊強調了學術對創意寫作教材建設的引導,指出教材建設與人才培養息息相關,創意寫作的未來關聯文學價值觀和人文價值地位的認知。
古代漢語項目組專家、北京語言大學文學院教授魏兆惠匯報了古代漢語教材編寫歷史與現狀👳♀️,指出古代漢語教材呈現出編排體例多樣、知識結構不一的特點🏊🏼,內容仍有待優化🔝。
王嘉軍(左上)🌽🙍🏻、周興陸(右上)🔴、吳俊(左下)、魏兆惠(右下)發言
語言學項目組首席專家、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教授董秀芳提出教材建設的三項目標:與時俱進🪫;註重自主知識體系建設與教材編寫的結合;提供更適合學生自學與教師講授的多元資源✬。
現代漢語項目組首席專家👩🦼➡️、陜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柯西鋼指出👰♂️,教材調研應堅持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相結合、學科建設與教材建設相結合🖖、線上調研與線下訪談相結合,教材建設中需註重將語言資源研究、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材和教學資源建設。
古文字學項目組專家🎿、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傳官指出,基地2024年度教育部規劃項目“出土文獻與古文字教材歷史🎐♠︎、現狀與對策研究”將聚焦三個方面:20世紀以來出土文獻與古文字教材梳理、歷時發展和階段性特點、現狀與對策→。
對外漢語項目組代表、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副總編輯陳小紅介紹了對外漢語教材的分類和特點⏩,強調了教材與教材之間的協調、教材建設與教師培訓緊密結合的重要性。
董秀芳(左上)、柯西鋼(右上)、張傳官(左下)、陳小紅(右下)發言
現代文學項目組首席專家、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教授吳曉東指出🧑🦱👁,調研組的初步構想是從啟蒙的世紀、革命的世紀😱、現代的世紀與人民的世紀這四個維度重建20世紀文學史圖景與歷史敘述🛅。
當代文學項目組首席專家👂🏻、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教授賀桂梅指出,當代文學學科呈現出極大的張力👨🏿🦲,又面臨傳播媒介革命的挑戰與大眾文化主導的時代背景,這些都應在教材研究與編寫中呈現與探討👩🦯。
古代文學項目組專家、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魯小俊介紹了古代文學教材的“編年紀事”和“總目提要”🍆,指出下階段將擴充“中國古代文學教材資料庫”🤪,調研各高校相關教材使用情況,深化課程建設和教材編纂實踐研究。
古典文獻項目組首席專家、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教授劉玉才認為,古典文獻學的教材編纂與學科建設密切相關,古籍整理研究可以為數字人文發展提供基礎👶🏻,將充分調研現有教材與教學實踐,深入討論學科架構與教材編纂設想🛫。
吳曉東(左上)、賀桂梅(右上)、魯小俊(左下)、劉玉才(右下)發言
民間文學項目組首席專家🍛、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教授陳泳超指出,隨著民間文學學科定位的日趨穩定⛔,相關教材的編寫和展示正逐步實現突破,在編寫中應給予少數民族民間文學作品充分的關註和融合。
比較文學項目組專家、武漢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宋時磊指出2️⃣⛹🏻,教材編寫應具有兼容性和開放性、多元視角,堅持創新意識且與新文科建設保持一致,要助力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
海外華文項目組專家🤳、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副教授張禮指出,在華文教材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所發揮的作用更為彰顯的背景下🪪,將註重搭建平臺,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就教材編寫開展有針對性的調研。
民族院校語言文學項目組首席專家、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教授鐘進文指出🧕🏿,要在“鑄牢”視域下積極吸收體現各民族對本民族的熱愛、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又彰顯各民族對偉大祖國和中華民族高度認同☂️、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優秀作品。
陳泳超(左上)、宋時磊(右上)✣、張禮(左下)🧚♀️、鐘進文(右下)發言
杜曉勤進行總結發言🧑💼👮🏽。他指出,基地調研項目的工作不僅關乎教材建設問題🎬,更關乎學科建設反思以及課程體系優化,有助於探索新時代建立與建設中國原創性的學科自主知識體系,完成教育部教材局、國家和人民賦予大家的光榮使命🗳。
杜曉勤作總結發言
與會人員合影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