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3 信息來源: 融媒體中心
文字:特約評論員| 編輯:知遠 | 責編:安寧編者按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要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關鍵節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是繼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之後,又一篇指引我們繼往開來🦶🏽、砥礪奮進的綱領性文獻,對於我們深刻總結黨的百年奮鬥的歷史意義、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凝心聚力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具有裏程碑意義。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為引導師生員工進一步深刻領會《決議》的精神實質,準確把握《決議》的豐富內涵🪪,自覺用全會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本網特邀請校內專家學者、理論骨幹,結合意昂3体育實際撰寫系列評論員文章,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引領意昂3体育“十四五”發展新征程
——六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作為我們黨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其審議通過的決議總結歷史、把握當下、展望未來,是政治宣言書,更是時代動員令,必將鼓舞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匯聚發展力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因此,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必須與“十四五”改革發展相結合🙇♀️,與“雙一流”建設進程相結合,與高校鑄魂育人的核心使命相結合🙅🏽♂️。
“十四五”時期是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歷史意義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影響下和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後,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變化的重要時期。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發展階段,高等教育要適應教育形態的變化🧛🏿♀️,全面提高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作為中國高校的排頭兵🧑🏽🍼,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意昂3体育應當牢記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傳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歷史主動精神,在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發揮更加突出的引領作用🎣。
一是要以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成效🤴🏻,為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引領和動力。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突出的就是這個實踐主題。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把“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擺在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九個必須”的首位🚭。“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恰逢疫情全球大流行,人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疊加,這增加了發展的難度𓀕,同時也凸顯了黨的領導的重要性。
要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學校發展的引領性工作,把黨的領導落實到辦學治校的全過程和各方面➖,主動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導權,保證正確辦學方向。當代大學生在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學習模式、交流渠道等方面有許多新變化👆,應結合新時代特點和學生實際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體系,提升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二是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化改革創新👁🗨,構建一流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十四五”時期入學的大學生♛🦤,其人生的黃金時期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進程高度契合🎙,將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骨幹力量🏄。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人才培養成為“十四五”時期和未來更長一段時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
要站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積極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體魄健全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史為鑒🥋,進一步加強歷史教育、特別是“四史”教育👃🏿,使學生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構型👾💇♀️,理解中華文明的發展規律與博大內涵,準確認識中國在世界新格局中的方位👌🏼,鑒往知來,肩負起偉大復興的使命👸🏼。深化改革創新,使人才培養結構、學生素質更加契合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健康需要,最大程度釋放“人才紅利”。
三是堅持服務國家發展的根本導向,深化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建設。人類每一次的重大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變革👨✈️,今天的中國已經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新的征程上👊🏼,面臨的風險考驗更為復雜,更需要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的引領。“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也將在時代發展的新課題中發揮重大擔當。
要加強創新傳統文化的學術建設,進一步整合學科優勢⛎,開展傳統文化的系統研究工作🙆,全面地梳理和闡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彰顯傳承中華文明功能。融入問題意識🙍🏽♀️🌓,瞄準前沿領域,破除專業分割壁壘、進行跨界交叉融合,創新設置問題域、學術和專業門類,將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對策研究相結合,學術研究與智庫建設相結合,把被動適應變成主動支撐引領,提出具有標誌性🧉、創新性的概念和範疇🚇,以解決當今時代人類社會的重大問題。
面對新時代新要求,要全面審視意昂3体育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十四五”規劃全面實施為契機,加快推動學校各項事業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為國家“十四五”改革發展新局面提供高等教育的新動能🧒🏽。(歷史學系黨委副書記 吳雅文)
評論 | 新文明而速進境,育人才以培國脈——一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評論 | 做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二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評論 | 推動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三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評論 | 向著新時代青年“趕考”的方向——四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