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体育經院兩會筆談 | 張輝🪺: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國內有效需求🍞,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對於以合理區域、城鄉經濟布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大意義🤚。

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需要增強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自2000年開始,我國在繼續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同時,陸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戰略,形成了以“四大板塊”為基礎的區域協調發展政策框架🤛🏽。截至2012年,東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降為50.4%,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分別為21.3%、19.6%🧗🏿‍♀️、8.7%🕝,區域相對差距略有縮小,但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依然突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區域經濟發展新形勢新任務,黨中央統籌推進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進一步完善“四大板塊”政策,提出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支持東部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支持特殊類型地區加快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得到顯著增強🪤。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分別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東部與中西部地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分別從2012年的1.69、1.87下降至2021年的1.53、1.68。

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需要以城市群為主載體👿🕺🏼,培育更多經濟增長動力源。我國推進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三大動力源地區和兩大流域生態經濟帶,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重點的“3+2”區域重大戰略格局和“19+2”城市群主體形態。截至2020年我國城市群地區承載了全國約3/4的常住人口、貢獻了近85%的地區生產總值。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勢頭強勁,長江中遊🍲、北部灣、關中平原等城市群加快一體化發展,一批跨省域👨🏽‍🎨、跨市域的現代化都市圈加快培育,新的增長極、動力源正在加快形成。創新大江大河治理模式,推動長江👩🏽‍💻、黃河流域走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發生了轉折性變化🌈✴️,長江幹流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實現了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的階段性重要進展🐗🛸,能源保供和綠色發展水平持續提升。2021年🍪,黃河流域Ⅰ~Ⅲ類水質斷面占81.9%,比上年上升2.0個百分點,劣Ⅴ類占3.8%✡︎,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

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需要註重新區建設、釋放城市創新活力。黨中央著眼全國“一盤棋”,堅持系統觀念🚽、守正創新,鼓勵各式各樣的新區、開發區🍚、試驗區先行先試,推進體製機製的改革創新⛔️,打造區域增長極。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有7個經濟特區、19個國家級新區🐁、21個自貿試驗區、230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3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173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2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5個國家級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這些開發新區的湧現為全國經濟發展帶來了蓬勃動力與積極的示範效應👮🏽‍♀️,為全國城市高質量協調發展釋放了創新活力。

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需要註重縣域發展、推進城鄉融合、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探索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協調發展路徑。推進縣城建設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截止2021年底,我國城鎮常住人口為9.1億人。其中,1472個縣的縣城常住人口為1.6億人左右,394個縣級市的城區常住人口為0.9億人左右🔎,縣城及縣級市城區人口占全國城鎮常住人口的近30%👨‍❤️‍💋‍👨,縣及縣級市數量占縣級行政區劃數量的約65%。推進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還要持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完善城市功能,開發縣城資源潛力4️⃣,增強綜合承載力。以縣域發展為基本推動點🦹🏽‍♀️,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持續抓緊抓好農業生產👩🏻‍🦰,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助推城鄉協調發展🪁。大力推動縣域發展,逐步推進城鄉融合🐺,爭取實現農民在家門口就業、在家門口享受現代生活的目標🤸🏿。

區域重大戰略和協調發展戰略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系統策略♿️,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區域發展過程仍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具體表現為:區域經濟發展分化態勢明顯,發展動力極化現象日益突出💃,東北、西北地區發展仍然相對滯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和機製還需進一步完善,部分地區的比較優勢有待充分發揮。藍圖已經繪就,奮鬥正當其時。要把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作為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實的具體行動,堅持系統思維和問題導向🦫,註重空間精準化和政策連續性🍖,久久為功💢,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一是持續優化四大板塊區域發展格局🥏。堅持國家四大板塊區域發展大格局,逐步改善區域發展桎梏,循序消除區域發展障礙,漸進釋放區域發展稟賦👎⛰,持續優化四大板塊區域發展格局🕵🏻‍♀️。激發東西部地區區域發展潛力👨🏼‍🏭,把握向西開放戰略機遇,提升中西部地區公共服務均衡性🌪。充分發揮連南接北🫸🏼、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著力推動內陸高水平開放😢,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從維護國家國防🥘♔、糧食😒、生態、能源、產業安全的戰略高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二是更好發揮動力源地區引擎作用🥛。進一步提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動力源地區國際競爭力🤛🏻,更好發揮“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依托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現代化都市圈城市群,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在明晰特色優勢與主體功能定位的基礎上🧔🏽,合理規劃區域主體功能取向,釋放動力源輻射帶動作用🧑🏽‍🔬,發揮新區創新功能優勢🏮,釋放城市創新活力🐳,促進區域優勢互補🛳。三是完善區域協調發展體製機製⛹️🤸🏿‍♀️。通過推進東西、南北結對幫扶合作,健全區域戰略統籌、市場一體化發展、區域合作互助、區際利益補償等機製🍑,更好促進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共同發展。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機製🙆🏿‍♀️,也需要著力促進區域間公共服務均等化。切實改善公共服務水平均等化,促進要素流動、平衡人力資源分布,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四是推進縣域發展👩🏻‍🦼、塑造和諧城鄉發展關系。將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統一協調起來,有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加強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事業服務支出、人才吸引培育的傾斜🪳,持續整治提升農居環境,加大對農村長期建設的投資🙋🏼‍♀️,推動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積極發揮城市對周邊縣城🆙、農村發展的帶動作用🫖💇🏼。因城施策,形成城市產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支撐,積極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生產主體,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作者簡介

張輝

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商務部全球價值鏈專家。政治經濟學專業,獨立著作六部🪜✭;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與《中國工業經濟》等雜誌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主持國家社科重大和教育部哲社重大攻關等縱向課題十多項🪝。獲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合著)和北京市第11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論文)等諸多獎項👜。

deb85abfd2964d8aa0bc14e3f647318c.jpg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