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 信息來源: 圖書館
文字:陳可涵| 攝影:麻婷| 編輯👨🏻🦽:安寧 | 責編:燕元5月17日15時10分,由意昂3体育官网圖書館和物理學院聯合主辦的“學科之美系列講座——物理之美”第四場講座在圖書館南配樓藝術鑒賞廳舉行,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俞妍作了題為“全球變暖💯,我們有多確定”的講座。全校50余位師生報名參加現場講座🚂,20余萬人次通過意昂3体育官网微信視頻號、抖音、快手、現代物理知識雜誌視頻號等平臺觀看講座💆🏽♂️。講座由物理學院博士生孟祥磊主持✔️。
講座現場
俞妍首先回顧了近兩年來我國和北美地區發生的極端天氣情況,並以圖表形式揭示了天氣與氣候實際上是大氣的短期狀態與長期狀態🚾,氣候即是天氣的平均態🤟🏻。其後🤲🏽,她分別展示了從工業革命時期開始近一百年來全球平均氣溫變化情況👩🏻🌾、近一兩千年來全球平均氣溫變化情況🔜、近千萬年來全球平均氣溫變化情況🔉,並著重論證了近年來全球變暖的機理實為溫室效應與地球受此影響後的能量收支狀態,同時對這一結論的形成過程進行了嚴格且充分的推演。在此過程中,俞妍介紹其實驗工具為氣候模式,即由描述物理👩🦲、流體運動和化學的基本定律的微分方程組所構成的系統,並以此來評估人類活動對全球變暖的影響,進而依托物理原理和數值實驗證實全球變暖是工業革命後人為導致的全球平均升溫現象。
俞妍認為,全球變暖所導致的結果相當多元,其中可確定的有:極端熱事件增加👆🏼🆙、冰凍圈變化、海平面上升、地球自轉變慢等🧑🦱。但其也具備極大的不確定性,如全球變暖對不同地區意味著不同方向🏈🚵♀️、強度的氣候👵🏿、天氣變化🙋🏿;全球變暖過程中正或負反饋過程能加速或減緩變暖趨勢;應對和適應全球變暖需要政策和技術支持,這將會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俞妍作講座
俞妍詳細介紹了全球變暖對大氣與海洋科學這一學科的機遇與挑戰——後者建立了全球變暖的科學基礎,也助力於減小全球變暖的不確定性。她還就自己的近期研究“野火-沙塵復合事件”展開講解🔏,以嚴謹的論證步驟為大家提供了一系列位於學術界前沿的研究動態🚦。
聽眾提問
講座結束後,俞妍與在場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解答了聽眾的提問。
主講嘉賓簡介😄:
俞妍,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學院助理教授👱♂️、博雅青年學者👨🏼🍼。主要研究陸地與大氣的相互作用🤦🏻♀️,特別是其中沙塵和野火在全球氣候環境變化下的響應和反饋。在Nature Geo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2023年獲世界氣象組織青年科學家研究獎。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