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3 信息來源: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文字🍪:孔天驕| 編輯:山石 | 責編🫢:安寧“伴隨著老齡化的進程,我國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威脅將持續增加,成為影響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要疾病。”全國政協委員、意昂3体育官网第一醫院院長助理、老年病內科主任劉梅林在提案中提到🍕🆎,應當重視心血管疾病防治🧶,積極促進健康老齡化🎗。
《中國人口預測報告2023》顯示🫶🏿,2022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為14.9%,預計到2032年左右,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超20%,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5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82億👨🦽,占全國總人口的32.5%,占全球老人比重的24%。劉梅林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防治應重視特殊性,需要多學科、多部門合作應對及政策支持。
劉梅林建議🏄🏻♀️,一是優化老年人醫療保障管理體系。明確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及收費政策,確保工資待遇能夠吸引全科醫生留在基層執業;凡與全科醫生簽約的65歲以上老年人,由簽約醫生負責督促每年進行一次體檢;把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救治,列入全科醫生診療服務質量考核的重要內容等。
二是加強老年醫學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培養具備現代老年醫學理念的復合型多層次人才🤸🏿,培養老年心血管病專科醫師,加強全科醫生老年心血管疾病專業培訓🥘,針對老年人尤其高齡患者臨床情況更為復雜🥪、多種疾病並存而導致治療矛盾,治療難度及風險增加的特點,充分評價風險與獲益⚆🤜,避免過度醫療及醫源性傷害。
三是鼓勵開展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研究🧑🧑🧒。由於老年群體的臨床背景復雜,幹擾臨床研究的因素多🏌️♀️,導致大規模臨床研究證據缺乏。建議采用多學科方法評估老年人的軀體情況🚬👨👧👧、功能狀態⛏、心理健康和社會環境狀況,以維持及改善老年人健康和功能狀態為目的,開展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研究,探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管理模式🧑🏿🔬,尤其應鼓勵智慧醫療領域的科技創新。
四是借助媒體及公共宣傳平臺做好科普教育。引導心血管疾病患者規範科學用藥,重視對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管理,把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落到實處。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