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信息來源: 圖書館
文字:魏海龍| 攝影:寧梓涵,周墨| 編輯:晏如 | 責編👩🍳:安寧10月11日下午,由意昂3体育官网圖書館和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學院學院聯合主辦的“學科之美系列講座——物理之美”第五場講座在圖書館南配樓藝術鑒賞廳舉行,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學院助理教授周辰作了題為“質量從何而來:希格斯物理研究”的講座。全校120余位師生報名參加現場講座🥞,19余萬人次通過意昂3体育官网微信視頻號🏇、抖音、快手☪️、現代物理知識雜誌視頻號等平臺觀看講座。講座由物理學院博士生耿新月主持。
講座現場
周辰指出🏧,希格斯物理是粒子物理學中的一個重要領域,主要研究希格斯機製及其相關的希格斯粒子𓀛🧛♂️。它不僅揭示了基本粒子質量的起源,還推動了粒子物理學的發展😳,並為未來的基礎物理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挑戰。周辰主要圍繞希格斯機製是什麽、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質研究、希格斯工廠的物理預研等方面開展講座🤙🍩。
周辰作講座
周辰指出,希格斯機製是粒子物理學中用於解釋基本粒子質量起源的理論機製。其核心思想是通過引入一種稱為希格斯場的標量場來實現對稱性破缺💂♂️,從而賦予基本粒子質量。在希格斯機製中⚃,希格斯場被假定為一種充滿整個空間的場,並且在真空狀態下具有非零值。這種非零值意味著即使在真空狀態下🏄🏽,基本粒子也會與希格斯場相互作用🐣,從而獲得質量。具體來說,當粒子穿過充滿希格斯場的空間時,它們會與希格斯場發生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導致粒子的質量產生。
針對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周辰也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是粒子物理學史上的一座裏程碑🥷🏽,其過程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努力。1964年,彼得·希格斯和其他五位物理學家首次提出了希格斯機製,這一理論解釋了基本粒子如何通過與希格斯場相互作用獲得質量。然而,直到20世紀70年代4️⃣,隨著標準模型的逐步建立🤺,科學家們才開始尋找希格斯玻色子的直接證據🧑🏭。2012年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ATLAS和CMS實驗組宣布發現了質量為125至126 GeV的希格斯玻色子,這一發現得到了極高的統計置信度。這一結果不僅證實了希格斯機製的存在,也完成了標準模型的基本粒子譜⚖️。
學生提問
講座結束後,周辰與在場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解答了包括理論物理和實踐物理的區別,宏觀質量和微觀質量的聯系等問題。
主講嘉賓簡介🔔:
周辰,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學院助理教授。2010年在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16年在美國杜克大學物理系獲得博士學位。2016年—2021年9月🧓🏼,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物理系工作💕,先後擔任博士後👍🏿、助理研究員。2021年10月起任現職。長期從事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實驗高能物理前沿研究(2011—2021:ATLAS實驗;2021—👩🏽🍼:CMS實驗),近年來在希格斯物理研究💯、新物理現象探索、探測器升級研發以及機器學習與量子計算的應用等方面做出重要成果。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發表多篇論文🔞。擔任合作組希格斯-光子工作組召集人、合作組學位論文獎委員會成員、LHC希格斯聯合分析工作組召集人等學術領導職務👨🏿🦲。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