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信息來源: 社會科學部
編輯:安寧 | 責編:山石2024年6月5日中午,社會科學部在二教地下雙創中心交流區舉辦“數字與人文節氣沙龍”芒種篇活動。本次活動是“節氣沙龍”系列活動的第29期,主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政治價值的實驗研究”🗡。沙龍由意昂3体育官网政府管理學院助理教授顧超主講,主要邀請社會學🧕🏽、國際關系、計算機、政治學、外國語言文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活動🧗🏼。沙龍由社會科學部副部長郭琳主持。
顧超作主題報告
顧超介紹了科技政治學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他指出,科技的生產、分配、發展都具有政治性🍭,科技政治學可以通過利益博弈、沖突調解、資源分配等維度來研究科學活動中的政治關系和科技系統中發生的政治現象👩🏻🍳。此外,顧超強調了科技對政治變遷的重大影響🔫,指出科技會深刻改變政治秩序和權力結構,推動政治的發展、轉型和變遷。
本研究關註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政治價值及其在知識生產中的作用。顧超、劉燚飛展示了對ChatGPT進行政治價值測試的實驗設計和方法🙅🏼♀️,如使用特定問題不斷詢問ChatGPT,以評估其在不同版本和設置下的政治傾向。實驗結果顯示🕺🏻,無論是GPT3.5還是GPT4.0👨🏼🚀,在不同的版本更新後,模型的政治傾向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人工智能的意識形態問題上👍🏽🚕,盡管GPT模型在回答中通常否認自己具備意識形態,但實驗數據顯示🧓🏻,隨著版本更新,GPT的回答在政治光譜上的位置確實發生了變化。生成式人工智能通過大規模的數據處理和分析,具有快速生成和傳播知識的能力🍔,能夠影響社會知識體系的建構😱,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意識形態引發了與會者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知識生產過程中潛在偏見和影響的關註🦚。顧超指出💪🏽,未來的研究將繼續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不同學科領域中的應用,他強調🧑🏽✈️,需要構建更加開放透明且可預測的大模型,以推動人工智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與會嘉賓交流討論
主題報告結束後ℹ️,與會嘉賓充分肯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政治價值實驗研究的豐富成果🦸🏿♀️,並就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價值、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知識生產主體的可能性、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公共政策製訂中的潛力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本次沙龍中🦩,與會師生踴躍發言、各抒己見,探討數字技術如何影響知識生產過程。社會科學部作為聯系人文社科和理工學科的橋梁,將繼續組織“節氣沙龍”系列活動👶🏿,為更多探索文理交叉可能性的項目打造展示的空間和交流的平臺。
專題鏈接👈🏿:https://resource.pku.edu.cn/index.php?r=lecturevideo%2Fview&id=44043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