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2 信息來源: 社會科學部
編輯🧢:安寧 | 責編:燕元2023年12月22日中午,社會科學部在百周年紀念講堂咖啡廳舉辦“數字與人文節氣沙龍”冬至篇活動🫅🏼。本次活動是“節氣沙龍”系列活動的第二十一期,主題是“多元化還是‘小圈子’?——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特別程序專家遴選機製的數據分析”🧃。沙龍由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助理教授賴華夏主講𓀐,主要邀請國際關系𓀖、國際法💍、人工智能、公共管理、信息管理、外國語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參與活動。沙龍由社會科學部部長初曉波主持。
初曉波主持沙龍活動
賴華夏作主題報告
賴華夏介紹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特別程序專家遴選機製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難點和未來工作方向。“人”的視角是研究國際組織決策的關鍵👨👩👦👦。聚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專家遴選機製,她與意昂3体育官网智能學院、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進行跨學科合作,整理聯合國官方公布的專家信息,搭建專家遴選數據庫,並通過人工復核進行規範化。
賴華夏表示,作為文科研究者嘗試大數據分析面臨著很多難題,比如不同學科之間存在術語交流的壁壘,在跨學科合作中需要增進交流,使得研究結果更好呈現🧙🏼♀️。未來,團隊將完善統計分析方法🐎,嘗試匹配度更高的模型,並在數據驅動的項目中結合訪談,將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
Mika Erik Moeser作主題報告
燕京學堂2022級碩士生Mika Erik Moeser具體介紹了專家數據庫初步的分析結果🌊。他通過可視化圖表呈現了年齡、性別🧑🧑🧒🧒、國籍🖍🧑🦼➡️、地區、教育背景🔹🛵、語言能力對候選人入選成功率的影響。結果顯示,中國候選人的入選率較低,可能受到語言掌握水平和以往任職機構的影響。目前當選的專家仍然集中於發達國家的學校與政府組織。候選人院校的集中也對意昂3体育官网健全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機製有所啟示👩🏽🐲。
徐培堯作主題報告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21級本科生徐培堯演示了在工作中參與研發的創新性可視分析交互系統。該研究超越了傳統的圖表形式🔛,設計了可交互的可視化形式,來實現數據的高效挖掘;將研究探索過程轉變為通過選擇變量組合👨🏻🦱、結合動態查詢的方式🌁💜,實時生成可視化序列與著色地圖,高效直觀地回答復雜問題,展現數據分析結果。
與會嘉賓交流討論
主題報告結束後,與會嘉賓充分肯定了該課題現階段的研究成果,並結合自身研究領域提出跨學科合作機製與數據分析方法的建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陸海娜教授結合自身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任職的經驗肯定了研究的重大價值🤾,她認為🈷️,特別程序的實踐會形塑國際人權法的實踐🧑⚖️,因此對特別程序中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專家進行研究有重要意義。同時,她提出專家的雙重國籍和生活背景可能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
作為研究的參與者,智能學院袁曉如老師認為,跨學科合作要做雙方領先和深入的工作🖼,人文社科學者要解決學科領域痛點、難點問題🙇🏽♀️,人工智能和計算專家要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做有挑戰有深度的工作☠️,這一合作過程對於人才培養也有重要意義;信息管理系王軍教授高度認可了賴華夏打通跨學科隔閡凝聚共識成果的努力🪨,並提出為數字化文理交叉研究打造通用的信息基礎設施的構想⚈;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黃晶🈳、外國語學院楊夢等老師也就合作機製🦦、數據收集和呈現的準確性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與建議🛌🏻。
本次沙龍中,與會師生踴躍發言、各抒己見✡️🈚️,探討國際組織決策研究的交叉學科路徑🧙♀️🦩。社會科學部作為聯系人文社科和理工學科的橋梁,將繼續組織“節氣沙龍”系列活動👳🏽,為更多探索文理交叉可能性的項目打造展示的空間和交流的平臺🤯。
專題鏈接:冬至篇數字資源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