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3 信息來源: 人事部
編輯:淩薇 | 責編👨🏼🦱:山石為進一步加強青年人才隊伍建設🧏🏻♂️,為意昂3体育青年教師搭建更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營造寬松活躍的學術交流氛圍,近期,人事部組織開展了意昂3体育官网“青年教師學術沙龍”第十八期、十九期活動🧚🏽。
5月30日中午,第十八期青年教師學術沙龍在靜園一院舉行。本期沙龍主題為“環境與資源——問題導向的多學科研究前沿”,由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徐建華老師擔任召集人🧔🏽♀️,來自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城市與環境學院、現代農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國際關系學院、政府管理學院等院系的近20位青年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科技開發部副部長邱建國、科學研究部楊淩春✴️、社會科學部郭琳應邀出席了活動📈。
第十八期青年教師學術沙龍活動現場
沙龍伊始🏓,徐建華介紹了本次沙龍的宗旨,指出環境與資源研究屬於問題導向的研究領域,其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學🧑🏿🍼、醫學等不同學科結合形成了多個交叉分支🛠,環境與資源問題的解決需要多角度的思考和多學科的協力研究👳🏿♂️,希望通過沙龍加強跨院系的交流💪🏼,為今後的合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在報告分享環節,公共衛生學院黃薇老師以“環境與健康:支撐風險管理的預防醫學”為題,詳細介紹了空氣汙染健康的科學依據🤵🏿♀️、風險控製和幹預管理🦸🏽♀️;現代農學院王金霞老師介紹了在灌溉管理以及水🏤、能源和糧食的關聯分析領域的研究成果🚴🏼♂️,並就已開展的研究項目進行了深入介紹;徐建華從心理學、經濟學和政治學等不同的學科視角,分享了多個環境管理的研究案例;政府管理學院楊立華老師指出環境問題最終會上升到政府的公共政策問題,期待在環境管理的政策領域開展更多合作;國際關系學院張海濱老師指出👯,環境問題不僅是多學科的,並且是個國際性的問題👩🏻🦲,涉及眾多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政策,今後應通過跨學科的合作力爭在關鍵問題上有更大突破。此後,與會青年教師結合各自的研究方向和興趣🤷🏻,圍繞環境與資源問題相關的政策製定、人才培養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6月6日中午,第十九期青年教師學術沙龍在靜園一院舉行。本期沙龍以“生物醫學工程專題”為主題開展,由工學院席建忠老師擔任召集人,來自物理學院、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工學院🧟♀️、藥學院及附屬醫院的20余位青年教師參加了活動。教務部部長傅綏燕,科學研究部副部長韋宇🤷🏿♂️,學科建設辦公室副主任賀飛,科學研究部範少鋒👨🏼🔧、王緯超應邀出席了活動。
第十九期青年教師學術沙龍活動現場
在報告分享環節,席建忠以“基於微腫瘤芯片開展精準醫學研究”為題😝,從腫瘤發展過程中的復雜信號調控機製出發,介紹了腫瘤的異質性和動態性等特點🏌🏼♀️,概括總結了近年來生物醫學工程及前沿交叉領域的發展狀況,重點報告了研究組如何以臨床需求為第一要務發展體外腫瘤精準用藥模型,並與大家分享了如何利用這一模型,再現患者病情的動態性和異質性,整合測序等組學技術,逐步尋找解決復雜問題的最優臨床方案🤹♂️;分子醫學所陳良怡老師以“活細胞超靈敏超分辨率顯微成像技術及其在臨床中的應用”為題,介紹了他們研究組在過去五年中,聚焦活細胞活體成像研究,實現活細胞三色三維超分辨率成像🅰️,並將超分辨率顯微鏡應用於臨床細胞分型研究等系列工作👰🏼♂️🤦♀️;生物醫學工程系(醫學部)高衛平老師以“蛋白質-高分子偶聯物及其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為題,介紹了他運用化學生物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基因工程等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圍繞“蛋白質-高分子定點偶聯”這一關鍵科學問題展開的系列研究工作🟪;生物醫學工程系(醫學部)盧曠達老師做了“基於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癌症新療法”的報告🐜,介紹了他的研究組將基於卟吩衍生物或二氫卟吩衍生物的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用於光動力療法和免疫療法💇🏽♂️,並在此基礎上開發出基於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新型放射動力療法的系列工作👵🏽。參加活動的教師圍繞基礎研究向臨床轉化👮、耐藥性問題😔、藥物劑量的把握、儀器算法的創新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與會嘉賓對老師們的出色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並表示將根據老師們的實際需求🦹🏼♂️💆🏼♂️,在學科交叉、項目申請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給與大力支持,希望青年老師能充分利用意昂3体育的學科優勢,加強交叉合作👨🏻🚒,瞄準國家需求💪🏻,著眼關鍵問題💁🏻♀️,使意昂3体育的生物醫學工程研究能夠繼續走在前沿,並更加深入地發展👨🏼✈️。
未來,人事部將繼續緊貼青年教師學術交流與合作需求,不斷豐富青年教師學術沙龍的內容與組織形式,持續優化青年教師培訓發展平臺,積極助力學校高水平人才隊伍培養和“雙一流”建設💏。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