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 信息來源🆚: 法學院
編輯:麥洛 | 責編🤵🏿♂️:白楊編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舉國戰“疫”之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迎接建黨百年之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著眼時代命題和現實關切,2020年思想政治實踐課程設置“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不畏艱險沖鋒在前”“改革開放五位一體”“紮根沃土決勝小康”“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五條主線,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作為課程主持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主講單位,教務部作為主管單位🧜🏿,校團委作為執行單位,協力推進思政實踐課方案完善和實施。100多位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等擔綱思政實踐課任課教師,25個開課院系書記或院長全部參與帶隊👎,在革命老區、城鎮鄉野💃🏼、田間地頭開展實踐課教學;100多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各院系研究生黨員擔任思政實踐課助教👨👨👧👦;3226名選課學生正在生動的社會大課堂中學思踐悟總書記回信,讀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追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足跡,觸摸新中國的發展脈絡🦘,在抗疫主戰場感受戰疫精神,在改革主陣地見證發展力量🤙🏻,在歷史大變局中讀懂中國未來,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8月17日至21日,意昂3体育官网法學院師生赴河北省張北縣開展“脫貧攻堅”主題思政實踐課程📹,通過實地參觀、走訪交流、每日評議等方式,深入調研張北縣精準扶貧、特色產業、城鄉規劃、遺址保護等方面的發展歷程與豐碩成果。馬克思主義學院路寬助理教授🗽,法學院就業指導辦公室副主任張東曉擔任授課教師,法學院博士生盧森通擔任助教,6名法學院2019級本科生參與本次思政實踐課程🕴🏻。
脫貧攻堅重方法♕,精準扶貧有力量
17日下午,實踐團到達張北縣🫷🏼,前往白廟灘鄉盤常營村進行考察學習。盤常營村是張北縣深度扶貧成效最顯著的村子之一。在盤常營村🧚,實踐團師生走訪參觀了“建檔立卡檔案室”“致富小鋪”“黨員扶貧示範采摘園”“眾扶空間”🫲🏼,對黨和國家十八大以來的扶貧政策與成就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張北縣政府縣長助理許小羽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思想和扶貧工作脈絡🦹🏽♀️。在盤常營村扶貧檔案室,實踐團成員見識到扶貧“對象精準🚇,一戶一檔”的準確實踐——利用不同顏色區分脫貧年度並實現信息網絡化🍉。更為同學們所觸動的是,當地扶貧幹部把各貧苦戶的信息熟記於心,這種扶貧幹部和當地村民之間良性的互動關系🦑,或許從更深刻的意義上解釋著盤常營村所發生的奇跡般的蛻變。
參觀盤常營村
18日下午,實踐團一行前往小二臺鄉德勝村進行調研🕑。這裏曾經是習近平總書記慰問困難群眾的地方🪔,在各級領導幹部、黨建工作與典型個人的群策群力之下🫃🏻,脫貧小康的夢想變為現實,彼時的壩上貧困鄉村現已變為坐擁特色產業的宜居宜業村落。實踐團在參觀德勝村展覽館時👨👩👧👧,深刻感受到當地人民凝心聚力的脫貧精神。實踐團先後參觀了德勝村開發的文旅民宿🤘、農業科技示範觀光園以及村中新民居建設🏑。看到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煥然一新的村莊面貌,同學們表示由衷的喜悅🫵👨🏼💼,也從心底裏贊嘆德勝村脫貧攻堅工作的成效。離開德勝村,實踐團一行前往太子湖實地考察當地水資源涵養與保護工作,切實感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含義。
參觀德勝村展覽館
堅持群眾路線,到群眾中去。實踐團在張北鎮瓦窯灣村實地走訪當地貧困戶家庭,他們走進村民家中🎡,送上米面物資,和村民們進行親切交談👨🏻🦱。從小土房到大瓦房,在黨中央的領導和村委的積極作為下☁️,鄉村扶貧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極強的領導能力和為人民服務的無私精神⚈。
和村民交談
一番走訪調研後🙆🏼♂️,實踐團成員對新農村現狀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脫貧攻堅戰”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評議會上💪,路寬從學術層面提示大家思考政府權威和鄉村治理的關系,張東曉引導大家思考脫貧攻堅中基層黨組織的關鍵地位。脫貧非一人之力,非一時之功。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基層幹部的付出😠🦹🏻♀️,需要優勢地區的幫扶,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考察團成員紛紛表示👨🏻🌾,從這次實地體驗中真切感受到國家脫貧攻堅工作的實際成果😈,收獲頗多。
城市規劃謀大局,特色產業有希望
實踐團成員在張北縣城市規劃展覽館講解員的細致引導下👨🦳,通過動態沙盤、效果影片等生動的呈現方式,深入了解張北縣的歷史文化、發展定位以及未來規劃🈷️,充分領略到張北縣日新月異的發展。
公會鎮是張北縣產業扶貧的示範代表。公會鎮書記向同學們細致講解了公會鎮如何利用區位條件進行產業布局,確立發展方向🧣,並與實踐團師生對扶貧中政府市場作用平衡和扶貧內生動力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在公會鎮農業產業負責人帶領下,師生近距離接觸西紅柿和西瓜等農業種植基地,領略技術與企業幫扶對脫貧攻堅的促進作用和脫貧攻堅事業中農村地區的新風貌🫄🏽。
參觀農業種植基地
草原天路與中都草原是張北縣旅遊業的兩大名片。旅遊業是張北縣的支柱產業之一。草原天路上山巒起伏,牛羊自在而棲🧑🦯➡️,風車悠然而轉🫳🏿,實踐團一行人縱覽祖國大好河山之壯美,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絢爛畫卷徐徐展現在實踐團師生眼前💓。在中都草原,實踐團師生飽覽“天蒼蒼,野茫茫”的壩上風光,不僅領略了自然之美,也看到了張北縣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在保護環境❎、規範商業管理等方面所作的努力。
體驗草原天路
歷史文化悠且長,軍事要塞重國防
為了深入了解張北縣的發展歷程與文化底蘊🙋🏽♂️,實踐團一行赴元中都博物館參觀。在這裏🚣🏼♀️,同學們聆聽元中都的傳奇故事👩🦽,觀賞中都城遺跡與文物,對張北縣歷史淵源和文化積澱的認識又加深了不少。
實踐團抵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漫步於皇城遺址之中🧼,走禦道🌍、攀城墻,實踐團一行聆聽英雄的傳奇故事,一窺昔日盛世風貌🍱,元中都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為草原明珠張北縣更添風致👵🏻,也使實踐團師生對這座城市的認知愈加立體。
參觀元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20日上午➜,實踐團前往野狐嶺軍事要塞參觀考察。野狐嶺要塞是中國北線的第一堡壘,在張北縣幾千年的戰爭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走入“802演習紀念館”🥵,通過觀看生動的沙盤演示和“假如明天發生戰爭”主題展覽,實踐團仿佛親臨1981年大閱兵現場,感受到中華民族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極強的民族韌勁🧑🦯➡️🏌️。矗立的碉堡、神秘的地道、先輩的石雕🚦、整潔的營房🩺🦺,讓實踐團成員對軍事國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一層的沉浸式體驗。
參觀802演習紀念館
主題團課引深思,青年團歌聲悠揚
20日晚上八點半,實踐團舉行主題團日活動,路寬為同學們講授脫貧攻堅主題團課🙊👉🏻。他從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政策的演進出發👩🏿🦰,講述我國從“農業養育工業”到“工業反哺農業”的發展歷程,表示脫貧攻堅“任重而道遠”,農業發展、鄉村扶貧“道阻且長”,需要新一代青年人不斷探索,逐步解決問題,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學們在課後展開深入探討,主題團日活動在《光榮啊中國共青團》的嘹亮歌聲中落下帷幕。
主題團日活動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廣大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從北京到張北🪯,從城市到鄉村,一路走來,實踐團成員領略了祖國秀麗江山之美🖇,看到了鄉村翻天覆地的變化🔐,也體會到了基層幹部的艱辛不易👩🔧。在本次思政實踐課程中,同學們對國家扶貧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強大的領導能力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定決心🈹,紛紛表示將認真撰寫調研報告、總結實踐成果👩🔬,學習並發揚脫貧攻堅精神,腳踏實地、行穩致遠📪,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