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9 信息來源🚼: 經濟學院
編輯:山石 | 責編💂🏼♂️:燕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對此我堅決擁護。
“兩個毫不動搖”是黨和政府長期堅持的大政方針⏲。黨的十五大把“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確立為我國的基本經濟製度,明確提出“非公有製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提出“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製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黨的十九大則把“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作為黨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進一步確定下來。黨的二十大再次重申“兩個毫不動搖”📘,之後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針對社會上對我們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作為今後工作的重點🧑🍳,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支持鼓勵民營經濟發展一以貫之的態度和方針政策🤼♀️。
從理論來看🖐🏻,公有製經濟和非公有製經濟具有不同的作用。由於市場有外部性,為了實現產業均衡、收入均衡🧘🏻,以及完成民營企業做不了、做不成的重要工作等(如不計成本地向偏遠地區修路供電),國家必須發展國有經濟以增強宏觀調控的力量,這就是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的原因。而對於民營經濟,盡管由於其資本規模通常較小,有抵禦危機能力差、隨波逐流的弱點,但也存在管理成本低、效率高📘、靈活性強,更能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生產需求的優點,這也是為什麽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原因。
從實踐來看,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其實就是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方針的偉大實踐🏌🏽♀️。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表明,公有製經濟和非公有製經濟均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國有經濟的引領和推動下,我國建立起了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近一半世界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我國建立起了完善順暢的基礎設施體系,高鐵、高速公路💇🙍🏿♂️、電網🫎、4G網絡規模等長期穩居世界第一;我國經濟總量和綜合國力躍居世界第二🍓,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其中有99家是國有企業……總之,國有經濟在宏觀調控、社會保障、國家安全、科研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壓艙石”、社會和諧發展的“穩定器”💂🏿、國家安全和國防軍事工業的重要基礎☂️。而民營企業,在社會發展中也有著重要的定位和作用,通俗的說法叫“56789”,即“民營經濟貢獻了中國經濟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在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領域,民營經濟更是先鋒和主力🤵🏼♀️,從專註新能源製造的比亞迪、寧德時代,到引領數字經濟的阿裏、騰訊、百度,再到深耕智能製造的華為、大疆,近年來有一大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民營企業脫穎而出🏋🏼♂️,引領我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當然🧑🏻⚕️,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不僅僅是互補關系,兩者之間也存在競爭,因此在具體工作中往往存在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如何協調的矛盾。從理論上說國有經濟從事的應該是民營經濟做不了💈、做不成、做不好的事情🪀,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難免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民營經濟現在做不了✫🧑🦲、做不成🚴、做不好🙋🏼♀️,未來做得了🥓、做得成、做得好怎麽辦🐄?考慮到民營經濟相對於國有經濟的效率優勢🖐🧑🎓,國有經濟在部分領域應該適當退出🧮。但考慮到路徑依賴🙌🈳,國有經濟的退出是不容易的,這就會引發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的沖突。二是國有經濟一旦進入某個領域,初期確實做的是民營企業不容易做好💇🏿♀️👨🦰、做成的,如在修路🕺🏿、架橋的工程領域,主要面向省城以上的高端市場🤸🏼,但隨著高端市場的飽和🤶🏼,為了國有企業資產的保值或增值🚃,勢必進入地市級乃至縣城等低端市場,這樣又會引發和民營經濟的矛盾🫃🏽。可見,如何把“兩個毫不動搖”在實踐中落地🚵🏻♀️👩🏻💻,還有不少的工作要做,這很值得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去研究。
在筆者看來💁🏻,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核心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推動國企民企平等對待。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解決第一個問題的關鍵。從效率的角度來看🪔,能讓民營經濟做的事情,應該交給民營經濟去做,這也是國家在一直推動的事情🧚🏻。但有些領域涉及國家宏觀調控能力、社會和諧發展、國家安全的,只能交給國有經濟做。歷史上一些國家的實踐也表明,這些領域不能簡單地私有化。所以關鍵是明確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的邊界👶🏽,將關乎國計民生、國民經濟命脈的戰略性領域交給國有經濟👱🏻♀️,將其他充分競爭的行業和領域交給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自行在市場機製下優勝劣汰🧙🏻♀️、有序進退🤢🦸🏻♂️。事實上👮⛎,這也正是黨和政府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方向👩🏻🏫。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三個方向👱,即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7️⃣、完善現代企業製度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製。其中🍸,分類施策將國有企業劃分為商業類國企和公益類國企🤛🏿,主業處於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商業類國有企業,要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國有資本參股🧞🏊🏼;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原則上都要實行公司製股份製改革👩👩👧,積極引入其他國有資本或各類非國有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公益類國有企業可以采取國有獨資形式,具備條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資主體多元化,還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特許經營、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勵非國有企業參與經營🈂️。
但是,分類改革只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第一步🧑🏻🤝🧑🏻,後續除了還要分類發展、分類監管😐、分類定責、分類考核外,還要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只有推動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成為與民營企業相同的治理完善、運轉高效、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市場主體,才能解決國有經濟路徑依賴的退出問題👞,即交給市場充分競爭、優勝劣汰。政府要在各項政策法規和製度構建上👩👩👦,為這類國有企業提供支持和加強監管。
而解決第二個問題的關鍵是推動國企民企平等對待🏌🏻♀️。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之間的競爭只要是市場行為🧑🏽🎨,政府就不應該幹預,既不能提供“國有股東”的特別照顧👩🏽,也不應該打壓為難民營經濟。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要從製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就是要保障民營企業與其他所有製企業依法平等使用各類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平等享受政策支持、市場準入🗃,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實現權利平等💥、機會平等🚶➡️、發展平等。只要民營企業能夠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那麽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的矛盾就可以通過市場來化解,誰能夠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誰就應該留在市場上。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落腳點是“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公有製經濟和非公有製經濟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能簡單地把兩者對立起來,各種所有製經濟完全可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下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作者簡介
周建波
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經濟史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愛知大學ISSC(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講座教授。現為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經濟史研究所所長🗳。已出版著作有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nd Early Thought of Modernization in China⌛️、《洋務運動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思想》《金融的邊界與創新✊:歷史視野下的金融🔳、文化與社會》《寧德商幫發展啟示錄》《鑒知集: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等,並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經濟學季刊》、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國內外頂尖經濟學期刊發表多篇文章👩🏻🦼,獲榮譽多項。其中專著《洋務運動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思想》獲2002年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著作二等獎🏑,論文《中古時期寺院經濟興衰的經濟學分析》獲2020年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擔任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東亞同文書院經濟調查資料的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主持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日本東亞同文書院對華經濟調查研究”等。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