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6 信息來源: 馬克思主義學院
編輯:悠然 | 責編:麥洛5月24日上午,馬克思主義學院在理科5號樓301會議室召開黨委理論中心組(擴大)會議,專題學習研討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的回信精神和《中國共產黨簡史》一書。學院黨政班子全體成員、黨委委員和各支部書記參加活動。
會上,學院黨委書記孫蚌珠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的回信精神。孫蚌珠逐句解讀了總書記的重要回信,她談道,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的奮鬥史,是我們實現民族復興的底氣和自信的源頭。哲學社會科學者有責任構建中國的學術話語體系,使世界更了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者應該提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養優秀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傳播隊伍。她指出,學習總書記的重要回信精神要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在學習“四史”和中華文明史中,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學院黨委副書記馮雅新以“百年黨史重要人物概略”為主題作了學習分享。她介紹了《中共黨史人物傳》的基本內容,並列舉了張人亞、何敬平、吳運鐸三位具有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的黨史人物故事。她認為,在黨的歷史上,一批又一批優秀黨員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從他們身上能夠更加讀懂黨堅定不移的信仰和堅若磐石的追求,更加深刻感受到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政治經濟學研究所黨支部書記聶誌紅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之社會性質”為題,介紹了王亞南關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經濟形態的論述與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對中國社會性質和革命任務的分析,闡述了認清中國革命的對象、動力、性質和前途等一系列問題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意義。
專題學習會現場
主題分享結束後,與會人員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學院副院長宇文利認為,黨史學習要講究方法論,註意把握“兩個大局”、黨的歷史方位和時代方位。學院副院長宋朝龍認為,中國共產黨始終面向時代潮流和人心所向,既謀劃長遠又幹在當下,以人民為中心把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所黨支部書記林鋒認為,《中國共產黨簡史》堅持大歷史觀和正確黨史觀,突出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是一部思想深刻、通俗易懂的黨史讀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張會峰認為,百年來無數中國共產黨人用奉獻和犧牲生動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講好黨史故事是時代賦予思政課教師的責任和使命。2020級博士生1班黨支部書記表示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專業學習和黨支部活動中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
孫蚌珠在總結時強調,學院全體黨員和廣大師生要發揚馬克思主義優良學風,進一步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誌、明確方向,充分發揮學科和專業優勢,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堂、課題研究和理論宣講等各方面,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