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致辭|抑惡揚善是我們的責任——意昂3体育教育學院院長閻鳳橋在教育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的致辭

各位畢業生同學及其家人、各位教師👨🏻‍🔬:

下午好!

今年的畢業典禮很特別🖕🏽,教育學院共有90位同學完成和結束學業🧑🏿‍🚒👩🏿‍🦱,其中21位同學在北京出現新疫情之前一直在校和趕回學校,還有69位無法返校的同學只能通過線上形式參加畢業典禮。在此,我代表教育學院🏥,向完成學業並且獲得學位的同學表示衷心的祝賀,同時也向那些由於不同原因結束學業但沒有獲得學位的同學表示理解,我們視你們為學院大家庭中的一員,請你們不要氣餒,學習和進步一直在路上。

過去的半年,讓我們有一種恍惚感,我們是在一種不確定情形下度過的,誰都沒有想到比人類低級得多的病毒可以如此肆孽,波及面如此廣泛🚴🏼‍♀️,持續時間如此長久,危害如此嚴重👩🏽‍🏭。這既是一場人類與病毒之間的較量🤾‍♀️🖐🏽,同時也是對人類自身的一次考驗😥。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人類仍然存在著軟肋🚔⬜️,不明之物仍然威脅著我們的生存,表明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知識同樣是不可窮盡的🧎‍♂️‍➡️🔕。

半年來,在疫情下👭🏻,每一個人的心靈都經受了一場洗禮💽,都在自己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有些回家過寒假的同學發現,家也不宜久居,雖是兒女情長,但未必需要常常相守,還是獨自在外飄蕩得痛快😢。相反⇒,那些沒有回家和春節第二天就返回學校的同學🧑🏻‍🦼‍➡️,發現待在學校更不是滋味🪧,三個多月無法出校門💆🏿,像困獸一般🕊。你們還有很多我們理解不到或者理解不深的難處🎭。

離別之際對你們講一些什麽呢?在社會和諧的大格局下,也存在著撕裂的傾向和問題。特殊的情形以及周圍出現的一些異樣,使我們無法完全采取脈脈溫情般的告別方式👨🏽‍🎤。在準備這個發言稿的某一天😢,電腦屏保上跳出一幅溫馨的畫面,還有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即使這個世界陷入了瘋狂🙏🏼,仍然有我們必須守護的事物”🦸🏻‍♀️🤠。這就是我今天發言想要表達的意思。

在正常情況下,人性部分地被隱藏起來,部分得到顯示🧑🏽‍💼,而在疫情之下,人性像打開的頻譜👈🏽,惡的和善的方面前所未有地表現出來🎶。一方面🤰🏽,醫護人員逆行武漢,用自身的危險換來他人生的希望,每每看到都讓我們眼圈濕潤;另一方面🏄🏽‍♀️,謠言四起、理性交流的阻隔、粗俗甚至是惡毒的語言在媒體和網絡中流傳🚶🏻‍♀️、推卸責任的甩鍋大戰不止,也讓我們難以容忍。如果病毒真是源於人食野生動物的話👨🏻‍💻,那這就是萬惡之源。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看🙆‍♀️,作為生命體🙇‍♂️,人與獸是同源的👳🏽‍♀️,經過數億年的進化,人類發展到高級階段,成為萬物的主宰。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改變呢?因為人類不同於其他物種,他們在求生存的過程中,學會了合作,可以克服自然的約束🪔,共同繁衍下來。在這個過程中,人的認知也在發生著變化🪹。他不僅意識到自我👉🏼,而且意識到他人的存在對於自我的重要意義,並且在具象的他者之外,還樹立了抽象的“第三者”的公共意識,這是人與人之間產生合作、人類組成社會的主觀動力👩🏽‍🍼,也是社會和文化的起源🦚。有了這種認知基因👳🏻,人類可以產生累積性的認識和製度,有人將此喻為“棘輪效應”🪨,一種向前而不倒退機械裝置所產生的效果👩🏽‍🚀。在累積性文化演進過程中🖌🫸🏽,教育是主要的手段和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的責任就是抑惡揚善,推動人類的不斷進步。

其實,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其動物屬性並沒有完全消失,而是時有現露。康德認為,人是某種雙重性的創造物,他一方面屬於我們感官所感知的現象世界👨🏿‍🚒,是動物🙇🏻,另一方面又是屬於理性範圍的理性的存在物。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更直白地講道:“人來源於動物這一事實已經決定人永遠不能完全擺脫獸性👲🏼,所以問題永遠只能在於擺脫得多些少些𓀌,在於獸性與人性程度上的差異。”

人之性惡🙍🏻‍♀️、性善問題,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且也是一個現實問題。由於無法回到人之初,所以只能釆用歷史的方法或思想實驗的方法。荒島文學,試圖通過想像荒島中人的行為,來回應上述問題,但答案卻不盡相同🚴🏻。《珊瑚島》是性善論的作品🦸🏻,而英國作家戈爾丁的《蠅王》則是性惡論的代表🗃。《蠅王》的故事情節告訴我們,在一次核戰爭中🔹,一群孩子被迫落在一個荒島上,在自然環境的考驗下,人類本身具有的獸性(“可怕的激情”)超過了人性🏦,民主秩序被專製所取代,野蠻戰勝了文明,和平共處變成了相互殺戮。為什麽會這樣呢?一個根本原因是,這群孩子把眼前利益(通過打獵獲得食物)看得重於長遠利益(獲得外部人員的營救)👨🏻‍🏭,因此生存的手段變為生活的目標。兩者相較,性善論可以給我們以自信,而性惡論則給我們以警醒。美國學者戴蒙德說,如果從外星人看來,人類其實就是“第三種黑猩猩”,因為他與其他兩類黑猩猩有98%的基因是相同的。人類最大的兩個陰暗面分別是對外族人的仇殺和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在人性與獸性🧙‍♀️、野蠻與文明、理性與非理性之間,教育的責任在於揚前抑後👩🏻‍💻,不斷推動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畢業之際,送給大家“三種力量”作為畢業禮物🫅🏼。

第一種是理性的力量◻️。《蠅王》中的野蠻,來自於一種所謂“可怕的激情”在孩子們周圍蔓延開來,它以自我感覺的強大作為基礎🫘,表現出好戰的沖動。一個名叫西蒙的孩子最早發現了這點,但是他本人卻不幸成為野蠻行為的犧牲品🏇🏻。我們可以采取理性的方式抑製感情的沖動,這既是人類之所以為人類的歷史緣由,也是我們面向未來要遵守的根本準則。

第二種是知識的力量🔓🦸🏼。在變化的社會環境中,我們要保持一種求知的欲望和狀態。同學們畢業後,就沒有了學生時代校園中的清靜和閑暇,擺不脫的勞作與繁忙,讀書可能會成為一種奢侈品🦸🏿,但是這種奢侈品即使再貴也不能放棄去追求。我們進入了一個自信的時代,自信固然是好的🛗,但是過度的自信會產生自負,無視別人的長處與無視自己的長處同樣是有害的。越是感到困惑🤸‍♂️,就越是要學習,這是解決各種問題的終極手段。英國學者裏克曼說:“寧願成為不滿足的蘇格拉底⏯👨🏽‍🚀,卻不要成為躊躇滿誌的豬🧏🏿‍♀️。”

第三種是信仰的力量。對未來充滿期望,堅信正義的力量。疫情的從天而降👩🏿‍⚖️,動搖了現代生活的秩序,知識顯得不足,生命顯得脆弱,人類顯得無力。與宇宙的歷史相比,人類的歷史很短,人類文明的歷史、現代社會的歷史更加短暫🚄。從歷史的角度看,“反思”被認為是人類在認知上不同於其他生命體之處🚸,它成就了人類的過去🦸,也必將成為人類克服自我不足和走向新的輝煌的有利武器⛹🏻。

離別之際👵🏽,我們共同期待國泰民安🤵🏿,世界大同🙅🏻‍♀️🏄,更希望大家各自保重🐛。借用燕園貓的告白傳達我們的離別之情🤵🏻‍♂️:我們會在校園裏,一直等你們回來,這校園是永遠的。

謝謝😐!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