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5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楊子妍
“自我”是人類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哲學家對自我的存在和內容有很多思考和命題,心理學家對自我的認知機製做了大量實驗研究,近年來認知神經科學家也試圖發現人類大腦中自我加工的神經機製及其社會和文化屬性。關於自我的哲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的思考又有哪些呢🦺?11月10日晚七點🫷🏽👩🏼🎤,意昂3体育官网心理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韓世輝教授主講才齋講堂第27講,向同學們闡述了在這三個領域裏人們對“自我”概念的研究與觀點🌘,並與同學們探討了這些研究結果和觀點與每個人生活的關系和影響。研究生院副院長高岱教授主持並全程參加了講座💂♀️🏋🏻。
首先👨🦼😶,韓世輝教授以“沒人會閉眼指錯自己的鼻子”的實驗揭示了“自我”概念的存在🐕🦺。接著他闡明了自我概念的重要性𓀄🪓,用電影中男孩的疑問“我是誰”指出,身邊事物再美好♿,一旦失去“自我”都會變得沒有意義。
在哲學的世界中👁🗨,激情、意誌、財富都可能是你最看重的“自我”方面,“自我”觀念也不會一成不變。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同樣得出結論,受到物理的🕦,社會的💩,精神的因素影響🙋🏽💌,“自我”呈現出多方面的角色轉換,而受到挫折或贏得成就會使你產生自我懷疑或自我肯定都表明自我概念的可變性💂🏻♀️。同時心理學還認為由於自尊和正性關系🙌,人們對自我的評價通常是正面的🧛🏼♀️。
而神經科學對自我的研究主要通過分析大腦活動來體現。韓世輝教授例舉了很多生動的實驗,再次證實了“自我”概念存在且正面,通過研究“用視覺或聽覺對‘自我’進行評價”的大腦活躍程度和“對自己、外人、親密的人的評價”的大腦活動區域表明,“自我概念”的決定因素不同🙊🦻🏽。有趣的是,科學家用黑猩猩和大象照鏡子的實驗結果表明“自我”意識不是人類的專屬名詞🦑。而“基因”對“自我”概念有何影響🖐🏽,還在進一步研究中👬。
最後,韓世輝教授強調,自我與幸福不可分割➜,同學們要在希望與現實中思考“自我”的意義,積極創造自我的生命價值🛍️。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