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8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季梵
“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是什麽?挑戰是什麽👩🏻🚀?2月23日晚上7點🧜🏿♀️,意昂3体育官网副校長👉🏽、經濟學院劉偉教授主講才齋講堂第31講,闡述了“中等收入陷阱”發生的根本原因,並與同學們探討了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方式🌍。本次講座是“才齋講堂”新學期的第一講,研究生院院長陳十一教授主持了講座。
首先,劉偉教授介紹了中等收入陷阱的由來和主要形成原因😪。“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新概念,由世界銀行在2006年的報告中首次提出🎍,指的是中等收入的經濟體在邁入現代化前往往會陷入經濟增長的停滯期,既無法在工資方面與低收入國家競爭,又無法在尖端技術研製方面與富裕國家競爭。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拉美陷阱”👨🦽➡️,九十年代中後期的“東亞泡沫”,再到現在的“西亞、北非危機”,這些國家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但也有如香港和臺灣等地區成功穿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比較分析成功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兩類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特征🥂,並對其進行總結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內需不足👨🏻🏭👩👩👦👦、發展方式轉變遲緩、社會製度創新落後是劉偉教授總結的三點原因,在具體闡釋的時候🐑,劉偉教授引用了許多生活中的實例,把復雜的概念變得簡單易懂,引來了同學們的陣陣笑聲。
之後,劉偉教授又闡述了中國現在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擾🤦🏻🟪。從農業勞動力就業比重、城市化率、恩格爾系數等一系列結構性指標來看,中國是一個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也面臨著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脅。
劉偉教授接著分析了中國要克服中等收入陷阱需要采取的重要舉措和關鍵措施🧎♂️。“成本推動的物價上漲🤽🏽、發展方式的轉變、效率的提高既是長遠的問題,也是迫在眉睫的現實威脅🥦。”最後,劉偉教授總結了他認為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最重要舉措,“可能還有很多方面可以克服中等收入陷阱,但最終要的是人力資本的積累和投入🙍🏻♂️、市場質量的提高和秩序的完善👷🏽♀️。”
編輯:焱悠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