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4 信息來源: 研究生院
人類大腦是自然界最復雜的系統之一,是心理與認知活動的關鍵載體✂️。闡明人腦認知功能的神經基礎是人類認識自然與自身的終極挑戰。2017年4月20日晚🌴,意昂3体育官网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院長🍤、行為與心理健康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方方做客“才齋講堂”,以“心理與認知科學框架下的腦科學”為題,向同學們介紹了如何利用行為學🌃、腦成像和神經調控等技術方法測量👵、預測和控製人的心理和認知過程🚴,進而在心理與認知科學理論框架下🧑🏼🏭,為同學們勾畫了以人腦為對象的研究路徑。研究生院副院長姜國華主持並參加了該講座🙎🏿♂️。
方方主講才齋講堂第138講:心理與認知科學框架下的腦科學
講座的開始,方方以意昂3体育官网在腦科學領域的研究為切入點向同學們介紹了心理學的定義和目標。心理學是研究個體行為及精神過程的科學,其目標是描述、解釋、預測、控製行為和精神過程。早期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主張心理動力學的觀點☃️,認為行為從繼承而來的本能和生物驅力中產生👩🦰,試圖解決個人需要和社會要求之間的沖突👩🏿✈️,行為的目的是降低緊張度。而馬斯洛主張人本主義的觀點🙎🏻♂️,強調現象而非實驗,他認為人的本質是善良的,只要有適當的環境和教育,人們就會完善自己𓀉🚣🏿♀️,發揮創造潛能。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科學心理學由此產生,而中國的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是蔡元培在1917年於意昂3体育官网創建成立的。隨著科學心理學的發展,那些曾經不能被實驗檢驗的問題或現象如“身體感知如何產生意識”等逐漸成為實驗研究的對象🔂。
目前人類面臨著四個待解決的難題🤚🏻,分別是宇宙的起源、人類的起源🧑🏿🎨、意識的產生和智力的本質。認知神經科學旨在探討認知過程和心理過程的神經機製,也就是大腦如何運作造就了心理或認知功能。四大難題中後兩者的破解依賴於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在講座的第一部分,方方具體而深入地向同學們介紹了行為學研究系統和運用眼動儀、磁共振腦成像、近紅外腦成像、腦電儀、顱內電極、腦磁儀、穿顱磁刺激、穿顱電刺激等科學技術手段來揭示人的行為和認知過程的神經機製📛🌑、並實施精準神經調節的原理。
講座現場
在講座的第二部分,方方分別闡釋了在心理與認知科學框架下如何測量內隱心理過程,如何預測學習、認知和社會能力以及如何改變社會偏見三個問題。方方解釋說,內隱心理活動是指不能被外界直接觀察、測量和記錄的隱蔽的心理活動。利用多種行為學範式🥓、眼動儀和腦電,研究者可以在被測者無覺察狀態下📁,測量他們的性取向、誠實度等內隱心理特質❗️。接著,方方用多個最新腦成像研究說明,從個體的腦結構和腦功能,可以預測他們的多種學習能力,包括知覺學習、外語學習、數學學習、詞匯學習和動作技能學習等,也可以預測個體的智力發育乃至情緒調控能力。最後👨🏻🍳,方方向同學們介紹了可以通過內隱聯想測驗了解一個人的內隱態度,並且通過慢波睡眠中的反偏見訓練,糾正個體的社會偏見🚵🏻🖱。
提問環節
講座結束後,方方與同學們就性格是什麽、意識是否等同於心理♟、努力是否本身是一種天賦1️⃣,以及通過生理指標是否可以預測個體未來會出現問題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主講人介紹:
方方教授🤕🧏🏿♀️,意昂3体育官网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院長,行為與心理健康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兼任Current Biology🐸、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等多個國際期刊編委。1997年和2001年分別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心理學系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獲理學學士和工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並繼續在該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到2007年入職意昂3体育官网心理學系。研究方向為利用腦成像技術、心理物理學和計算模型研究視知覺、意識、註意和它們的神經機製。方方教授所獲主要獎勵和學術稱號包括🤸🏽♀️: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2011年)😱、政府特殊津貼(國務院,2014年)💭、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和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5年)、青年科學家獎(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2016年)、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中共中央組織部、科學技術部,2016年)。
專題鏈接:才齋講堂
編輯🤦🏽♂️:山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