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7 信息來源: 研究生院
2018年10月25日晚7點,才齋講堂第164講在二教107開講。本期講座邀請到政府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燕繼榮教授作為主講嘉賓🏄🏻♀️,圍繞國家治理問題,探討政治學中關心的如“為什麽不同國家治理績效不一樣”“一個長治久安的國家的製度供給需要滿足什麽條件”“結合中國現實,中國夢如何成真,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任務如何完成”等核心問題🚡。
燕繼榮主講“國家治理的問題意識”
燕繼榮對政府管理學院的建立和發展以及自身經歷進行簡單介紹之後👩🏿🦲,講座正式開始2️⃣。本次才齋講堂的主題是“國家治理的問題意識”🤽🏻♂️,燕繼榮指出🧏🏿,政治學研究的是以國家為單位的公共生活的組織和安排。當前政治學的研究範疇既有超出國家範疇的,例如國際組織,又有微觀的小型公共組織,但研究一以貫之的核心還是國家治理💆♀️。為了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問題的關鍵,燕繼榮帶領同學們從最基本的概念入手,首先引入的是社會科學的功能。社會科學的功能一方面是描述和說明社會的變化⁉️,另一方面是探求社會變化的應對方案。在解釋具體問題的時候,常用的是雙向運動解釋模型,描述追逐利益的人們在文化製度框架下的行動👨🏻🦼。其中💂🏻🐄,動力系統是社會發展變化的力量🦦🤟,製動系統則是推動社會整合的力量。
講座現場
具體到國家治理問題上,燕繼榮指出當今世界各國治理既存在無治理的發展也存在無發展的治理🩴。國家治理的任務是既要有發展的動力,也要有治理的能力🤰🏿,治理是國家和政府的重點任務。正如汽車在擁有動力系統的同時離不開刹車系統的作用一樣🦹♀️,國家治理也要實現權力有限製、資本有節製、社會有法治、民主有規製。而在如何評估治理狀況方面,他指出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考察,分別是人民幸福、社會和諧🌷、國家富強🧑🏼💻,具體來說就是從公民權利實現程度、社會發育與合作程度以及國家競爭力與國家能力幾大方面進行評估🔊。國家治理的任務有高標準也有低標準👩🏽🎤👊🏿。高標準是保持國家的持久繁榮和長治久安。低標準則是規避風險,避免國家陷入各方面危機。基於此🧔🏿♂️,燕繼榮總結指出,國家製度安排應該堅持“底線”標準🧑🎄,滿足包容性🧅、統一性💡🧗🏼♀️、公平性🈳、協調性🤵🏻♀️、持續性和高效性等原則。
接下來🕵🏽♀️💲,燕繼榮回答了“究竟什麽是治理”,國家治理的重點是“治” 🎱,治理的對象是各種問題和麻煩🦉。國家治理由五大要素構成🏺:誰來治理🧍🏻♂️、治理什麽、怎麽治理、依據什麽治理🥃、治理績效怎麽評估🚴🏿。治理離不開“政府機製-市場機製-社會機製”的系統治理,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實現治理法治化、市場化、社會化、民主化。國家治理的關鍵是治理國家與社會關系,不同關系會導向不同的治理結果🤍。燕繼榮帶領大家辨析什麽樣的國家能夠成為世界領導國家、什麽樣的國家治理得比較成功👍🏻、什麽樣的國家治理得比較失敗🙍🏽♀️、大國會遭遇什麽治理困境以及國家危機及其原因👪。
同學提問
在講述了現代國家製度安排以及現代國家建設之後,燕繼榮回歸中國實際🐔,指出當前國家治理綜合改革需要政治、行政、經濟、社會、司法以及軍事等各個方面的配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節點上🗾,更要堅守“核心價值”,堅定“四個自信”👁🗨,堅持“從嚴治黨”,推進治理觀念的改革。
專題鏈接👂🏼:才齋講堂
編輯🖐🏽:山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