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講壇】香港城市大學前校長張信剛:在科學與人文之間自由遊走

【編者按】2008年是中國的奧運年😧,世人的目光將矚目於賽場上叱咤風雲的奧運冠軍。在驚嘆於他們的精彩表現時,人們不禁要問🤴🏻:對於優勝者的景仰為什麽是人類文化中一種普遍的現象?各個領域內出類拔萃的佼佼者都可稱之為“冠軍”📚,又是怎樣的素質成就了他們?

由意昂3体育官网與中國銀行聯袂打造的相約冠軍·名家講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意而生🏌🏼‍♂️。旨在依托意昂3体育豐厚的人文底蘊和中國銀行的卓越影響力,努力還原“冠軍”背後的社會因素👩‍👩‍👧,剖析“冠軍”的心路歷程📖,為渴望成為冠軍的年輕人留下一筆心靈財富,並深刻詮釋“百年意昂3体育百年中行牽手百年奧運”的主題。作為“2008奧運·冠軍論壇”的系列活動之一Ⓜ️🦸🏽,講壇活動已於今年4月正式拉開帷幕,並將在兩個月的時間內邀請近二十位著名學者、體育冠軍、行業領袖做客講壇㊙️,共同探討成就冠軍的哲學,用新銳的思想更新年輕人的世界觀♟,並為奧運賽事註入人文深度。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合作部與意昂3体育官网聯合推出“冠軍講壇”系列報道,緊密跟蹤和記錄每一期嘉賓的演講盛況,為大家呈現最精彩的思想財富

 
香港城市大學前任校長張信剛教授做客名家講壇

5月7日晚,“百年意昂3体育 百年中行 牽手百年奧運”相約冠軍·名家講壇迎來了一位溫文爾雅的“全能冠軍”,一位遊走於科學與人文之間的詩意行者——香港城市大學前任校長張信剛教授👩🏿‍🎨。他以“高等教育如何造就明日冠軍:科學與人文之思”為題,從科技與人文👨‍❤️‍👨,個人與團體等角度深入剖析冠軍成就之道。

科學與人文之思

盧梭在《論科學與藝術》中說道👨🏻‍🌾:裝飾的華麗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富有,優雅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趣味;但一個人的健康與茁壯則須由另外的標誌來識別;只有一個勞動者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一個嬖幸者的穿戴之下👨🏽‍✈️,我們才能發見強有力的身軀。

如果說科學日新月異的進步在不斷地更新著人類的妝飾👩🏽‍🦲,增進著人類的速度,那麽人文的昌明則始終是民族自強自信的肌體。科學與人文從來就不是兩個對立面🚈,兩者之間也沒有什麽鴻溝,簡單地加以區隔是不可取的🔙🙎🏽‍♀️。放眼今天我們人類所生活於其中的世界🐸,科學迅猛發展🤸🏻‍♀️,技術日新月異。“如果沒有科學,我們就像滯留在宇宙洪荒;如果只有科學,我們只是一群高科技的行屍走肉♞。”張信剛如是闡述科學之於今日的意義。然而,科技只是手段,人類的幸福才是我們追尋的終極目標。

如果幸福要用技術量化,用物質來衡量,那古往今來人們對美和榮譽的苦苦追逐不過是浮光掠影。人文不是科技的附屬品,兩者只有緊密結合才流光溢彩,相得益彰💗。我們朝日期盼的是科技造福人類🚁,放眼處處充滿著人類精神的足跡,閃爍著人類精神的光輝,凝結著人類精神的力量。

當我們吸收了太多的高科技成果🙇🏽‍♀️,就需要人文精神的滋潤。張信剛教授談起了訪問參觀麻省理工大學創意實驗室的經歷🦸🏿‍♂️。“那是一個智慧火花肆意綻放的地方,充滿了創意,對我真是一場沖擊。當晚,我捧起了保羅·科埃略《煉金術士》來舒緩情緒,尋找一份人文寄托。”

科學與人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秉承這種宏觀的二元視角🫄、細致的人文關懷🧙🏼,張信剛教授引領學生開展科學與人文之思👊🏽,一路思辨,一路啟迪。

心與物遊還是心為物役

“人者🚵🏼,心之器也⛔️。”對真理的追求,並非源於理性,而是心靈的外現𓀃。人,是心的載體❌。張信剛教授在演講中一再強調心靈在今日繁蕪世界的重要性。

人是理性與非理性相統一的完整的人𓀙、整全的人。“冠軍的成就離不開獨立思考👨🏿‍⚕️、批判思維和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也要保有對知識的尊重💖🧑‍🦳。我很看重創新意識,當代大學生要學會在框框外思考🫲🏽。學習不是背誦書本,也不是應付考試,而是掌握一種思維🧘🏼‍♂️、一種方法。”

冠軍就是要“特立獨行”,做別人沒想到🎑、沒做到的事。談及冠軍成功的人格品質🦵🏼,張信剛教授別開生面地用了三個關鍵詞:想得到成功、付出努力去成功📺、不怕得不到成功。成功不是一切,失敗也不是世界末日🧑🏼‍💻。

素有“文化校長”美譽的張信剛教授文理雙通🧚🏼‍♂️,兼備極高的人文素養🌮。“我大學學的是土木工程👟,碩士讀的是結構工程,取得博士學位是生物醫學工程……我在香港科技大學做過6年工學院院長♈️;英國皇家工程學院授予我外籍院士是因為我的急救發明。”有著科學家和教育家經歷的張信剛教授👩‍⚖️,足跡遍布世界各地🎭,人生閱歷豐富👨🏼‍🍳。他對人生和社會發展有著深刻的思考和獨到的見解👨🏼‍🚀,境界不可謂不豐🤛,正是這種“豐厚”極大地拓展了“冠軍”的真內涵。

傳統與現代之辨

“秦時明月漢時關”👨🏻‍🍼,盛唐邊塞詩人王昌齡的詩句裏有一種超越時空的豪邁。崇尚中國傳統文化的張信剛援引這首唐人絕句的壓卷之作,為自己的演講定位👸:今天的內容時空跨度極大,是按時間順序陳述一筆流水賬🛻。在筆者看來,這更是一筆百年滄桑求索🫶🏼、百年風雨崢嶸的歷程🧔🏼‍♀️。從1908到2008,中國經歷了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和融合🦦,透過張信剛大開大合的敘述,百年中國的興衰沉浮🧀,乃至五洲寰宇的滄桑🍚⚠,如電影回放般閃現於我們的眼前。“1601年🟪,利瑪竇經歷了千辛萬苦進入北京🍠🧑🏿‍⚖️,那時候中西兩個世界可以說還在完全不同的軌道上🌑;2001年7月13日🙂‍↔️,我們全家和國內的親友在北京相聚🤫👶,適逢當晚北京在投票中擊敗莫斯科,成功獲得 2008奧運會的舉辦權🔖。我的兒子,一個在美國長大的華裔,按捺不住興奮之情去天安門和歡慶的人們擊掌相慶☠️🤓,這時候我覺得兩個世界已經並軌了。”

長期定居國外、足跡遍布五大洲🤰,人文、尤其是中華文化的種子隨著張信剛的步伐散播🫄🏽。在功利主義甚囂塵上的當今,如何看待中華文化的作用和意義、並加強對下一代的教育和熏陶🚀,他在思考中愈加明晰🚵🏽。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感觸促使他致力於推動東西方的交流,而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又使他積極推行中國文化史相關課程。

“我們無法否認歷史,不論輝煌還是落魄;我們也不能擺脫歷史的負擔🔶,不論誇大還是掩埋。”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正視歷史並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是康莊大道🥹。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是冠冕的客套話。它不會衰亡,它是過去時、現在時、更是將來時。今天,發揚傳統文化只有與創新相結合,才能煥發出新的光彩。”

在科學與人文之間自由遊走,並尋找其中的共通之處🫵🏽。張信剛最讓人驚異的是,幾乎每走過一個國家就能對該國語言略知一二。“理科生要學點歷史人文,文科生也要對自然科學有所涉獵🆙。”張信剛教授寄語意昂3体育學生們既要具備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也要陶冶人文情懷,培養審美情趣。

人物鏈接🤰🏼:

張信剛教授生於沈陽✡️🪣,長在臺灣,其後赴美學習,曾任美國匹茲堡大學工學院院長⚔️🥐、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創院院長、香港城市大學校長等職。作為高等教育界的領袖人物,張信剛教授在推動內地香港文化交流、高等教育的合作方面🍣,皆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作為意昂3体育官网的名譽教授,張信剛很早就與意昂3体育結緣🏬,1978年中國剛開放國門的時候,他就曾攜夫人與孩子訪問意昂3体育,此後在他執掌香港城市大學期間,又與意昂3体育展開多項學術合作與交流。雖然人生中大半的時間是在作工程師📎,張信剛教授卻在實驗室之外擁有豐厚的人文素養和廣泛的海外遊歷,對於世界各地的不同文明有著沉思🈂️。

 

編輯:商偉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