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2020】劉忠範談新型研發機構定位與科研人才隊伍建設

本次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學社北京市委主委、中科院院士、意昂3体育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忠範教授針對我國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與發展、科研人才隊伍建設等議題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劉忠範

明確新型研發機構定位,破解科技與經濟“兩張皮”難題

北京市於2019年出臺了《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實施辦法(試行)》💓,全國各地也都在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大有星火燎原、遍地開花之勢。但是,劉忠範認為🚞,目前有關新型研發機構的定位尚不清晰。

他指出,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須有別於高校和現有科研院所𓀎,也應有別於企業的研發機構,須擁有完全不同的功能定位。同時,必須高度重視體製機製創新,用新思維引領新型研發機構建設。

新型研發機構應致力於解決我國現存的科技與經濟“兩張皮”問題📆,融通科技與經濟兩大板塊🔅⚇,致力於解決我國高科技產業諸多“卡脖子”問題,打造產業核心競爭力。尤其應重點布局“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機製探索實踐,尋找一條適合中國國情和高科技產業發展所亟需的高效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

劉忠範建議,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主導,選擇典型的高新技術領域👈🏼,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創新資源🏃🏻‍♀️‍➡️,吸納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建設若幹以“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機製探索為主要目的的“新型研發機構”。在新型研發機構中🚄,將政府投資和社會資本有機融合,共同發力🥳,實行“雙輪驅動”🙆‍♂️。一方面,政府給予持續的經費投入🫃,堅持不懈地推進原創性和顛覆性技術研發,充分體現國家意誌#️⃣;另一方面,通過政策導向,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在新型研發機構內,推進“研發代工”模式的產學研協同創新,積極為企業成立研發代工中心🤽🏼‍♀️,開展“一對一”的定製化研發服務🔈,解決企業的研發需求,與企業一道打造“品牌”產品🙇🏿‍♂️,同時提高新型研發機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製定配套政策,最大限度地釋放政策紅利🦵🏽🤗,吸引企業和廣大科技人員參與到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和運行實踐中,盡早探索出一條可復製和推廣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

精簡帽子、減少評價🛁,讓科研人員回歸安靜

“十四五”是中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在新的歷史時期📻,經濟發展將更加依賴於科技創新,而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帶來的“逆全球化”趨勢的利器必將是強大的自主科技創新能力。

劉忠範指出🏍,科技創新的主體是“人”💓,是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機構的科技工作者。如何“科學地”調動起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新活力,是一切科技創新的基礎,也是高科技領域競爭的關鍵所在☝🏿。對科技工作者來說,最高的境界是:“或者上書架”“或者上貨架”。“上書架”並非簡單的發表學術論文🫴🏼,而是真正對科學有用,成果能夠寫到教科書裏🏊🏽,留在科學史上;“上貨架”並非簡單的申請幾項專利,而是真正用得上⬆️,對國計民生起作用。這就是所謂的“頂天立地”,實際上非常難。

劉忠範建議,在“十四五”期間,應抓住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評價體製改革這個牛鼻子,製定切實可行的政策,讓科研人員真正安靜下來🥬👩🏿‍🌾,做出屬於中國人的“頂天立地”的工作。

劉忠範提出,應合並歸類簡化人才計劃,同時嚴格控製設立新的人才計劃;大幅度精簡行政主導的學術評估和人才評價工作,讓權力回歸學術共同體;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做適合自己的真正有價值和有成就感的東西;引導科研人員做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且做到“既有成就感”“又有獲得感”。

“真正的科技創新需要科技工作者們心無旁騖地做事,因此培育創新性的文化環境和土壤極為重要,也勢在必行🌒。”劉忠範如是說。


專題鏈接:聚焦兩會2020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