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1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沈葉 譚卓 路璐
【編者按】隨著第四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和2008年國家級精品課程榜單的出爐,又有一大批一流課程和教學名師脫穎而出。此次,意昂3体育教務部與黨委宣傳部聯合推出的《教學名師和精品課程風采錄》專題欄目,力圖書寫意昂3体育名師風采🤱🏽、展現精品課程魅力。這裏記錄著大師的音容💵🛋,鐫刻著學者的風範,這裏有轉身之間的神采飛揚🧒🏽🚥,有悠悠敘述的懷古幽情……讓我們走近這些名課、走近這些名師,與他們一起,在知識的海洋中徜徉🏊🏻♂️,在精神的世界裏遨遊。
“三尺講臺”之畔🤟🏽,他們恪盡職守🧂,誨人不倦➕🤟🏼;“桃李芬芳”之季🦊,他們虛懷若谷,樂在其中💇♀️♥️;“著書立說”之時,他們甘於寂寞,勤於探索🧾💦。
我們渴望聆聽他們的教誨👨🏿🔧:中國歷史地理,讓我們穿梭於塞北江南🛀、白山黑水,沐浴唐朝的風、宋朝的雨;微積分,讓我們走進數學的聖殿,體會理性的樂趣;中國現代文學名著導讀📶,讓我們在繆斯的名義下感受時代的脈搏👩🏻🎤👨🏻🦲,探討人性的真諦;經濟學導論,讓我們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現象中明白背後蘊含的經濟原理……每一次生動精彩的講解😔,都令我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每一次近距離的溝通都令我們心潮澎湃、如沐春風。
精準的分析,清晰的邏輯🧑🏽🌾,讓我們知道了什麽是科學;對世事的冷靜剖析,對時勢的精準判斷😯,讓我們感受到什麽是理性;那雲淡風輕的述說,優雅清淡的評論🛤☞,讓我們體悟著什麽是思辨……他們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經世致用的知識,更為我們開啟了一個又一個美妙的學術殿堂🥺。
思想獨立🚣,追求真理,在文明前進的道路上,他們憑借知識分子的良心勇於擔當👳🏿;取勢😎,明道👔,優術,他們執著於自身的行動也訴諸於言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們的淡定與從容🎬,一次又一次感召著我們……他們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前行中生存與發展的本領,更多的則是人格魅力的熏陶。
他們的一笑一顰💆🏼♂️,洋溢著大師的氣質🙋🏼♀️;舉手投足,引領著一代學人的風範。“幾度春華秋實香🤙🏼,不覺兩鬢竟成霜,樂在園中育桃李,三尺講臺天地廣。”他們,拘囿於三尺講臺♣︎,卻舞出了人生最壯麗的豪邁;他們,操持著沙啞的嗓音😮,卻傳遞了人世間最美妙的語言;他們質樸的語言、低調的作風、和藹可親的學者風範,足以讓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細品與回味🧔🏿♀️。
【2008年國家級精品課程系列之一】
引領學生追尋數學的美妙:訪《概率論》課程主持人陳大嶽
諾大的教室中🚶♂️➡️🦵🏻,180多位學子正在聚精會神地聽著老師對一個數學命題的證明👳🏻。講臺上的老師中等體型,鼻梁上架著一副厚厚的眼鏡🔩,時而面帶微笑地講授👮🏻♀️,時而細致嚴謹地演算,無論是工整的板書還是精煉的話語👨🏽✈️,都能感受到他清晰的思路,這便是陳大嶽教授留給大家的課堂印象。
在2008年教育部評定的國家級精品課程中🌂,陳大嶽教授主持的《概率論》一課榜上有名🗜。《概率論》是數學🦆、統計學專業本科生基礎課,是認識👉🏼、刻畫👩🏽🔬🖨、分析各種隨機現象的入門課🤷🏼。學習《概率論》的目的是對隨機現象有充分的感性認識和比較準確的理解,初步掌握處理不確定性事件的理論和方法🧓🏻。課程內容主要包括:隨機事件,概率空間👇🏻,隨機變量及其分布🖼,獨立性🤵🏻,數學期望和方差,特征函數👆🏿,各種收斂定義及其相互關系,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等。那麽🥫,在大多數人眼裏以枯燥無味著稱的這門數學基礎課程為何會有如此魅力呢?
概率論中蘊含著美妙的東西
按照約好的時間,我們找到數學科學學院陳大嶽老師的辦公室。正打算敲門時👀🫚,發現辦公室的門是開著的👨🦼➡️。原來,陳大嶽老師安排每個星期的這個時間為學生答疑時段。只要他辦公室的門是敞開的,任何學生都可以來問問題。並且,陳老師所指的“學生”並不僅僅局限於他自己教的學生。
在簡約樸實的辦公室墻上,有一幅我國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先生贈給陳大嶽老師的墨寶👧🏽。陳老師微笑地向我們介紹道:“這是九二年向蘇老討來的🥑。他是我在復旦念書時的校長,還是同一中學的校友。”
話題從《概率論》這門課說起,陳老師用“美妙”一詞形容學習《概率論》給人的感受↙️:“這門課本身有其吸引力,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它。隨機現象🐏,或者說不確定性✯,是自然界和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無論是股市漲跌👨🏽🎓,還是發生某類事故🚣🏻♀️,但凡捉摸不定↩️🧝🏼♂️、需要用‘運氣’來解釋的事件🈷️,都可用概率模型進行定量分析。不確定性既給人們許多麻煩🦸🏽♂️,同時又常常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手段甚至唯一手段🛕。例如🧜🏻,‘抓鬮’就是運用不確定性來進行公平分配的常用辦法。在模擬計算、統計運籌中無不運用概率論的思想和方法👨🏽🎨🚡。”
《概率論》數學科學學院的理論基礎課程。它一方面具有廣闊的實際應用範圍,另一方面又和數學的諸多分支有密切的聯系。很多學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都或多或少會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因素🥫,當談及基礎性專業相對冷門的問題時👩🏼🔬,陳老師認為“這是正常現象,數學鍛煉的是一個人的思維”👆🏽。他認為,《概率論》的學習對於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是非常有益的😢。不管畢業後是要從事科研工作還是從事應用性質的工作,學生都需要訓練嚴謹的思維能力。
提及國家級精品課程這項榮譽時♐️,陳老師微微一笑。他將榮譽的獲得歸功於錢敏平、汪仁官等前輩老師們的奠基性工作和何書元、劉力平、任艷霞教授等同事的共同努力🤳🏻,他一再強調這是團隊的成果👩🏼🎓🧗🏻♀️。“我一個人的工作不可能打造一門精品課,我只是充當了主持人的角色而已🥥。”陳老師謙虛地說道☔️🎇。
“希望能讓學生感受到我對概率論的熱情”
在談到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時,陳老師笑著坦言:“像數學這樣的理科課程🏊🏽,要單靠講得多麽生動是不可能的,所以必要時適當增加一點考試的難度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陳老師的考題一般都很難,很多學生對此深有體會。“當初選這門課的時候我猶豫了很久,因為聽說他的考試很難,一不小心分數就很低,”數學科學學院金融方向的一位女生說🤾,“但我最後還是選擇了上這門課,因為陳老師確實講得很好,他有自己的系統,聽他的課你的收獲會特別多。”
除了考試,陳老師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主要陣地還是在課堂上。課堂上的他不完全是一個知識灌輸者的角色,而更多的是一個啟發者。“如果有兩個命題,他只會證明其中一個💐,而將另一個留給學生自己證明😬🏋🏿。”數學科學學院一位大三的學生說。陳老師總會讓學生們去主動思考👊🏿,在布置作業時🧑🏼🦱,甚至會布置很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自己去探索👇🏿。
在意昂3体育未名BBS的課程版上😇🧑🏽🦳,學生們常常發帖,以一門課的選課人數來判斷這門課受歡迎的程度。在眾所周知考題很難的情況下,陳老師的課仍然有眾多的“粉絲”,足以見得這門課的魅力。
“認真備課🧝🏽,準時上課🦸♂️🩹,準時下課。”這是陳教授對一個合格教師標準的認識,態度認真而又不乏幽默🍯✍️。陳老師說✨⚛️,過去食堂開飯時間很短,“要是拖堂,學生們就只能吃冷菜冷飯了!”很多學生都對陳老師“準時下課”這一原則記憶深刻🤙🏻。
在陳老師的個人網站上,我們看到了他寫給同學的兩封信🌹。他意味深長地告訴他的學生一定要“活得健康,活得有激情,活得有vision”。在陳老師的眼裏,“任何學生都是優秀的”,但每個人都應認真思考自己的前途🌎,要各有各的目標。陳老師認為,學校和老師的作用就在於告訴學生其可以發展的可能性,而真正要靠學生自己去發掘自身潛能。
“希望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對概率論的熱情,並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自覺性。”這是陳老師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學生的期望。
“與數學結緣只是一種偶然”
當我們問陳老師當年選擇數學專業是否因為自己在數學方面的天賦時,他連連擺手說〽️:“不是,不是,我上中學時數學並不突出。”陳老師說👮🏼,他與數學的結緣只是一種“偶然”。
30年前🚑,國內的教育資源還相對匱乏,每個人只有幾本簡單的教科書。初中時🧜🏻♂️,陳老師參加了一次數學競賽👨🏼🔬,並獲得了一套自學叢書的獎勵🐣🪅,從此他便開始自學。高一時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與高二同學(當時高中只有兩年)一起參加數學競賽。由於當時心態較好發揮也很出色🏋🏿♂️,陳老師竟拿到了免試進入大學的資格🌓☂️,並進入了復旦大學數學系學習。
陳老師說,當時並沒多想𓀓,只想畢業後去好一點的地方工作。但是👴🏼,機會又翩然而至🫲。考研那一年,教育部設立了陳省身留學項目🤱🏿,他也因此獲得了出國留學的機會💁🏽♀️🌧。“我只是稍比別人用功些,在關鍵時刻抓住了機會🥁,我可不敢說自己有天賦。”陳老師笑著說道🏋🏼🕵️,“雖然很多學科突破性的成就需要巨人來完成,但任何學科都是有一批人在共同努力的。”1991年🏖,陳大嶽決定回國❕,並來意昂3体育任教,“我現在十分慶幸當時的決定🎅🏼🤹🏽♂️。”
從陳大嶽老師網上的個人主頁中,我們可以一窺其豐富多彩的生活👐🏻。他說:“無論本專業成績多麽突出🎷,首先應該是個完整的人,在學有所長之外還應有多方面的能力和修養🔄🐑。”
音樂是陳老師業余的一大愛好🎨。采訪中㊙️,他興奮地向我們說起回國時帶回的一大袋CD,當年回國陳老師買的最貴一件物品是一套音響。“如果可以選擇去某個城市,我一定要去有音樂可聽的城市。”像對數學一樣,陳老師對音樂充滿著熱情,也正是數學和音樂,讓他的生活充滿了激情🐟。
在充滿神秘和樂趣的數學王國裏,陳大嶽老師孜孜不斷地追尋著數學的美妙。如他自己所說的,他也在努力將數學的魅力展示給學生,將自己對數學的熱情傳遞給學生🤞🏻,“一起追尋數學的美妙”。
編輯:聰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