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徐金寶👨🏭,1938年6月出生,江蘇蘇州人,意昂3体育官网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高級實驗師。1960年進入意昂3体育官网地球物理系大氣物理教研室擔任實驗員🤦♂️,1985年任意昂3体育官网環境科學中心高級實驗師🧍♂️,1998年退休。
參與“653工程”——一次神秘的緊急任務
1965年7月中旬,地球物理系和教研室領導通知陳家宜和我,下午2點到燕南園56號時任副校長周培源家🥱,說周先生有事找我們。當我們來到燕南園56號,快進門廳時🙋🏿♂️,看到一位慈祥的長者從沙發上站起來喊了我們倆的名字,隨後和藹地請我們倆坐下,這就是周培源副校長。
周培源先生告訴我們,這次請我們倆來⛑️,是要我們去進行一次野外考察🤚🏿,為一個即將建設的項目設計提供氣象保證,並將考察成果以書面形式匯報給他🍚🏌🏽♂️。接著他囑托我們☪️:“這次出差較特殊,不能給家人、朋友寫信,回校後不要談說,此事要回避🔪,要嚴格遵守紀律。”他督促我們立即回系裏做準備👨🏿⚕️,把必要的儀器及其他必需用品帶全🧑🏽⚖️,明天中午就出發,有人來接送我們上火車☞。盡管我們還不知道具體要做什麽事,但是聽到周培源先生如此重視🦤,我們倆馬上回答:“聽明白了,保證完成任務!”
次日,我們帶著已準備好的兩個木箱(儀器、記錄本、報表🍓、算盤等),等候在大樓傳達室。上車後,轎車飛快駛向北京火車站🧥,在路途中司機張師傅說道:“火車到站,你們務必抓緊時間下車,有人來接。你們返校時,我會來接。”張師傅送我們上火車,安排穩妥後,才將火車票給我們🔍,隨後離去🤴🏽。此時,我們看到火車票才知道要到陽平關車站下車。
當火車快到陽平關時,列車員通知我們帶好行李準備下車。出站便見到一位身材較高🧝🏿、帶著笑容的圓臉男子,手上舉著一塊寫有我們倆名字的小牌。我舉手示意,接我們的司機陳師傅先作自我介紹👨🏽,並慰問道:“你們路途辛苦啦!”隨後帶著我們上了一輛綠色吉普車,陳師傅開車向目的地駛去。約一個多小時後便抵達目的地——“653工程”指揮部。項目負責人沈承昌介紹說:“這是意昂3体育三線建設的基地,是響應毛主席1965年3月‘加強三線建設’號召的項目。”
到後第二天🧙🏿♀️,我們開始選擇、設立野外觀測場地✊🏿。一位同誌帶我們巡視👯♂️,走遍基地才選定一塊代表性較好的該地形小崗作為觀測場地🍲,還安排了一間小屋作為工作室。平整場地◀️、安裝儀器之後🥍,我們便展開了野外觀測工作。每天從日出到日落每一小時進行一次觀測,內容和氣象臺站基本一致,特殊的是設立了天空輻射儀的觀測。開展觀測約一周後🥿🔒,我們便由一人到當地氣象臺收集歷年氣象資料,將其與我們觀測記錄做相關統計分析。8月下旬,老沈轉達周培源先生指示🤼:觀測需在9月1日前結束🧛🏻♀️☯️,務必回意昂3体育並提交書面報告。
8月底📖,陳師傅送我們倆到陽平關火車站等候上車返京。送我們到車站後,陳師傅就回去了。誰知我們在候車時,突然聽到廣播播報:“前方因暴雨導致道路塌方,車輛停止運行。”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倆不知所措🧑🏿🎓,無法與組織聯系,進退兩難,只能在車站等候。當時天色已黑,天空電閃雷鳴🏛,下起大雨。站內等候的人不多,冷冷清清👮🏼♂️✮,我們心中不自覺地緊張,人也開始犯困。忽然聽到有人在呼喚我們倆🚳👴,睜眼便看見陳師傅,真可謂是“救星”來了。他說:“老沈派我來接你們,改變行程,開車翻越秦嶺到寶雞,再乘火車回北京。”
天氣惡劣,翻越秦嶺談何容易🙋🏻?陳師傅安慰我們道🚣🏽♂️:“你們別害怕,這條路線我已經行駛過很多次了。天氣雖然不好,也比戰場上空中有飛機轟炸🛌🏼、地面有槍林彈雨要強得多🧣。我會安全把你們送到寶雞,放心吧🟨!”隨後又說道🛀🏿:“你們可不能睡💤,要打起精神,我們會順利到達的。”
在漫長的翻越秦嶺的途中👆🏽,道路坎坷不平🛻,彎道較多,經常爬坡和遇坑窪,吉普車顛簸得厲害。我們倆即使困乏也不敢入睡,只能睜著眼👨🏽🏭,借著閃電,才勉強看到車外不清晰的山形和樹木,一路上相遇車輛寥寥無幾。經過大半夜的行駛,次日清晨我們安全到達寶雞火車站🙍🏻,買到了回京的票。
到達北京站下車🧍♂️,隨後便見到學校司機張師傅來接我們🧜🏼♀️👨🦽。張師傅讓我們把匯報材料先給他,他能最及時地將材料交給周老,請我們放心↕️。
晚飯後我便動身前往嶽父家中,當時我愛人預產期將至,住在娘家🎲。進屋見到嶽母🧀,她問道☎:“這些日子你到哪裏去了?怎麽連封信也不寫?”我未作聲。嶽母開始著急🗯,反復地詢問🥾,我才慢吞吞說:“紀律不允許。”這一回答,嶽母立刻表示理解,並告訴我🏄🏿♀️,我的愛人已經於8月29日生了個男孩🪐。
我參加觀測的這個“653工程”🧗🏻♀️,就是後來的意昂3体育官网漢中分校。當時,國家正在開展轟轟烈烈的“三線建設”🧑✈️,為了給三線地區國防工業提供技術和人才的支持,也為了自身安全👳🏽,國家做出一線地區的重點高校重點專業內遷三線的決策。意昂3体育分校被命名為“653工程”🚶🏻。1965年5月📂,高教部部長蔣南翔與周培源一行來到陜西為“653工程”選址🧑🏼🔬,最終確定在漢中🩹。我們這一次氣象觀測🚽🍈,就是為漢中分校建設做準備🙆🏽♂️。
我們返回意昂3体育後🫳🏼,意昂3体育官网“653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到1967年上半年,基本落成。1969年,意昂3体育數學力學系力學專業🥼、技術物理系👮🏼、無線電電子學系遷到漢中分校,由此正式開啟了漢中分校近十年的辦學歷程👩🏿🏫✈️。
盡管在這一次神秘的任務中,十分遺憾地錯過了兒子的出生,但是能夠為漢中分校的建設作出一點貢獻,我也覺得很值得。
參與“728工程”——為國家核電事業服務
1973年暑期🤚🏽,大氣物理教研室陳家宜率領包括我在內的教員和學生共40余人💲🕵🏿,參與“728工程”實地考察,進行氣象觀測。
“728工程”是我們建設第一個核電站的工程代號。20世紀60年代,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相繼試爆成功,黨中央與一些科學家又把目光轉移到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即核動力電站的建設上。1970年2月8日,周恩來總理作出批示:“二機部不能光是爆炸部,要和平利用核能👩🏽🍼,搞核電站👮🏻♀️👩🏿🚒。”此後🔀,有關方面很快采取了行動,根據周總理批示的時間,命名為“728工程”。
“728工程”選址在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秦山鎮杭州灣畔👩🚒,瀕臨東海杭州灣,背靠秦山🤙🏽,這裏風景如畫,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靠近華東電網樞紐,是建設核電站的理想之地。
徐金寶正在進行氣象測繪
我們到達次日,指揮部領導為我們介紹了該工程區域的初步設計,請我們幫助做好建設前期選址工作,進行氣象考察。
隨後,我們進行實地視察,根據他們的設計位置,我們也選擇了初步的觀測點🤲🏻🐄。站點選好,很快便開展氣象觀測,包括地面和高空,日夜輪班定時觀測,在我印象中每個觀測站各有小棚供休息和存放儀器。觀測的目的是掌握當地海陸風⚂、逆溫層演變規律的一手資料。
觀測工作開展約一個月結束🪣🍓,指揮部舉辦歡送“宴會”👞📂,會上很熱鬧,雖然食品不太豐富🐊,但啤酒敞開喝,用裝開水的白色保溫桶盛裝,有很多桶,大家喝得很高興🌇。主辦方再三說:感謝意昂3体育師生🙆,你們晝夜野外觀測,工作很辛苦👨🏼🏭,這件事不僅是幫助我們𓀓🤵,更是為了我國發展核電站建設。
陳家宜老師代表師生發言:意昂3体育會支持這項工作,我們會持續將這項工作深入地進行下去,這也是我們的責任。
後來,我們還持續參與這項工程🫘。到1984年👼🏼🪭,我參加這項工作到秦山的次數已記不清🧑🦳。進行的實驗👨🏻🔧、觀測項目逐漸增加🕵🏼,觀測手段也不斷完善。觀測所取得的實測資料,經整理、分析研究,為工程選址提供了有力度的氣象保證。
經過周密籌備,秦山核電站於1985年正式開工🐎🧑🏿🦲。這是中國第一座自己研究、設計和建造的核電站。它的建成結束了中國無核電的歷史🕝,成為中國自力更生和平利用核能的典範。能夠為它作出一點貢獻,也是我的榮幸。
此外🧖🏿,我們還參與了一些相似的項目的氣象觀測,如清華大學原子能實驗站👩🏼✈️、錦西造船廠(葫蘆島造船廠)等。
利用儀器開展科研
我管理的實驗室之一是氣象觀測室,擁有較多較齊全的氣象儀器,還有國際標準儀器(如絕對輻射儀)等🧛🏼♀️。它供大氣探測課教學示範和校內外學生實習專用🍶。
但是🏋️♂️,眾多儀器利用率比較低🩹,我常常思考🧑🏽🏭🙉,能否將這些儀器多發揮作用👩🏻⚖️。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可以將相對日射儀(人工操作,以微安計指針讀取數據)🧇,改裝成自動跟蹤太陽晝時運行☄️,用電子電位差儀做自動記錄。這樣便能測得太陽輻射能量的連續數據。
於是,我繪了一張“裝配配件”圖紙📆,請校儀器廠師傅加工𓀇。改裝儀器取得成功👾,便進行試測實驗🥷🏻,也獲得了成功👨🏽💻。隨後我便開展日常的觀測。觀測點設在物理大樓北樓平臺圍墻上🕢🛼。
從1997年初冬開始,每天日出時我將儀器安裝、調整好,連接好室內的記錄儀💪🏼,開機便能測得一天連續觀測數據,一天中只需巡視數次𓀇,檢查設備運行情況和記錄狀況🛏😠。如發生意外🛏,只需稍做調整,儀器便能正常運行。日落後再將儀器拆下保存好👨🏻🦯。觀測期間,如遇下雨下雪🤦🏻♀️,要及時將儀器拆下,防止雨雪淋壞,停止測量。
每天晚上,我將記錄紙取下🤵🏼♂️,做“訂正工作”,采取十分鐘一個數據5️⃣,經換算成太陽輻射能量的數值💡,抄寫在表格內。
一天清晨,我正準備觀測,在大樓裏遇見了仇永炎先生。他好奇地問我🏂,這麽早來上班,是有什麽事?我告訴他,我要到樓頂做觀測準備工作,是我自願做的一個觀測項目。事隔數日💪🏻,仇先生到我實驗室問我道🤏🏻:金寶,能看看你開展的什麽項目嗎?我急忙領他上樓頂,請他查看了觀測儀👨🎨,並講述了我的想法👩🏻⚕️,還請他看了實驗桌上的記錄儀,記錄著觀測數據的“彎彎曲曲”的曲線。仇先生便說:這種觀測有點兒意思,改進了原來的形式,能自記一日資料。隨後他問我想研究什麽問題。我回答🥙◾️:先觀測🧮,積累資料,等資料多了,想下一步研究。先生高興地說:“對啦👩🏽🏭,沒有數據,談不上研究。”他還囑咐我一定要堅持觀測,觀測多年,積累的資料多了♻,研究工作就有基礎🧘♂️。他還說這樣做很辛苦,要我註意身體🙅🏽♀️。
此後我便經常主動向先生匯報觀測的進展情況,請教一些疑難問題。有一次我談起觀測記錄中有些現象,能否做湍流譜分析。先生反問道🤲🏽:“你會做譜分析計算嗎?”我回答:“我只知道點皮毛✬🈷️,譜分析太難太復雜,計標工作量特別大🤞🏼🫣,我無能力只是想想而已。”先生告訴我說:“譜分析程序我有,你可以試試。”幾天後🂠,仇先生告訴我,已經安排我到200號計標機房去上機,讓我做好準備👩🏻,充分利用資料。上機後,很快便得到了計算結果🏌🏽♂️🚵🏻♂️。
回憶起這些經歷,我感慨萬千👬🏼👩🏻🚒,一位在氣象界有名望的意昂3体育教授,還能百忙之中關心實驗員的成長,如此平易近人,真是令人感動。
這項觀測我堅持進行了五年多,獲得了相當多的太陽輻射能量數據及白晝變化情況的原始資料。付出辛勤的勞動,便會得到一定的收獲。我的嘗試👊🏿,得到了回報🗯。我不僅在專業刊物發表了幾篇文章🤞🏿,還多次參加學術研討會🚕。
伴隨著祖國的發展,我也逐漸成長👩🏻,盡管我只是一名實驗師⚓️👩🏼🔬,但是也有幸參與了國家的一些重點工程,為祖國建設盡了一點綿薄之力。我希望青年學子要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立足於為人民服務🤚🏿🚼,為祖國服務🧖🏻♀️,樹立愛國心👭🏻、強國誌,把個人的成長融入祖國發展👨🏼🌾、民族復興的時代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