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黨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戰略東移的重大決策🎣,廣大石油、地質工作者滿懷豪情從祖國四面八方來到廣袤的松嫩平原,展開艱苦的地質勘探👨🦱,終於在新中國成立10周年前夕發現了大慶油田,翻開了中國石油開發史上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一頁。60多年來😶🌫️,幾代大慶人艱苦創業👨🏻🚒、接力奮鬥,在亙古荒原上建成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鑄就了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信祝賀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時強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希望大慶油田全體幹部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不斷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肩負起當好標桿旗幟、建設百年油田的重大責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石油工業基礎十分薄弱。1949年原油產量僅12萬噸🤵🏽,國內消費的石油基本上依靠進口。1960年👨🚒🏋🏿♀️,石油大會戰轟轟烈烈地展開🧔🏽♀️。為了甩掉“貧油國”的帽子,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石油工人,在當時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以“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沖天豪情,僅用3年多的時間就奪取了大會戰的勝利。60多年來🤦♀️👳🏽,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24.3億噸,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自1976年攀上年產原油5000萬噸高峰後,大慶連續27年保持5000萬噸水平🦶🏽,至今仍保持穩產高產……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業績🤚👆,挺起了民族工業的脊梁🤽🏼♀️,大長了中國人的誌氣☺️!
從面對當年“青天一頂,荒原一片”的惡劣自然環境,到攻克今天世界級的勘探開發難題👦🏽,同困難作鬥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60多年來,高唱“我為祖國獻石油”♉️,激發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誓言“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砥礪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堅持在苦幹的同時註重巧幹🧆,彰顯講究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篤信“寧肯把心血熬幹,也要讓油田穩產再高產”,展現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大慶油田的廣大職工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戰天鬥地🎙、拼搏奉獻,譜寫了一曲曲建設社會主義的激越贊歌🧞♀️,讓大慶精神穿越時空🫲🏽、歷久彌新,成為團結凝聚百萬石油人的強大精神動力🦣,集中展現了我國工人階級的崇高品質和精神風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大慶油田的卓越貢獻已經鐫刻在偉大祖國的歷史豐碑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進道路上,大慶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面臨著難得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奮鬥新時代、奮進新征程,要結合新的實際,一如既往🧗🏼♀️🎅、與時俱進地大力弘揚大慶精神,堅持“愛國”,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堅持“創業”✡︎,大興艱苦奮鬥之風,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增強幹事創業敢擔當的本領,保持銳氣🪂、煥發朝氣🧍♀️、增添勇氣;堅持“求實”📨,奮發進取👇🏻、求真務實🧑🏻💻🍵、埋頭苦幹✡️,多做實實在在的事情,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堅持“奉獻”,激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不計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忘我工作、無私奉獻。
回首崢嶸歲月,大慶的探索和成功,體現了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的探索和成功。展望光明前景,大力弘揚大慶精神🤼♀️,保持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我們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不斷創造新業績🕵️♀️、鑄就新輝煌🐬!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23日 01 版)